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误入种田文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五章 谁最会偷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黑之前,钱老四和钱书宣带着衙门里备案的收据回来了,听说唐大并未刁难他们,到了衙门就把收据给了。

  他们之所以这么晚回来,是在路上碰见了逃跑的钱老大。

  钱老四对钱老大的事到现在还心有余悸,迟疑着告诉钱老太,钱老大说了些乱七八糟的话。

  “他说什么了?”

  钱宛宁随口一问,钱老大这回吃了这么个大亏,想来说不出什么好话。

  “大哥说,说……”钱老四犹犹豫豫,到底没能把钱老大的话说出来。那大逆不道的话,他听着都觉得心惊。

  还是钱书宣看不下去,主动告知:

  “大伯说奶被鬼上了身,得找个道士来家做法事。”

  在钱老大心中,钱老太一向对他言听计从,这回非但不听他的话,还把他给打了一顿,在钱老大看来,老太太非常不正常。

  这个时代,不正常的事就会牵扯到鬼神,请道士做法是他能想到最快的解决之道。

  “宣哥儿!”

  钱老四呵了一句,还想替钱老大描补。虽然他在家一向被压榨,但也没有落井下石的意思。

  “是大哥魔障了,胡言乱语的,他没有其他意思。”

  在钱家,若说钱老大和钱老二为了一己之私压榨全家。那么钱老三和钱老四就是那个一心为公鞠躬尽瘁的。

  连这么明显的事,他还要给钱老大做解释,钱宛宁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被洗的脑。

  不,可以说整个钱家,除了钱老二外,都被洗了脑。

  她就看不出钱老大有哪点得人心,值得这么多人去维护。

  “老四说得不错。”

  钱老太点着头,还不等钱老四松口气,又接着道:

  “老大的确魔障了,是得请个道士来去去晦气。”

  钱老大居然该编排她中了邪,她就敢让道士来去晦气,看看到底谁更不干净。

  “娘?”钱老四着急不已,生怕老太太再度动怒,犯了病。

  这点,他完全不用担心。

  钱宛宁也就随口一说,压根没放在心上。若是钱老大有胆请来道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

  比起乖张无状的钱老大,她更想把精力用在其他人身上。

  钱书宣,就是一个很好的试验品。

  “宣哥儿想读书吗?”钱宛宁脸上挂着笑容,尽量让自己显得和蔼一点。

  从钱书宣主动帮忙起,钱宛宁对他就有了改观。这人的确是不着调,但也不乏一颗赤子之心。

  钱书宣如今的年纪还小,钱宛宁想尽其所能改变他的命运。

  “不想。”

  钱书宣一口回绝了老太太的试探,“读书有什么好?我娘说我不是那块料,赶明让我跟爹学算账。”

  比起被寄予厚望的钱书修和无心插柳的钱书白,钱书宣在读书这件事上毫无天分。

  儿时也被启了蒙,念了没几天就躲回家。秦氏溺爱孩子,钱老二也不舍孩子受罪,就这么把读书的事耽搁了下来。

  十三岁的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到现在还和同村的孩子上树下河的,钱宛宁都看不下去。

  钱书宣本性不坏,她想让他有个足以傍身的手艺。

  “算账……你能算明白?”

  不是钱宛宁看不起钱书宣,实乃他读书不行,也没有算数的天赋。

  算账这件事非同小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以钱书宣的头脑他能把账算明白了?

  “我……”钱书宣挠挠头,大概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很是无畏。

  “我不行,不还有爹吗?”

  他这是打着钱老二的旗号,给钱老二找营生干呢。

  倒不是钱宛宁舍不得钱老二,只是钱书宣这想法就不对。

  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人这一生只有靠自己才最可靠。

  改变钱书宣的想法,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钱宛宁没有着急,嘱咐了他几句,就让他们出去了。

  老太太浑身不得劲,她得好好歇息歇息。

  第二天,一大早钱老三要把钱书白送回书院。还有一个月院试就要开始了,这关系到钱书白的秀才功名,钱家人无不严阵以待。

  家里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老太太的气势彻底让钱书白服了气,这才同意回书院念书。

  钱宛宁得知此事,她也想进城看看,也不知道古代的县城是什么样子?

  考虑到这次是送钱书白回书院,老太太知道轻重缓急,也就没有跟去,只能眼睁睁看着钱书白和钱老三走远。

  钱兰儿在养病,钱喜儿在绣花。钱明珠和钱书宣都不知道去了哪,屋里只剩下王氏和小秦氏。

  至于秦氏?

  听说去了隔壁家串门。

  家里人一下子走了一大半,屋里屋外都安静了下来。

  钱宛宁不太适应这么安静的环境,她走到院里,瞧见王氏正往竹席上晾晒着什么,顿时有了精神。

  “娘?”王氏瞧见了钱老太,动作有些拘谨。

  其实老太太也没打过她,可每次一见到老太太,王氏就忍不住打怵。

  “你干你的,我看看。”

  钱宛宁摆摆手,绕到一旁看王氏晾晒稻米。

  地里收上来的稻谷其实早就该晾晒了,因着家里这几日有事,就积压到了一旁。

  今天终于有了时间,王氏和小秦氏忙活得热火朝天。

  金黄的稻米还在壳里并未脱落,钱老四拿来一个木桶样的东西,取来一捆稻谷,不断往里面拍打。

  没一会儿,稻米就脱了壳,进入桶里变成了钱宛宁熟知的大米。

  钱宛宁看着眼热,在旁边学了一会儿,就说自己也要动手。这可把王氏和小秦氏吓了一跳。

  “娘,有我们俩就行了,您要不去看看喜姐儿绣花?”

  王氏搓着手,惴惴不安。

  每年这活都是她和小秦氏一块干,老三和老四也会帮忙,但老太太从来连一根手指都没沾过,今天这是怎么了?

  钱老太的反常反应,让王氏如临大敌。她生怕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够好,让老太太不满意。

  “这么多稻谷,光靠你们几个得拍到猴年马月去?我也是家里一份子,帮帮忙怎么了?”

  钱宛宁冷下脸,故作不满。她算是看出来了,如果她不生气,这帮人说什么也不会让她动手。

  这都不是老太太要故意使唤什么,实乃……这帮不争气的东西,连偷懒都不会。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