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女配专治不服[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6章 民国之糟糠之妻生堂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然这事儿没这么容易消停。

  这时候的婚姻制度其实比较乱的, 结婚证明相当于没有,各种文人抛弃糟糠之妻的时候,就是在报纸上发个声明了事。

  像顾棠这种狠狠回击的糟糠之妻基本没有。

  对, 就是回击。

  尤其是看了顾棠的声明,说贺都志恶心之后,贺都志前头那个“一别两宽”就很虚伪了。

  一别两宽是什么意思?

  各走各路, 从此各不相欠。

  但是看了和离书, 他花了人家两万两银子呢,这哪儿是各不相欠,他可真不要脸。

  虽然这会儿出国留学, 回来先休妻是潮流,但是也有人非但不休妻, 还在国外打工赚钱寄回来养家的。

  就是休妻的人,那也看不上贺都志啊,文人别管他真实的道德感怎么样, 这些人都是要脸的, 越有名声的越要脸,钱赔得够够的,就怕道德上有瑕疵。

  贺都志可好, 直接突破人类底限。

  第二天就有人在报纸上发表看法了。

  “留学费用之我见。本人是当年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比这位贺都志先生早五年, 当年政府给我们的费用是一个月30两银子,一年360两, 所以请各位有志出国留学,学习新鲜事物的青年不用慌张,留学用不了这么多费用,节省一点, 再打一份零工,1500两能供养六名留学生。”

  顾棠看得津津有味,她早上是睡饱了起来的,坐在大饭店的早餐厅里吃饭,尤其是那一碟蝴蝶酥,黄油的味道喷香扑鼻,小小的三块配上牛奶,另外再加上煎蛋和火腿和两片西红柿,就要一个银元。

  原主以前过得苦,又被贺家二老洗脑什么要勤俭持家操持家务,几乎什么都没有享受过。

  顾棠就不一样了,她打算什么都要试一试。

  顾棠又要了一份英式早餐茶,翻开第二份报纸,然后她就被逗笑了。

  有位文学大家,称赞她白话文说得好,是“大白话”。之后又详细的掉了一下书袋,讲解了一别两宽的出处,原始来源是“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前半句说得是分开,后半句说的是祝福,但是贺都志这个两不相干,其实意思重复了,稍显累赘,也显得他小心眼。

  顾棠笑得挺开心,贺都志也在看报纸,他气得重重一巴掌拍在桌上,“怎么她骂我恶心就不是小心眼了!”

  楚玉原忙安慰他,“女子小心眼是正常的,人人都知道呢。再说她是什么,她没接受过新式教育,无名无姓,别人讽刺她倒显得小家子气,你是都原中学的校长,跟你辩论起来,报纸才能有销量。”

  贺都志气得手都在抖,“你说得对,我绝对不能回应!我不能中了小人奸计!”

  顾棠又翻开一份报纸,这次遇见个蹭热度的。

  这是位新派诗人,说是有感于顾棠的声明,诗兴大发写了首诗,中间有两句。

  ……分开了不能做朋友,因为彼此伤害过。

  分开了不能做敌人,因为彼此相爱过……

  后头还有一段感慨,说男方花了女方两万两银子,证明女方情根深种,但是男方道德品质低下。

  男方刊登声明的时候发了四份报纸,女方发了八份,还毫不留情的说男方恶心,这证明女方已经对他深恶痛绝。

  本人写的诗歌虽然灵感来源于这一对已经离婚的夫妇,但是他俩应该没有相爱过,这只是本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最后这首小诗的稿费一共100元,本人愿拿出50元与顾女士和贺先生共同分享。

  这蹭热度的心思很明显了,谁当真谁就输,顾棠翻过面,又去看下一份报纸。

  不过贺都志明显当真了,“他凭什么!”他抓着报纸就是一顿狂撕,不过对折撕了几下之后,手里的报纸明显太厚撕不动了,这越发加深了他的挫败感。

  吃过早饭,顾棠挪到了大饭店的咖啡厅。

  大饭店是城里最新最好的饭店,正好对着江面,所有的服务人员至少都会说一句“Wele”。

  这里头外国人住得不少,顾棠打算从他们身上打开销路。

  她拿了红纸,再来一把剪刀,剪什么呢,外滩剪影。

  这是原主在漫长的等待中掌握的技能,不管是窗花,还是人物动物,她都能剪得惟妙惟肖。

  只是没人欣赏。

  顾棠一拿起剪刀,就沉浸了进去,她原本就挑了靠近门口的地方,不过十几分钟,她背后就站了一群金发碧眼的洋人。

  “天那,她是怎么剪出来的。”

  “剪刀比豁口都大。”

  “她的手太灵活了。”

  “嘘。”

  “这个边缘太光滑了,她是怎么剪出来的?”

  “她的控制力真好,连接处这么细都没剪断。”

  还有人跃跃欲试,“给我也拿些纸来,还有剪刀。”

  一副外滩剪影,上半幅以大饭店作为中心,周围一水的各种外国建筑,下半幅是人物。

  带着高帽穿着燕尾服的外国人挽着穿着洋装的女士,穿着长袍马褂的中国人旁边跟着穿着旗袍的女士,有住着拐棍的老年人,也有背着书包的孩子,街边有拿着箱子买冰棍的小商贩,还有拉着黄包车的工人,街边还有一辆驶来的小汽车。

  连有轨电车的电线都剪出来了。

  半个小时过去,随着画面越来越精致,她身后的人也越来越安静。

  顾棠换了一把小剪刀,开始精修,什么外国女士的卷发,中国女士头上的主钗,她还给老人的拐杖剪了个虎头。

  后头人连出气都轻了,生怕一阵小风吹过去,她剪刀就偏了。

  又过了小半个小时,顾棠松了口气。

  完成!

  她站起身来扭了扭脖子,对着身后的各色老外们一笑,顿时油锅炸了。

  “我想要这个!十个银元,哦不,二十个!”

  “我出十美金!”

  “二十美金!”

  还有人直接掏了钱出来,“十英镑!”

  旁边的侍应生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忙上前道:“先生,女士,请冷静!”

  这里毕竟是英租界,再加上金钱的魔力,那位挥舞着十英镑的先生抢到了第一个跟顾棠说话的资格。

  “美丽的女士,请原谅我的失礼,我真的是太激动了,您的手艺无与伦比,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能收藏您的作品。”

  英国人一激动,语速又快口音又重,侍应生有点懵逼,顾棠微笑道:“他前头说了一些必要的废话,后头想买我的剪纸。”

  “对对对!”侍应生忙点头。

  顾棠转头看着英国人,也切了英语,“可以,这是我的荣幸。”

  英国人一脸惊喜,“你居然会说英语!”

  顾棠又在右下角剪了一个顾字出来,然后把这张40X50cm的剪纸小心的放在报纸中间卷了起来,“希望您能喜欢。”

  英国人拿着东西走了,顾棠被人围了起来,她微笑道:“这些作品是需要灵感的,明天再说。”

  众人看着顾棠的背影叹了口气。

  回到房间里,顾棠把十英镑放在了桌上,跟长吁短叹感慨坐吃山空的余氏道:“我去剪了一幅画,这一张是十英镑。十英镑能换五十美元,五十美元按照官方牌价,能换一百五十银元,若是拿到黑市上兑换,能换五百银元。”

  余氏呆住了。

  顾棠感慨道:“只要找对路子,外国人的钱就是这么好赚。”

  到了下午,就有不少人通过酒店送了邀请函来。

  这点就要夸一夸酒店还是挺有操守的,没有泄露顾棠的房号和名字,只代为转交了消息。

  既然住在英租界,顾棠先选了个英国人,约定了明天早上在咖啡厅见面,就带着人出去了。

  她打算去派克路上看一看房子。派克路是条南北走向的路,听着名字就知道是谁起的了。

  这条路上兴建了不少小洋楼,还有戏院,路两头还有百货大厦跟电车起始站,生活挺便利,而且因为不靠江,房价也较为便宜,就像上回她跟顾族长说得一样,两万银元之内就能买到不错的房子。

  顾棠很快就看上一栋三层的小洋楼,前院能停两辆车子,门房里外两间,后头院子挺大,也够她们一家人住了,还能留三间客房给顾氏族人到访的时候住。

  这套小洋楼售价一万六银元,也在她的承受范围之内。旁边虽然有个正在建造的大型别墅群,不过已经封顶,两家院子一隔,距离也不近,倒是不怕吵。

  顾棠当场就下定了,又提了几个要求让人改,这才又走了出来。

  就在她走出去不远,旁边五层的大别墅主楼上出现一个人,正是贺凡昔。

  他看着顾棠的背影,表情阴晴不定。等顾棠转过街角,彻底消失不见,他转头问道:“我叫你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贺家村里基本人人姓贺,跟您年纪差不多的也有三十多人。旁边几个村子跟贺家村通婚的也不少,总之一共查到快五十人。”下属语气有点心虚。

  贺凡昔不冷不淡的嗯了一声,“那就算了。”反正人都搬到他隔壁了。

  第二天早上,顾棠照旧是吃完早饭,然后去咖啡厅剪纸,今天这位年纪不轻,头发花白,要求就一个,“给孙子的。”

  顾棠想了想,“那就剪个动物园?里头各种动物,狮子老虎斑马长颈鹿?”

  老人点了点头,顾棠又提了个要求,“我想要你们国家从上学开始的课本,尤其是自然科学的。”

  这虽然不是她原来的世界,但是相近的历史让她很难不感同身受,虽然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可是想想外头的满目疮痍,她还是想做点什么的。

  这个时代不缺文学翻译家,绝大多数人出国留学也学的是文学相关,她也不想抢夺别人的功绩,那就来翻译自然科学著作。

  从数学的火开始。

  老人答应了,“船运大概一个月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