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桃源山村小神农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六十二章 新SJ上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新上任的县委SJ是火线空降的。

  之前他是邻县的乡长。

  以前也在那个位置上苦熬了七八年。

  也熬出了一些成果。

  现在也熬成了泥腿子。

  不过对于基层的干部来说。

  只有熬成泥腿子,才能够真正的走进百姓群众的内部。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工作真正的做好。

  县政府的大楼会议室里。

  张文林指着自己身边的人说道:“这位就是上头调派来的新SJ,叫于水,大家欢迎!”

  说完张文林就带头鼓起掌来。

  底下的人顿时也附和着鼓掌。

  所有人都知道。

  阳谷的天要变了。

  不再是他们这些老派系一手遮天的时候了。

  李自聪被叫到市里面一趟。

  然后没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火线自动请辞退休了。

  要知道以李自聪的年纪,就算要退休也还需要四五年的时间。

  很显然,他去了市里,是市里的意思要他提前退休。

  于水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停止。

  他脸黝黑,裤腿上甚至还沾着一些泥。

  如果不说他是一个县委SJ的话,甚至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刚从地里干完活的农民。

  “我的情况相信大家也了解,而阳谷县的情况呢,我也基本了解了一些。”

  “可以说,阳谷县是一个很糟糕的县城,不仅仅是经济,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这些人的不作为!”

  于水语气雄厚,一点也不回避这个尖锐的话题。

  直接就将他们的不作为,提到了桌面上来讲。

  所有人的身体都是一紧。

  没有想到这个新来的SJ,居然直接就来这么大的菜。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说地理位置,还有风土人情之类的。”

  “但是阳谷县常年蝉联贫困县城的排名榜,我相信,咱们的班子里是有问题的!”

  张文林在旁边点头:“是啊,这个我要做检讨,作为县长,我没有做好带头作用!”

  两个人一个人唱黑脸,一个唱白脸。

  底下的人看的满头大汗。

  “在来之前,我其实已经去阳谷县里的一些地方走访过了。”

  “我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

  “改革开放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居然还有不少村子,连公路都没有通,这让我很难相信啊!”

  于水说着将一份资料放在了桌上。

  “我就光说大槐树乡,一个乡镇,管辖七个村子,里面有六个没有通公路!”

  范黎立马站起来。

  “对不起于SJ,大槐树乡是我管理的,这件事情我做的不好!”

  于水双手压了压。

  “这件事情不关你的事,你刚上任乡长没有三个月,这事情我还是知道的。”

  “而且我知道,在你上任没有三个月就已经有一个村子修好了一条公路,你的功劳还是很大的!”

  于水说着笑了笑。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敢怒敢笑。

  你做的好,他就夸你。

  你要是做的不好,他连骂娘的话都敢在会议上说出来。

  一个会议开了有两个多小时。

  所有人都是一头的冷汗。

  “咱们县的基本情况呢,我已经了解了,我现在再说一件事情。”

  于水说着,表情严肃了几分。

  张文林的身体坐了坐正,范黎也是将身体正了正。

  他知道,重头戏来了。

  “我通过大槐树乡一年的财务报告发现,有一个村子很特别!这个就是桃源村!

  “桃源村往年的人均收入是两千块钱,可以说这个收入水平基本上只是和我们十几年前的基本人均水平持平。”

  “但是,桃源村今年的人均水平增加到了两万块钱!”

  于水说着,让人将早就准备好的资料下放了下去。

  所有人都愣了愣。

  都有些不可思议。

  两万块钱在如今这个社会,其实并不多。

  就算是县城里,一个人的人均收入水平要达到两万也算不上多难。

  只要勤劳一点就能够达到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桃源村那是一个什么村子。

  交通不便。

  又没有什么大型的工厂在那里。

  怎么可能达到两万块钱一年的人均水平呢?

  要知道它们往年的人均收入水平才不过两千块钱。

  这一下就涨了近十倍了?

  “这,这不会写错了,多写了个零?”

  “不可能,范乡长,这真的是桃源村的人均收入水平报告?”

  “这,这,不可能!”

  所有人看着那些资料上刺目的一串零有些不敢相信。

  范黎也是苦笑不已。

  这说起来其实算是少的了。

  如果认真的算起来。

  要是把这些村民们卖蝉蜕的钱也算进去的话,恐怕人均收入水平要增加到两万两千块钱去了。

  “报告,这些财务报表基本上情况都是属实的,就算有错误也只会多,不会少!”

  范黎站起身来说道。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会多不会少。

  县城里的人均收入水平都不敢说能够保证达到两万块钱。

  一个村子,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的村子就能够达到人均两万了?

  “那就由范乡长来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桃源村是怎么由一个年收入不到两千的村子,蜕变到年收入两万村子的!”

  范黎点点头。

  他也知道这次他破格被要求加入这个会议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个。

  “桃源村的交通不便,以前有过一个工厂在村子里。

  但是由于交通的问题,所以导致工厂的收益并不佳,所以濒临倒闭的边缘。

  但是在今年修路开始,工厂开始生产罐头。

  而桃源村里的人也开始种植相应的果树。

  通过果树的收入,桃源村的人才能够将收入提升上去!”

  范黎的报告很是简短。

  但是在众人听来,这简直就是在打脸。

  只是种树就能够将收入提升上去。

  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就让一个收入不过两千的村子破万。

  那他们这些年都是干什么吃的?

  难道连种树这种简单的事情都想不到了吗?

  “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据我所知,桃源村应该是有一个叫陈夜的年轻人投资了工厂,投资修路才好起来的!”

  有人站起身来说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