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误入种田文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钱书白哪里想到老太太这般迅速,赶忙道明情况:

  “不是。奶,我在外给人画丹青赚到了一些银子,可以用做盘缠。”

  钱书白不但书读得好,画画也是一绝。在县城书院,他早就传出名声,之前有过两场案首身份,也让他的画作水涨船高。

  他缺的不是银子。

  “你的是你的,奶给你的是奶给你的,快拿着。”

  老太太可不同意,钱家本就有义务供钱书白读书,他能赚钱是他的本事,老太太该给的也不会少。

  老太太现在能拿出来的银子不多,钱老太这些年好不容易攒的银子添进了钱老大那个窟窿里。从钱老大那要回来的债,一部分买了牛,一部分打点了人情,还有一些给钱明珠做嫁妆,还要维持这一大家子今后的生计。

  幸好钱书白自己能赚钱,她给的银子只够维持生计,想要体面还不行。

  “奶也没有多了给,家中事情多,用银子的地方也多。但家中有钱,你读书的事耽误不得,银子不够就和奶要。”

  钱书白看着老太太拿给他的一百两银票,哪里肯收?

  他非但不收,还从胸口拿出一大锭银子,老太太估摸了能有个二三十两。

  “这是?”老太太不解,钱书白怎么还往外掏钱?

  钱书白则说:

  “这是羽哥儿读书的花费。”

  此言一出,老太太当即明白了他在顾虑什么。

  他担心白天的话不过随口一说,她还是会不顾及钱书羽前程,因为各种理由推脱。

  “你是怕奶拿不出银子,不让羽哥儿读书?”老太太直接明了问他。

  老太太多少也了解了钱书白,他是学问不错,但骨子里还带着一股傲气,也就是俗称的脸皮薄。

  他要把钱家给予的全都还回来,那么到时候钱家发生什么,他也可以袖手旁观。看似公平,实则多么恐怖。

  你若不把话挑明,他就能揣着明白装糊涂。

  “不是……”钱书白脸色微变,想要否认,却实在百口莫辩。

  “当是我帮衬家里。读书的银子我都有,奶不必为我挂心。”

  他把银子和银票都放到桌上,显然是不想动用老太太一分一毫。

  他这般有志气,让老太太好气又好笑。

  考上了秀才就好像他有了靠山一样,这般不做遮掩就将心思显露,钱书白还是太嫩了点。

  老太太也不想想,若此刻坐在这里的人是钱老太,人家可压根不会想这么多。

  钱书白就是靠着一点点还清钱家的给予,才在最后关头对钱家不闻不问。

  老太太瞥了眼桌上的银票,目光灼灼盯着钱书白。

  “白哥儿,你一向是个聪明孩子,不用奶操心,你也能把自己操持得很好。”

  钱书白是老太太见过最省心的孩子,无论到了哪儿,只要给他一本书,他就不吵不闹,简直不像个孩子。

  后来到了书院读书,他也总能自我照顾,除了考试时有人陪着,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钱书白从未当然操心过。

  这样的孩子,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老太太也喜欢。

  可聪明的孩子心思也多,若不多加以引导,会酿成大祸。

  老太太深知自己将来的处境,她也明白过来,想要寿终正寝,一味地讨好主角团是不行的。她必须从一点一滴,从他们的思想上下手,让他们认同她的身份。

  这不,老太太开始讲道理了。

  “可说一千道一万,你姓钱。无论你想不要,要不要,你都是钱氏一族的子弟。奶不想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你有出息,奶高兴。但人不能忘本啊!在别人眼中,你总是钱家子弟,无论你有没有从钱家得到好处。”

  钱书白想要与钱家划清界限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奶知道,钱家与你格格不入,你的天赋、你的学问,都不是一个小小的钱家能够容纳的。可外人不这样想,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还姓钱,你和钱家便是一体的。”

  哪怕你是状元,是翰林,是权臣,你也都是钱家子弟。

  书中的钱家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钱书白的官路就会一路畅通吗?

  不见得!

  “奶,我不是这个意思。”

  钱书白涨红了脸,他的那些小心思被老太太堂而皇之暴露出来,钱书白还没做好这种准备。

  老太太也不想教育得太过,忙道:

  “那便把银子收了,该给你的,奶不会缺。”

  想要改变一个人的想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太太也没想着几天就能扭转钱书白的思想。慢慢来,她抓不住钱书白,总归和钱老三两口子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还有钱兰儿。她总能让人认同她。

  “该给谁的,奶都不会缺。”

  老太太把银票加银子都塞到了钱书白手中,她怕见钱书白再不收起来自己会忍不住拿回来。

  她老太太缺银子,现在钱家虽不愁吃喝,可谁会嫌自己手里的银子多?

  “你若有了银子,便帮衬你娘,你外公那里你得去看看。”

  钱书白也是王家人,虽是外家,可也一样疼了他。老太太没有那种不许孙子和外家相处的意思,王家家风正,她巴不得钱书白能多被王家影响影响。

  最起码,王家人干不出家破人亡,自己还能无动于衷的事。

  钱书白骤然瞪大眼睛,不解问:

  “奶容许我娘帮衬外家?”

  钱老太是个手紧的人,也就是俗称的抠门。别说帮衬外家了,她连儿媳妇儿都不舍得给。

  老太太这般让他把银子拿到王家去,钱书白大感意外。

  钱老三怕打扰他考试,并未把王老爷子的病情告诉他,自然钱书白也还不知道老太太把人参给了王老爷子治病。

  老太太瞪了他一眼,“这种事就不要说出来了,心知肚明即可。”

  她这个婆婆当的别说在村里,便是在城中也是投一份。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善待媳妇儿还能说得过去,把家里的银子拿去给亲家花,那就太有失体统了。

  老太太可不想当个活靶子,她宁可做好事不留名。

  老太太把话挑明,以钱书白的悟性怎会不懂?他就是懂了老太太的意思,心中才掀起轩然大波。

  不过,纵是心中思绪万千,钱书白还是认认真真向老太太鞠了一躬。

  “是孙儿想岔了,多谢奶提点。”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钱书白明白了。

  “把话说开就好了,不要总想和奶撇清关系。”老太太见他想得明白,语气也轻松了许多。

  “不会了。”钱书白保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