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风流余年

报错
关灯
护眼
200、李静华的委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真没找到线索?”

  “没有。”李局长摇了摇头,苦笑地说,“案犯十分精通反侦查,现场没留下其它的线索。”

  “噢……”

  “这件事一直是我的心病。”

  “你的心病?你打算让我怎么给你治?”我笑问。

  “我听汤梦书说,你在文物鉴定方面很有一套。”

  我一听,暗骂汤梦书,臭嘴,这种事怎么能到处乱说呢!

  “哪里有一套!汤老师有时候拽我一起去古玩市场淘宝,有时我能猜中一两件真品。这没有什么,都是蒙的。”

  李局长含笑看着我,“我不管你是不是蒙的,你总是能看出真本还是赝品,我托你的事就是,你在古玩市场淘宝时帮我留意着,万一遇到失窃的那些书,你确认是真品之后告诉我,我们局里可以顺藤摸瓜呀!”

  我笑了,“你们局里可以派人到古玩市场、甚至可以去旧书店、古书收藏者那里去侦查嘛,何必非得用我?”

  “你说的这些侦查手段,我们早用过了。根本没戏!我们曾经派侦查员在市面上侦查,发现过好多失窃书单上的书。呵呵,”

  李局长不好意思地摇头苦笑,“结果,后来鉴定证明,那些书全是假书!竟然没有一本真品。”

  我颇有同感:古董市场,假货太多。

  尤其是古书,造假更容易。

  “你让我去找……真品……”

  “就是这个意思。你看——”

  李局长说着,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张打印纸:“段伯伯,你看,这就是丢失的孤本书名单。你拿去,好好地记住,以后在市面上遇到了名单上的书,千万别放过。”

  我接过书单,扫了一眼,折了一折,放进衣袋里,苦笑着:“你让我干的这个活儿,有点损阴德。”

  “什么意思?损什么阴德!这是为保护国家文物,保护咱们大华国文化遗产的义举!”

  “哈哈,你想想,这……很容易弄成冤假错案。我在市场上发现真品,你们警察把人家抓起来审一顿,人家不就成了盗窃嫌犯!

  “要知道,书这种东西,并非只有一本!所谓孤本,不过是暂时没有发现第二本而己。我们怎么好据此去怀疑人家?”

  李局长听了,脸上稍显尴尬,搓着手道:“你的这个顾虑,我们局里也考虑过。你放心,只要你有了线索,我们一定慎重进行前期侦查,然后才提审嫌疑人,不会弄成冤假错案的。”

  不管我信不信,也只好接受这个委托了,毕竟,这种重大盗窃国家文物的案犯,属实是不能任他逃脱法网的。

  此后两天,我一直在英子的孝老店忙活,把过去的康复仪器都用上了,还购置了苗雅君她们刚刚发明的几个新产品。

  我帮助英子这么一忙活,孝老店的顾客迅猛增加。连雪莲这个兼职推销员的工作也突飞猛进。看看店里生意这么红火,英子的怨气也就没有了。

  看看公司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是蒸蒸日上,我忽然想起苍古书店、还有李局长交我留心那些古籍孤本的事。

  上次窝在心里的一股火,相当别扭,看样子不去把这口气出了,自己就跟自己过不去了。

  于是安顿好老伴儿,带着从苍古旧书店买的那本线装书奔文化街而去。

  一路上把书放在手上,用神手机打量了几遍。

  它上面确实有古魂气,是真品无疑。

  不过,即使是真品,最多值几万块。

  而那天被老头子趁火打劫,给狠狠地宰去了196万!

  今天去那里找找平衡。

  另外,苍古书店里真品古籍很多,而且每天都在收旧书,博物馆的那个盗书贼没准最近去过那里匿名销赃呢。

  走进苍古旧书店时,发现老头子不在收银台,而那里站着一个美女营业员,挺打眼的,看着就清爽的那种姑娘。我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今天正值周末,所以店里书虫不少,这些人有好多是来淘文物的收藏家,也有不买书过来蹭书的。

  那些打算淘书的,眼神里都有一种贼光,在仔细研究一本本古线装书,有时,他们也和身边的人商量几句,判断着它的真伪。

  高大的旧书架一排一排,有一种走进图书馆的感觉。

  我沿着书架慢慢地向前寻找,他的神手机神光闪烁,像X光射线一般,一本一本地扫描那些架子上的旧书。

  根据有没有古魂气这个判断方式,我发现这些书真真假假。

  总体来说,明朝以前的书,基本都是假的;

  清代以后的书,大部分是真品的。

  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当我到一个元朝的书架时,神手机突然一亮:

  在一排赝品之中,有一本厚厚的古书。

  从它里面冒出一阵阵浓浓的古魂气!

  我暗叫一声:“真品!”

  我随手取下,打眼一看,封面上《大德杂剧》几个大字格外鲜明。

  这应该是元朝大德年间戏曲剧本的集子。

  我翻了翻,里面果然是一些剧本。

  可是,翻到封底时,手里捏着封底的纸比前面的厚一些。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心中一动,皱起眉头,用神识瞳向封底仔细观看。

  这一看,发现了夹层。

  按道理,古画中有夹层并不罕见,而古书之中的夹层却没听说过。

  里面能藏什么呢?

  忙把书拿到靠窗的明亮处,再向内看去,这回清楚许多了,只见夹层里面隐约有毛笔手书字迹,末尾有一个方形红印泥印章,印章的字很清晰,“既寿永昌大德之宝”八个字。

  我心跳起来:

  也就是说,这是元朝大德年间铁穆耳皇帝的帝玺!

  也就是说,这本书是大德皇帝亲笔题字签章的书。

  这样一来,这本书岂不是身价百倍了?

  要知道,历朝历代,帝诏能传下来的并不多,更何况帝诏都不是皇帝本人撰写的,而是由皇帝口述,近臣撰写。

  因此,皇帝能够留下来的真迹简直如凤毛鳞角。

  我想了一会,忽然神秘一笑,于是又找到两本同样是大德年间的赝品线装书,这两本之所以被我选中,是因为它们有同样的厚厚的封底,看起来像是有夹层,其它并不是有什么秘密夹层,而是图书的拥有者怕封底损坏,糊了一层加强层而己。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