返回

我在唐朝做暴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51章 隋炀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长生?李恪惊讶道,;你知道多少?了解了多少?

  ;就是一些只言片语的介绍,说当年始皇帝曾炼制成了长生不死药,却被徐福给服用了。武曌很认真地说道,;还记得,书上有记载说,春秋战国时期,有炼气士存在,而徐福只是一个不入流的炼气士。

  关于始皇帝和徐福的故事,留存下来的历史上都有明确的记载了。

  然而,说徐福的炼气士,这是李恪第一次听说。

  之前,历史上记载的时候说,徐福只是一个方士。

  方士就是,信仰谶纬学说,擅长祭拜鬼神,炼丹长生,也称法术之士。

  而炼气士则不同,他是一群专门修道长生的人。

  ;修炼攻打倒是有不少,不过...李恪也直言不讳地说道,;没有适合女子修炼的功法...

  ;皇上的意思是,你有修炼功法?武曌吃惊地问道。

  ;是的!李恪点头道,;是不良帅和李淳风送来的...只适合男人修炼。

  ;哎!

  武曌叹息一声,颇有太多的遗憾了。

  ;关于女子修炼的功法,朕也在想办法,听说楼兰女王身上就有类似的功法,朕已经派人去求取了,不过她不识好歹,那么,大唐就只能向楼兰开战了。李恪轻描淡写地说道。

  就像一场战争在他眼里跟一场游戏没什么区别一样。

  ;这也太...

  武曌不敢思议地望着李恪,没想到了为了一部功法,眼前的男人就想灭了一个王国,不过想到这部功法是为了自己,武曌心里就甜蜜的不行。

  ;你收拾一下,我们出去走走!李恪说道。

  ;皇上想去什么地方?武曌问道。

  ;去苏杭看看吧!李恪说道。现在,京杭大运河已经运行几十年了,从长安出发,乘船到苏杭,已经很方便了。

  况且在大唐的时候,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臣妾知道了。武曌点头道。

  于是,李恪又跟武曌聊了片刻,就就寝了。

  夜晚,烛光摇曳,罗帐红筹微微晃动...

  这是一幅美妙的画卷。

  次日,李恪又吩咐通知了几名他的妃子,比如长孙冰凝、阿史那云、侯依诺等等。

  他准备挟美游江南。

  现在大唐歌舞升平,对西域的战事又不能立即就展开,他在长安城没什么政务要处理,就只能玩玩了。

  然而,消息一出传出来,群臣就哗然了。

  因为,这似乎不符合大唐两代先帝的治国方针。

  大唐高祖、大唐太宗...可没想过说,要去苏杭游玩,而从都城长安跑到苏杭游玩的,似乎只有隋朝的隋炀帝,这个丢掉了大隋江山的残暴男人。

  于是乎,一部分群臣开始忧心忡忡,是不是身为隋炀帝外孙的李恪,会像他的外祖父一样,变成一个好大喜功,到处游玩,且性格残暴的君王?

  马周、魏征、许敬宗等人,一起来到岑文本的府中,想跟他商议一个对策。

  就是怎么劝阻李恪放弃苏杭之行。

  ......

  ;诸位,可不且太过忧心了,皇上他不是这样的人。岑文本请几人到书房,让侍女端茶上水,才慢条斯理地说道。

  他作为李恪的老师,太了解自己这个学生了。

  因此,才会这么笃定。

  再说,李恪是李恪,而隋炀帝是隋炀帝,两人虽然有血脉关系,却不能真的就混为一谈的说,李恪会变成隋炀帝。

  况且,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大隋灭亡又不是太久,隋炀帝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真以为像民间传说一样吗?

  ;话虽这么说...马周有点犹豫地说道。

  只是他的话音刚落,岑文本就笑道,;其实,大家都是亲身经历过前朝灭亡而大唐兴起的人,前朝到底怎么样,我们大家也都有一点了解...

  ;是啊!

  众人不由地叹息道。

  大隋是灭亡了,可大隋未必真像李唐宣扬的这么惨不忍睹。

  况且,隋炀帝也未必像大唐说的这么不堪。

  说他是亡国之君,是残暴如夏桀和商纣,就有点过头了。

  一个亡国之君确实是略显怪异,毕竟如此词语多半是形容开国之主或者是那些开疆拓土的武帝,既然如此为何还会亡国呢。

  如此一个矛盾的词语的确是可以形容一个充满矛盾和争议的隋炀帝。早在他成为太子之前,他可以说是一个模范太子,品行无可挑剔父慈子孝,同时不仅在文治上,他更是文武兼备和日后重臣杨素一起平定陈国,一举结束了南北朝的几百年的混乱局面,天下重归一统。可以很大的程度说和唐朝的李世民一样,国家大部分是他们打下来的。

  在其后即位后又多次向边疆用兵,对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大规模征战,不但扩大了疆土同时一改晋朝五胡乱华的颓势,再次树立了中原中央王朝的权威。但同时征战靠的是钱财,大规模的对外征战虽是功绩但却动摇了国本,以致积重难返导致了亡国的结局。

  然而,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这些之前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河流,就是杨广主张修建的,通过连接旧有的河道,大大的加速了南北方的交流。如果战时,可以快速的运送粮草和兵力到北方,加强了对南方的管理。

  一千多年过去了,这条河道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传修筑这个原因只是隋炀帝想要去江南多次旅游,让美女当纤夫拉船大搞排场,搜刮民脂民膏。可在场的众人会相信吗?现在大唐能在长安城立足,让长安城变成一个上百万人口的大城,不就是靠的大运河吗?

  而后世的高考制度最早的雏形就是隋朝的科举制度,早在汉朝人们实行的是举孝廉制度,看谁品行端正经过人推荐方可做官。普通的寒门即使饱读诗书,也因为无人推荐无法考取功名,以至于阶级无法流动,官宦子弟靠着推荐依然可以做官。而其后的晋更是世族的天下,普通人进入官场就更加困难了。

  到了隋朝开始改革,尤其是隋炀帝时期推行了更有效和相对公平的选贤入仕方案,而这开创了影响后世许久的科举制度。这个制度大大的改善了晋以来世族把控朝政的情况,同时更多的寒门弟子可以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对后世的影响自然也是极大的。

  对现在的大唐的影响更的巨大的。

  现在的大唐朝廷,有多少人是通过科举才能入仕,才有了今天的一切。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