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余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198、市长的祝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那边就严肃的批评道:“水仙,是不是犯错误了?”

  “错误?什么错误?”水仙懵了。

  “结婚的事儿,为什么瞒了我……”高市长不像是开玩笑。

  “哦,是这事儿。大姐,实在对不起!不是为了瞒你。是为了瞒建筑工地上那些人。”水仙诚恳的解释了理由,高市长表示理解,说:

  “但是,我的心意还是要表达的。也没什么,是一床蚕丝被。明天让秘书长送去。千万不要嫌礼轻,拒绝我啊!”

  “大姐的礼物,我哪里敢拒绝?我和段敢谢谢大姐了!”水仙这才放下电话,心想,高市长挑自己的礼,可以理解。

  自从认识高市长以来,她就把自己当成小妹妹,一点儿当官的架子也没有。

  但是这次结婚保密,也是必要的。别的事儿还好说,干爹最怕的是消息透露出去,工地上的工头儿们让农民工们凑钱随份子。

  农民工本来是弱势群体,遇到这种事儿会不好意思吝啬那几个钱。一旦形成了这股风,自己和段敢岂不是增加了人家的经济负担?

  自己是工地的总指挥,如果不保密,那些工头儿为了让自己的工程队继续留在工地上干活儿;

  再对下面的人用些威逼利诱的手段,那自己就成了借机敛财。岂不是坏了孝老院工程项目的名声?

  当然,这样做有老朋友会不高兴,会挑礼。挑就挑!

  段敢下班回家,突然电话响了起来,来电提醒上显示着陌生人三个字。

  “喂,我是段敢。”段敢放下手头的事情回道。

  “段敢,哈哈哈哈!段敢,知道我是谁吗?”电话那头传出了一道有些疯癫的声音。

  “李小平?你打我电话做什么?”段敢眉头皱了下来,问道。

  “贾玉霜走之前给你留了一封信,在我手里。想要的话,我用微信发给你。”

  这时,李小平的声音已经平静了下来,说完后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嘟嘟嘟嘟……”

  听着电话里传出的‘嘟嘟声’让段敢有些发愣,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了大学时‘贾玉霜’的样子。

  “滴滴滴滴……”

  挂掉电话,依然是先前的那个号码,一条微信视频传了过来。

  “致段敢贾玉霜”

  段敢望着信上的字,瞳孔骤然收缩着:“这确实是贾玉霜的笔迹。”

  “走之前给我留的信?她怎么了?李小平怎么她了?!”

  一时之间众多的问题出现在段敢的脑海中!

  网上有一段话这段时间很火‘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就是青春!’

  贾玉霜代表着段敢的青春,虽然早已放下,可并不是忘记。

  “小敢,当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可能我已经不在省城了。”

  段敢一字一句的看着。

  “毕业的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在反思,到底是什么让我成为了自己曾经无比唾弃的那类人。”

  “也许是看见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自己面前炫耀,凭什么她吃的比我好、住的比我好、穿的比我好....”

  “浮华、奢靡渐渐的将我拖进了深渊。”

  ……

  “不久前我报名了ofs西部爱心支教志愿者,现在我有可能已经在云南的某个山区里。拥抱自然,坐看蓝天……”

  段敢与水仙结婚,我觉得像是当年自己的儿子女儿结婚一样,心里无比高兴。两个人的结合不仅仅是完成了我对于水爷的承诺,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的孝老平台有了未来,有了寄托。

  过去,我一心一意的培养水仙,认为她就是水氏集团当之无愧的接班人,可是,又担心她是个女孩子缺乏男人的保护,现在,有了段敢,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虽然是新婚燕尔,但是,段敢也没有忘记工地上的事。这一天,大楼装修遇到了一个难题,技术人员解决不了,请教段敢。

  段勇敢看到这个设计是自己按照中国传统建筑方法实施的,如果解决,必须到老祖宗的建筑古籍里寻找方法。

  于是,就打电话问我:“干爹,北辽有没有古籍书店?我需要买一本明朝的建筑图谱。”

  我想起文化街南段有一个古籍书店,专门卖古代的线装书,就答应去看看。

  我下楼往外走,英子看到我出门,就开了一辆捷豹车送我。

  “你怎么开上豪车了!”我一看,呆住了。英子这个人,很低调,穿衣服吃饭都是大众化,很少炫耀自己,现在这是怎么了?

  “呵呵,这是水仙送给我的新车,我不要白不要。你说是不是?干爸!”英子说完,冲我笑一笑。

  “水仙送你的车,好好好!”实际上,我这几个好是为水仙点赞的。过去我就觉得这个水仙就有领袖潜质,现在,她能送给英子一辆捷豹车,这不就是收买人心那一套吗?小小年纪,有这个心思,了不得啊!

  我记得,在北辽城里文化街,有几家古旧书店。

  这个点儿,已经过了中午,虽然属于高峰期,但路上车不多。

  捷豹一路顺风,不到二十分钟,到达文化街。

  下了车,我们步入步行街,直奔最大的那一家古籍书店而去。

  可是,到那里一看,原来的古籍书店,已经改成了“仓古旧书店”。

  这里原来是国营的老书店,大概是改革或者是改制,国营书店变成了这个样子。

  因为现在纸媒低迷,店里顾客稀少,我们进到店里,迎面闻见一股书腐味道。

  只见偌大的店里,书架林立,到处静悄悄地,只有几个厚眼镜的古书迷站在书架前蹭书。

  我一路找过去,很快就找到了一本古书。

  这是一本古人的建筑用书,纸面发黄,跟段敢要是《古建筑图谱》很相似。我打电话给段敢说了一下书的内容,段敢说应该是这本书。

  就它了!

  我如获至宝,捧着书走向收款台。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者,很文雅地戴着一副眼镜,坐在收款台后。

  我估计,书店效益不好,连收银员都雇不起,要这么大岁数的老者亲自上阵收款,也是挺悲哀的。

  这样想着,心中升起怜悯,打算着,可以多给他几个钱。

  “先生,我买这本书。”我把书放到收款台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