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山族已定名
做?比如什么?
“比如,让族人过得更好,不用挨饿挨冻,不用再受欺负。”
“我希望,少主可以做到。”
巫医的语气坚定,且透着淡淡的忧伤。
他这是想到家人了吗?
元雨轻抿着唇,“我相信,烛会做得到。”
“我们的部族叫什么?”巫医又问。
啊哈?元雨呆呆的看着巫医,好像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应该是烛去想的?”
“是啊。”巫医点着头,“他是少主。”
应该说是“族长”了。
元雨知道,相比于戎烛,巫医更喜欢她,与她商量事情的时间更多。
“我把他叫过来,一起看看?”她低头看了看那些风一吹,就要失了大半的画,忙问着。
巫医回过神,点着头,同意了。
元雨唤着叶泥将戎烛叫回来,既然要扩地重建墙,原本的墙也不用推倒。
因为元雨有一种感觉,也许不久以后,他们所住的地方,可能会变成他用。
愿望总是要有的。
戎烛对巫医一向很敬重,只要是巫医说的事情,都会认真的考虑,最后也会付诸实践。
如此一来,族中就更忙碌。
加入到族中的人,可能总是想不明白,他们原本的生活只是为了“生存”。
每天就是想着吃什么,为了生存而努力。
自从跟着戎烛以后,他们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的,一旦落后,吃的东西会分得很少。
小孩子要守着鸡舍,要练箭。
男人要建各种墙和屋子,女人要跟着元雨翻泥!
是翻泥!
元雨请着女人们将北山一点点的开拓,收拾得特别干净。
没有人知道元雨想要做什么,只是她有了主意的时候,其他人都很自然的顺从。
在没有东部人折腾的情况下,他们安然的度过了冬天,等着元雨将她之前备好的苗苗,都育进泥土中时,只能靠着仅有的一点点知识,进行尝试。
她见过有老人家种地,大约也学到一点东西。
希望不要让她太失望。
就在元雨将苗落到地上的那一天,他们的部族也有了名字,就叫“山族”。
谁叫他们住的地方是三面环山呢?
元雨一噎,也就忍了。
真难听!
虽然是三面环山,但是这个山也不是巍峨入云的那一种!
元雨带着女人们在山上折腾着,瞧着这北山已有了梯田的形状,心里也开心着。
同时,物资也渐渐的多起来。
元雨经常到南山和西山去寻找食物,各种果子也陆续的被摆上桌子。
元雨正坐在台阶上晒着果干时,戎烛坐到她的旁边,也帮着她一起处理。
果子放上几天就会烂掉,果干可以再多存很长时间。
小孩子们也更喜欢后者,吃着也有意思。
今天的戎烛,不像是很开心的样子,而是心事忡忡,叫元雨也跟着担心。
“你说说。”元雨笑着,“我也哄哄你。”
戎烛被她逗笑,也将烦恼的事情,讲了出来。
原来,是有部族开始回迁。
毕竟他们是向着食物而行,认为这个地方没有更多的食物,就会挪走。
这一辈子,都是在为“食”奔波。
元雨品不出她的心情,更多的是低调。
人,不应该是这样活着,却必须要坚持着。
因为他们回来,也意味着东部人也将要靠近。
“我们的胜算很大。”戎烛见元雨拧着眉头,“我们有弓,有箭,也有东部留下来的那几样武器,可以敌得过。”
元雨叹了口气,“我不是因为这个,我是想着如果大家都够吃了,是不是就不会再打了。”
“不会。”戎烛说,“谁不希望东西越多越好?”
说得好有道理。
“只有强者才不会被欺负。”戎烛实话实说,“除非,我们能有更多的武器,否则,我们就要吃得更多,比他们更强壮。”
元雨往戎烛的嘴里塞了一个果干,“味道怎么样?”
戎烛认真的品了品,“好吃的,雨真厉害。”
“天快要热了。”元雨喃喃的说。
这一转眼,她都要来一年了。
元雨不能说自己完全适应这里的生活,但比初来时的一无所有,天天只顾着逃命,要强上一千一万倍。
这都是戎烛对她的爱护。
“是,热了!”戎烛说,“怕热?”
“不怕。”元雨摇着头,“我们的竹屋也搭起来了,会很凉快的。”
戎烛搂着元雨的肩膀,“墙也快要修好,修好以后我们就往前搬。”
元雨刚想要说“好”,就见到一群孩子各扯着一部分皮绳子,溜着鸡禽在散步。
这些鸡禽已不像再元雨初时抓来的那一些,见到他们就又咬又啄的,而是一些温和的幼崽。
“真好。”戎烛搂着元雨的肩膀,“天天吃这些就饱了。”
“胡说!”元雨拍开戎烛的手。
在他们坐在阳光下,正享受着难得的悠闲时,忽然见到木头风风火火的跑过来,“族长,雨,成了,成了。”
什么成了?
元雨的心突的一动,立即就站了起来,“是瞭望台建好了?”
“是,是。”木头点着头,“他们在上面看着呢,可好了。”
元雨与戎烛对视一眼,将手里的活都放了下来,立即就赶过去看着。
这么几个月的时间,木头始终在为元雨“需要”的东西而绞尽脑汁,几乎没有成功过。
因为这是元雨想要的,再加上木头个人的粮食都是由元雨来出,其他人也不好说什么。
今天说是建成时,所有人都跑过去看看,想知道元雨究竟要的是什么东西。
看起来,很不同寻常。
戎烛和元雨先走过的,是族人生活的石屋旁,一套一套的像是四合院,其实占地的面积也不是很大。
他们路过这里,是一处一个高的石墙,这原本是他们的“城墙”,但是因为人太多,东西也太多,与巫医商量过以后,就向外扩了。
如今真正的城墙,已距他们的往处有些远了。
一座座竹屋平地起,一座木制的二层楼也在搭建中。
木头怕会不稳定,建的特别的慢。
元雨也不着急,早晚能见到的。
还会有人问元雨,如果起了火,那可怎么办?
这起火的机率,比他们搬迁的机率,不是要小得多?
元雨只是简单的解释了几句,就没有再解答。
他们走了许久,才来到了在建的城墙之下。
族人除了“吃”,就是在建设中,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但是一个个的特别有成就感。
这也是戎烛打算搬屋子的原因,离城墙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