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八零之媳妇超旺夫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章 十之七八会难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丁苗见刘隽生谈吐很是不凡,心下放心不少,这便在刘隽生的面前坐了下来,伸了手臂出去,让刘隽生把脉。

  “大姐,把脉的时候你须得浑身放轻松,不能紧张,也不要有情绪上的波动。”刘隽生提醒说。

  丁苗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之后刘隽生便开始把脉。

  一时间一屋子所有的人都屏气凝神起来,仿佛此刻被把脉的是自己一般,小心又认真的看着刘隽生的神情,同时等待着刘隽生把脉的结果。

  刘隽生先是把了一遍脉,把完之后不由拧了拧眉头,之后又把了一遍。

  好不容易第二遍脉也把完,刘隽生的眉头拧的更紧了几分……

  谢氏刚才一直屏气凝神,到了现在再也忍不住了,问刘隽生:“刘大夫,我大闺女的身子到底怎么样?”

  刘隽生摇了摇头:“不太好。”

  谢氏一听这三个字,顿时吓软了腿,险些没栽到地上。

  不太好,大丫头的身子怎么会不太好呢?她自己养大的闺女自己心里清楚,这孩子从小到大都皮实的很,小时候连水痘都没有出过,怎么现在会身子不太好呢?

  这么一想,谢氏就想到了丁苗的婆家!

  在娘家一直都没有问题,那么现在大丫头身体不好,肯定是在婆家给磋磨出来的,一想到这,谢氏顿时就哭了起来:“都是那张家的人没良心啊!我好好的闺女给磋磨成这样!大着肚子还下地割麦子,都快生了还起早贪黑的干活……我可怜的大丫头啊……”

  张建业作为丁苗的丈夫,同时也作为丁苗的婆家人,脸上顿时就有些挂不住了,忙开口解释:“娘,我家里人没有磋磨丁苗,我大嫂和我两个弟妹也都是这么过的,庄稼人哪个不得下地干活?最近一早一晚的我妈还特别给丁苗煮鸡蛋吃呢,真的没有磋磨丁苗啊,娘,你想岔了……”

  谢氏心里那个火大,想也没想的就冲着张建业怼了回去:“都累成这样了吃鸡蛋顶屁的用,得吃肉!吃有油水的肉!”

  张建业心里一阵发苦,就他家的那个光景,七八个人挣工分,要养活十七八张嘴,能有鸡蛋吃已经是好的,哪儿来的钱买肉?

  谢氏见张建业不说话了,便觉得张家人理亏,亏待了媳妇,这会儿见了媳妇娘家人就说不出话了!

  于是袖子一捋,当即冲着张建业道:“要是我大丫头这次没事就算了,若是有个什么好歹,我和你一家人都没完!”

  丁老爹再也忍不下去了,开口喝住谢氏:“好了,好了!别嚷嚷了,咱们还是听听刘大夫怎么说!”

  说完,丁老爹转过头看向刘隽生:“刘大夫,你说我大闺女身子不好,是怎么个不好法?可有没有办法医治?”

  谢氏听了这话,连忙附和:“是啊,是啊,可有没有办法医治?”

  其实刘隽生刚刚就想开口的,只是谢氏吵吵的厉害他插不上嘴,这会儿终于有机会开口了,便回答说:“我刚才说的不好,不是说丁大姐的身子不好,她自己的身子还是很健康的,我刚说的不好是胎象不太好,她再过月余就要临盆了,可是胎位还没有下降的趋势,脉象上看,并不是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该有的脉象……”

  丁老爹耐着性子听刘隽生说了这许多的话,越听越糊涂,最后只得打断刘隽生的话,问:“刘大夫,到底我大闺女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你就往简单了说,一句话就能明白的那种就好。”

  刘隽生说了:“就是说,丁大姐这次生产,十之七八会出现难产。”

  丁穗现在厨房里忙着做饭,若她此刻在堂屋,听了刘隽生的话,绝对的要对刘隽生竖大拇指。这医术简直太高了,把个脉而已,居然连孕妇难产都能把出来!

  且说谢氏这边一听到“难产”两字,顿时眼睛一黑,险些厥了过去。

  好在丁老爹眼疾手快搀住了她,快速安抚了两句:“刘大夫在呢!咱们凡事都听刘大夫的!大丫头一定不会有事的!”

  谢氏心里那个揪扯那个疼!怎么会没事呢!难产会出人命的啊!八年多前山坳子村里一个很是水灵的新媳妇就是难产没的!

  这时刘隽生也开口安慰谢氏:“伯母,胎象不太好,可以通过针灸以及药物来调整,这不是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嘛。针灸你们坐在山里可能不太方便进城,我就给你们开个方子,按方子抓了药,每天喝一碗,一个月后,差不多能将胎位给调过来。”

  谢氏听了这话,连声催促:“好好好!开方子,开方子,现在就开方子!”

  刘隽生伸手进口袋摸了摸,发现记事本不在口袋里,仔细一想,上午他一路询问的找丁家坳子,走到半路太热了,就将随身的物品都放进了自行车的前篓里。

  便站起身:“我笔和本都在外头的自行车里,我去拿一下。”

  张建业一听,忙说:“刘大夫您坐着,我去将你自行车给扛进院子来!”

  张建业虽说刚才被谢氏一通挤兑,心里有苦难言,可对于刘隽生,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幸亏今天遇上了这位刘大夫,不然丁苗的胎位不正,任由着事情发展下去,到时候肯定会出大问题!

  张建业和丁苗数年的夫妻,感情还是很深的,如果能有一线希望挽救丁苗,张建业说什么都不能放弃。

  于是张建业快步出了院门,将刘隽生停在门外的自行车给扛进了院子,放到堂屋的门口,之后拿了车篓里的笔和本送到刘隽生的手里。

  刘隽生拔开钢笔的笔帽,之后又将记事本翻到一页空白处,然后刷刷的写了几味中药的名字,以及相对应的剂量。

  可能是觉得山里人对医学知识比较欠缺,在药方的末尾,刘隽生又特意标注上熬药的方法,以及服药时的注意事项。

  这些都写完之后,刘隽生将这页纸从记事本上撕了下来,交给丁老爹:“吃那些药,怎么吃,以及吃药时注意什么,都在这里了。你们一定要按照上面的要求来,不可大意。再麻烦,也就这一个月的时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