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夏江村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69章 挖了好看(九)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入城费两文,进来一趟总不能就为这一文钱的麻枣子。

  好在前头寄卖的物件算是有动静,结了76文的钱款。

  不少了。

  攒的二十几根簪子大半都销出去了,梳子也卖了两把,最令他高兴的是,自己雕的四个小玩意当真卖掉了两个。

  说实话,这还得感谢那女子,卖掉的那两个多少跟她有些关系。

  他是看那女子给阿元做的布斗笠那模样挺讨喜,才做了个差不多的样子。

  可是几乎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最后雕了个什么玩意儿,不像狗又不像熊的,竟然也卖了出去。

  他知道女子做的那个应该就是爹以前跟他说过的熊,脸像狗,嘴长,眼睛小,耳朵又圆又小。

  头他就按女子做的那模样照着雕的,身子、腿是自己胡编的。

  爹说的熊站起来得有一人高,特别壮实,他想着估计跟牛差不多,就那么凑合着雕了。

  这是他最没觉得可能卖出去的,也是已经做出来了,急着把东西攒多些好寄卖换钱才拿出去凑数的。

  另一个是仿的女子给阿元买的那个瓷娃娃叫子,他雕不成叫子,就雕了个木娃娃,也卖了出去。

  没卖出去的两个是鸡和猪,他本来以为这两个比较常见,他雕得又更加精细和相像,应该更容易被大家接受呢。

  谁知会是这样的结果呢?

  不过,雕小玩意儿这条路子是能通的,让他有了更大的信心。

  其他好不好卖,能不能卖出去他不多想,现在什么能卖出去他就雕什么就是。

  他太急着挣钱了。

  要是以往,他都不太可能走寄卖这路子,多是近半价直接倒给人铺子的。

  就这份价,他带十个,人最多只挑五六个。

  可他也认了,因为寄卖一个是来钱不稳定,卖不出去的时候几个月一文钱都拿不回。二是寄卖要的数量多,没个三四十样,人都不会上这个心。

  偏阿元每回就等着他带粮带蛋回去,他十来天能做个六七样都了不得了,哪等得了攒到三四十样去寄卖的。

  要是连着半月不进钱他都慌。

  头回被挑剩的攒一年差不多能有那么些,可当哪个傻的看不出个好歹来不成?

  全是那些的,人也不会应。

  也就今年,阿元那边有女子照应着,屋里米粮布匹各样都足足的。

  虽然他每回该拿的还是照旧拿回去,钱留得比以往半年都来得多,但他心里那根弦松泛多了。

  他知道便是一时自己接不上这档,阿元也不会饿肚子,不会冷着冻着。

  如今这般让阿元过得舒心了,他肩头的负担确实是更重了。

  可这是扎实的重量,他随时都能清楚知道自己该承担起多大的力气,要往哪个方向使劲。

  而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担心突然从天而降就落下什么把他彻底砸垮。

  所以,他才敢冒着短时间没有进账的风险攒了足够量的东西选择寄卖了。

  为探路也为换回更多的钱。

  寄卖只要卖出去了,就能拿回六七成。

  按这回的情况来说,他的选择是对的,事实就是哪怕是以前没被挑中的也不是卖不出去的。

  这笔还算可以的进账多少冲刷了他好些天没能进城的不愉快。

  师傅怕是知道师兄有意让自己多来县城的事,连着两回都临时找事阻拦了自己,他这十天就根本没来成县城。

  要不是自己主意定得早,自己还没法摆摊卖的话,想挣几文钱都难。

  76文离他的目标500文还有很远的距离,可如今摸着了方向,使劲往前走就是了。

  以前他十天能雕六七个,今后他就能雕八九个甚至更多,还能雕得越来越好,等他的小玩意也能卖上几十文一个的好价钱,他离这目标就不远了。

  肩上的重量并没有那么沉,他觉得自己还扛得起。

  前头依稀见得熟悉的车,像是就快要走的样子,他的脚步又快了几分。

  幸好这几日下雨,晾的木料不好干,现接的小活计又不多,大件在屋里还不好摆弄,才能得些空闲。

  再加之师兄在一边帮自己应和了几嘴,师傅无奈允他提前回来,不然今日肯定是赶不上这车了。

  “等等,算上我——”

  邱老汉回头瞥了一眼,把牛绹收紧了,等着人近前来。

  后头的车斗里已经没有太宽松的位置,于长直接走到最前头,挨着赶车大爷一屁股坐下了。

  这位置也能随时下车帮忙推个车什么的。

  “把东西放放,”邱老汉重新甩一把绳子,车子悠悠往前走了,又大声吆喝了句,“后头的把腿脚收一收啊。”

  暂时卸下肩头负重的于长感觉浑身松快多了。

  “小子,家里田插好了?”邱老汉漫不经心地开口。

  于长弯了弯眉眼:“好了,没两亩田,赶早就插上了。”

  “不能迟啰,宁早不晚,不然后头就难了。”邱老汉点点头。

  于长心想有福阿爷倒是想自己晚几天种的,不过这赶车大爷说的也有道理,太晚了,下半年收成就不行了:“是,我也不太懂,得多听老一辈的经验。瞎胡来的也不盼着打多少粮。”

  “侍弄田地,怎能胡来?”邱老汉绷着脸空甩一鞭,神色中隐隐透出一丝不愉。

  于长尴尬地摸摸后脑勺,怪自己嘴快。

  “小子,你们村里那个哑巴妇人家你熟不?”邱老汉斟酌了用词。

  哑巴妇人?

  于长心噔的一跳,直觉赶车大爷说的就是那女子。

  不然村里哪来别的哑巴?

  难不成说得哑婆婆?

  “我常年不在村里,跟别家接触得不是很多,大多数都不太熟。”于长回答得十分谨慎。

  邱老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娃子也是够难得的了,家里没个男人出门一块来撑撑怎么能行?光一个女人带俩细娃子不就容易受人欺负么?”

  于长蓦地瞳孔一缩,扶着车辕的手险些滑脱了去。

  “那家是出了什么事了?大爷您知道?”

  他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发声,还是带了点旁人难以察觉的颤抖。

  受欺负?

  是怎么了?

  阿元有没有怎么样?

  连这位只在县城外头赶车的大爷都知道了,想必闹出的不是什么小事。

  二叔怎的没来跟自己说?

  还是事情太大,二叔连跟自己提都不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