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误入种田文的极品老太太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零七章 稻谷的来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什么飞鸽传书,书信寄情的事老太太还没想的起来,一方面她想讨好男主,另一方面她也希望男主和女主能够得偿所愿。</p>

  他们可是这本书的主线,配角可以乱,主角不能乱。</p>

  “兰姐儿?”</p>

  赵伯琮稍有疑惑,身为男主他好像对自己的女主并不上心。</p>

  同为女人,老太太也感受不到赵伯琮对钱兰儿的情谊。老太太不敢多想,赶忙做起了拉郎配。</p>

  “害,兰姐儿聪慧,研究出了各式糕点,在城里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您要找她怕是还得去城里一趟……要是没有空,我就让她回来一趟。”</p>

  老太太这媒人当的,各种事情都考虑到了。说一千道一万,她的宗旨就是想让男主和女主见面。</p>

  老太太一脸笑容,那讨好的样子长着眼睛的都能看得出来。</p>

  赵伯琮原本老太太兴趣不大,见她这般讨好又傻气的模样,不觉就多了几分兴趣。</p>

  “我不找她,我找你。”</p>

  赵伯琮说得随意,太太听得惊恐。</p>

  “找我?”</p>

  男主不去找如花似玉、聪明能干的女主,来找她这个满脸褶皱、青春不复的老太太?</p>

  原谅老太太想歪了,主要是当年看书的时候她对男主有过肖想,哪怕知道男主是女主的人,但这并不妨碍她把自己代入进女主的角色。</p>

  谁能想到,某一天一觉醒来她会成为女主的奶奶,还是书中当之无愧的大反派!</p>

  老太太欲哭无泪,更担心男主要和她发展出一段孽缘。</p>

  (咳咳,老太太您想多了……)</p>

  赵伯琮哪里是那个意思,他也完全想不到老太太脑子里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他只是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老太太:</p>

  “不知钱家的稻谷种子从何而来?”</p>

  大宋的稻谷产量虽还可以,但这些年司农官们也有过尝试,并不能种出两季的稻谷。</p>

  倒是再往南的大理、大越国有两季稻的产出,他们的种子来自于高棉国。</p>

  可高棉与金交好,根本不肯将种子贩卖给大宋,大宋想要种出两季稻的希望渺茫。</p>

  这些年,也不乏能人从别国带回种子,却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的种出两季稻。</p>

  钱家的播种时间恰好就在第一季稻谷收割之际,如今不过秋日,稻谷已经结穗,眼看就能赶在晚秋时收割,乃是真正的两季稻。</p>

  这样的稻谷,若非种子问题,便是上崖村的地另有乾坤。</p>

  偏偏有些人见钱家播种了两季稻,也偷摸在自家田地播种了一些,但结果却与钱家大不相同。那些播种下去的稻谷到现在才刚刚冒了个小头,根本不可能赶在入冬前收割,早晚是冻死的命。</p>

  钱家稻谷这般与众不同,不得不让赵伯琮想到种子的问题。</p>

  老太太原本满心旖旎,听到这话立马警觉了起来。</p>

  倒不是她不想说真话,实在是她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钱家的稻谷种子,是钱老汉拿回来的。而钱老汉走街串巷这么多年,钱老太的记忆中也没有稻谷来历这一段。</p>

  金人犯宋,朝廷最忌讳百姓与他国交流,若是让别人得知钱家的稻谷来自异域,怕是不用女主出手,钱家人就得身首异处。</p>

  老太太不敢将全家人的命做赌注,她宁可当这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太太,也不愿意冒险换富贵。</p>

  “这我不知道,反正地里年年都这么种。今年也是我突发奇想,想着离秋日还有几个月,能不能种出第二季稻谷,就有了这件事。”</p>

  老太太才不怕赵伯琮调查,钱家的种子未经外人,他再有本事难不成还能到地下去问钱老汉?</p>

  收起旖旎心思的老太太,再看男主就有了戒备。</p>

  果然,这人呐只能远观,当初看书的时候觉得男主哪哪都好,乃是绝佳良配。可如今近距离观察才发现男主心思缜密,和他说一句话要耗费成倍的脑细胞,整日和这么一个人生活在一起,那日子该有多累?</p>

  老太太有些懂了饭圈里的那句:接近作品,远离生活。</p>

  偶像就如同天上的星星,远看光彩夺目,真正要登上那颗星才发现星星上一片荒芜,星星的明亮全靠太阳的接济。</p>

  老太太在心中吐槽,赵伯琮想的却是另外一回事。</p>

  “您不知道这稻谷能不能种得出来?”</p>

  不知道便种,他该说老太太运气好呢,还是不知者无畏?</p>

  “不知道。”老太太说得硬气,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这句话有些不对,她若是全然不知,这功劳是不是也就没了?</p>

  意识到这点后,老太太又快速补充:</p>

  “虽然不知道,但也约摸着差不多。”</p>

  若说全然不知道也是不对的,她脑子里有两季稻的存在,再加上钱家那会儿糟乱,老太太为了耳根子清净才让钱家人下地干活。</p>

  这一干,就干出了门道。</p>

  “哦?”赵伯琮从老太太的话中听出了某种与众不同。他想要多问,老太太却不肯多答。</p>

  “总归是种出来的,赶在地冻前收割应是没有问题。”</p>

  并非老太太矫情,实乃这件事就不能多答。此事牵扯到她的现世,她若是真敢说出来,下一刻就是被用火烧死的命。</p>

  老太太虽然变成了一个老太太,却想好好活着。</p>

  连女主那么大的气运都找不到回去的路,她一个配角还是老实待着吧。</p>

  赵伯琮端详了一会儿,也不知道他想了些什么,再开口时对老太太有了解释:</p>

  “苏太傅听闻此事,想观上一观。奈何他老人家腿脚不便,遂让我采几株回去。这些稻谷,马上便会运往临安。”</p>

  之前他怎么都不肯说的事,如今全部说了出来。</p>

  并非是他采稻谷好玩,而是另有他用。</p>

  这些话,他不说老太太也能猜到。</p>

  男主是书中正义的存在,他那般好的人,当然不会做无用之功。</p>

  不过他提及的人,倒是让老太太心有期待。</p>

  “苏太傅?可是那位三朝元老、当朝国丈,苏演,苏太傅?”</p>

  老太太对这位苏太傅记忆犹新,不因其他,只因他是书中为数不多反对女主嫁入皇家的人。</p>

  苏太傅辅佐了三朝君王,从当年都城还在长安时便德高望重,如今来到临安更是深得圣眷的当朝第一人。</p>

  苏太傅反对钱兰儿嫁入皇家的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不安于室。</p>

  </p>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