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求求你当个人吧
“他严嵩拿800万两,朕拿400万两,还要朕感谢他们!!”
“这都是朕的!都是朕的!!”
房间里,秦凡一阵歇斯底里的怒吼彻底看傻了邓秦和刘任东。
旋即在两人近乎呆滞的眼神中,秦凡神色瞬间恢复平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淡淡说道:“浙江故意决堤他没有发怒,百姓流离失所他也没有发怒,官员贪污他更是心知肚明,贪了百姓的银子他不置一词,可贪了他嘉靖的银子却勃然大怒。”
“这一下让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秦凡似笑非笑道:“一切都是钱惹的祸!”
“他倒严的原因既不是严党倒行逆施,弄得民不聊生也不是严党党同伐异,而是凭什么严嵩拿的比他这个皇帝多,严嵩这把遮风挡雨的伞伸的太过了!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齿寒的理由。”
“作为那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他要权利而不要责任,要享受而不要制约,不但不要,还要放狗咬制约他的人,咬制约他的制度,他想让自己爽,就让整个国家不爽,他把他的子民扔出去,任由官吏鱼肉,他管不了,也不想管。
为什么?因为他自己才是造成这一切的背后推手。他比官吏更可恶,他纵容官吏如此,他养成这种土壤,他是最大的万恶之源。”
“而最后嘉靖去死牢和海瑞的一番谈话,才是本剧最大的高潮。
海瑞字字句句皆为诛心之言,像一把把刀以前无古人之势扎进嘉靖内心,秉魏巍浩然正气,几乎是逼着嘉靖跪在众生面前听他们的泣血之音。
嘉靖被骂醒了!
在快要结局的时候他重新穿上龙袍也预示着他重新捡起了已被自己抛下二十多年的帝王责任,而把裕王父子喊至眼前则意会王朝基业薪火相传,他尚未泯灭的最后一丝理智和责任感在自己苟延残喘之际终于唤起了自己对这个国家的职业道德。
尽管这是被逼的,海瑞诛心终于成功。嘉靖服软了,承认自己错了。天子弃天下苍生于不顾,以至京师内外饿殍万里,满朝文武,良臣将相,整天想的是捞钱,夺权,竟无一敢言!最后一位无父的小官以生命做代价直言死谏,千辛万苦,换来君上一句错了。
天下苍生何其渺小,何其可怜!”
秦凡眼中尽是悲悯,端起酒杯,将其中剩余无几的红酒一饮而尽,砸砸嘴继续说:“到了剧本最后,嘉靖用黄河长江论和海瑞进行最后的激辩,在我看来这更像是自辩,他告诉海瑞为君之不易,明着看是教诲,其实有点被海瑞撕破脸皮后退无可退的狗急跳墙模样。
嘉靖用皇权和天然的君臣位分,半诉苦,半陈述事实,半狗急跳墙,半狡辩的方式将海瑞压了下去。
他恨海瑞揭开了大明王朝腐烂的真正原因,他恨不得杀了他,但毕竟没有杀,因为他不想背负这千秋万代的骂名他又何尝不知道海瑞说的是实情,但为了维护他那点可怜的威信和自尊,他到死都不愿意赦免海
瑞。”
“一国之君,万民之主,却如此昏聩,又如此小气,足可见那时的明朝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从上到下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好人,只有一群为了利益整日打得脸红脖子粗的统治者,好不容易有了海瑞这么一个心底无私,不予自身求利益的直人,最后却也落得个家破人亡,锒铛入狱的下场,这是剧情的悲哀,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这部剧,还有嘉靖这个人,一个凭借聪明才智甚至可以比肩秦皇汉武的皇帝,硬生生让他自己把自己玩废了,细思不仅恐极,更让人崩溃!”
“做了几十年编剧,见过的演员不计其数,却从未见过似秦老师这般,对戏中角色理解鞭辟入里,甚至连我这个原作者都自愧不如的。”
“这一杯酒我敬您……”
眼看秦凡还要推脱,邓秦又道:“往后嘉靖帝这个角色就拜托给您了,剧中台词,情节,动作,您想改就改,无需跟谁商量,任何人也不能阻拦。”
最后半句话更像是在对导演刘任东说的。
殊不知,刘任东听后也只有苦笑。
心里吐槽道:您的剧本我都不敢改,好不容易碰上个被您认可的演员,我还不得把人当老佛爷一样供着,还阻拦……我脑子有坑啊!
第二天,邓秦走了,走的时候静悄悄的,没打扰任何人,连刘任东都只是把他送到横店门口。
等秦凡知道这事的时候,他还在剧组化妆呢。
看着镜中完全陌生的自己,他眼中流淌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邓秦这个人,怎么说呢,虽然只是一面之缘,可秦凡看他也不像是外界传闻那种不通情理,不讲情面的人,他只是把自己的作品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
任何人看见自己含辛茹苦,呵护培养出来的孩子在他人手中被篡改的面目全非,那种抓心挠肝,咬牙切齿的感觉,那种恨不得把人杀之而后快的冲动,八成都会有的。
可惜了,现在国内的某些导演实在太不争气了,才会让邓秦这样的大能之人,一步步变成了“暴君”。
“嗅!”
“秦老师,您哪里不舒服吗?”
秦凡的突然出声,让旁边小心翼翼给他上妆的化妆师打了个激灵,急忙问道。
秦凡摇摇头:“没你的事。”
“哦,好的。”
到底是什么呢?
秦凡皱起眉头,很是费解。
刚才有一道灵光从他脑中一闪而过,可惜他没抓住,现在再想又想不起来了。
可惜……
尝试努力想了几遍还没想起来,秦凡就不去想了,拍戏的时间已经到了,他便换上戏装,施施然赶往现场。
这一场要拍的是嘉靖向严嵩、胡宗宪等人追究毁堤淹田一案详情的一段戏。
召见众臣前,嘉靖已经从杨金水口中,得知浙江“毁堤淹田”确为严世蕃指使,也明白胡宗宪是个能够识大体、顾大局、肯实心用事的人。
浙江是朝廷的赋税重地,又有倭寇入侵,百姓还得安抚,东南只有胡宗宪能镇得住。但国库空虚,嘉靖帝明知严党层层盘剥,也还得靠严党去敛财,浙江的事又必须尽快执行。
面对胡宗宪的请求革职,嘉靖震惊之余又难免纠结。
一番好生安抚后,嘉靖最终接受了严嵩的建议,让胡宗宪辞去浙江巡抚的兼职,只任浙直总督一职。令其既能够把握大局,又能专心剿倭,打通海上的商路,保证对外贸易正常进行。
同时,嘉靖也肯定了裕王派往浙江的谭纶,并鼓励裕王继续派人,以免严党肆无忌惮激起民变。
此事罢了,看着殿内心思迥异的众臣,秦凡面露惆怅。
“朕知道你们难……”
秦凡嘴角微扯,露出一抹苦笑。
“朕也难!”
朝廷上大臣明争暗斗,大搞党派,把朝局弄得混乱不堪……
底下官员贪墨横行,鱼肉乡里,弄得民不聊生,百姓人人怨声载道……
京城内外饿殍千里,江山社稷风雨飘零……
这些统统都压在他一人的肩膀上,可偏偏他又志不在此……
面对这一遭臣子,他说出了最无奈而又最真诚的一句话。
“我们就都勉为其难!”
“尽心王事,是臣等之职。”众人异口同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