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解怨司[穿越]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4章 将军怨十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京中官员多如狗, 权贵也分等级,第一等的当然是皇亲国戚,不过皇亲国戚里面也分层次,一般宗室也就名头好听些, 外出沾些小便宜, 只有皇家出身的人才是真正贵胄。

  比如那个霍定思,妥妥的镶钻级别的皇亲国戚。

  接下来就是六部大员, 这些人大权在握, 皇亲国戚见了面也得客气招呼。

  再往下就是有爵位的各家贵人, 可是爵位也有好坏, 比如乔欢这个也就应个虚名, 她一年能从朝廷拿几百两的爵位俸禄银,余下也就名下一些田地不交税, 别的好处就没了, 爵位还不能传给后人。

  贵重的爵位就是能等第传给后人的爵位,比如祖宗是公爷,传给儿子就是侯爷,再往后就是伯子男等。

  几代里面子孙不争气,挣不回功劳, 全家也就从贵胄群里退群了,要是子孙争气, 那没得说, 就是没爵位,能进六部当京官, 家族就不会衰落。

  可惜这种人家毕竟是少数,朝廷也不想养这么多爵爷,想要传承爵位的条件很多, 第一条就得是嫡子,苛刻一点还得是嫡长子,家中没有嫡子的,爵位朝廷就往回收或是降等。

  京中文伯爷家就是快要被踢出贵胄圈的人家,文家子孙没什么能耐,最会的就是啃老。

  文伯爷的儿子文敏更是个中翘楚,这位除了啃老,还愚蠢,居然调戏了跟随父亲回京的南定侯的女儿苏飞雁。

  南定侯也是武将,镇守大康南方边关,比乔家识相,而且也有底气,南定侯的外祖母是先帝的姑姑,人家也是公主,当然现在已经过世了。

  文敏蠢的不行,看苏姑娘带着下人出来踏青,就上去撩拨,然后坏菜了,被苏家下人一顿打,回去后还没来得及哭诉,文伯爷被耀帝召进宫又是一通骂,还把文家想要立世子的折子给扔了下来。

  耀帝冷冷道“你儿子糊涂至此,不能席你的爵,要是你有嫡孙,那就给你的孙子席!”

  好么,现在文家只能给儿子张罗媳妇,可这种情况底下谁家愿意和文家结亲?

  文家便是想弄个农女嫁给儿子,自己也拉不下脸啊,要是耀帝以媳妇出身低,生的孩子不让席爵,那自家不就倒霉透了。

  这样一来文家简直吃不好睡不着。

  文夫人上莲花寺祈福,见到乔欢,不由的动了心。

  乔欢的身份地位绝得配得上儿子,而且本身还有爵位,有功于朝廷,她生下的孩子皇帝必定找不到理由拒绝让他席爵,简直是天赐良缘啊!

  于是乔欢家里迎来了一位官媒。

  乔欢简直莫名其妙,别看她有个爵位,可京里真正的贵人都不来兜搭她,有脑子的一忖度,便也不理她了,这个上门的铁定是个二百五!

  于是乔欢兴致勃勃见了官媒。

  这位媒婆有些懵逼,知道乔家没有长辈在京,可是未婚姑娘家身边肯定有长辈赐下的嬷嬷,这种事嬷嬷出面商谈,然后禀报长辈才是正常流程,为什么是人家姑娘亲自接待?

  乔欢倒是好心的解释了一番,“我出身边关,我们那里的女子学不来害羞扭捏,便是家人给我们议亲,也得让我们亲自见过对方的人才行。如今我进了京,照理得按照京里的规矩,可我这不是没长辈在么,那就自己给自己把个关,嬷嬷请说,男方家是个什么条件?”

  “家世如何,男子多大岁数,有没有隐疾,家中可有小妾庶子,本人有何能耐,是不是有功名……”

  这一番话把媒婆问的昏头昏脑,又不能端着不说,人家巾帼爵亲自问话,你敢敷衍?然后不由自主的都说了。

  然后就见乔欢一脸嫌弃的模样,牙疼似的沉吟片刻,“按说家世的话倒也般配,伯爵门第呢,年纪也差不多,这个也能接受……隐疾什么的嬷嬷不知道也正常,姨娘倒是没有,通房丫头可不少啊……本人又没什么本事……连个秀才都不是……啧啧,这种货色,真是为难我。”

  媒婆眼巴巴看着乔欢,不是,我没说人家有通房啊。

  乔欢道“可您不是说人家身边好些丫头服侍他呢么,大家公子,这么多丫头围在身边,不是通房是什么。又没个功名,吃喝全靠家人,不就是个没能耐的货色。”

  伺候宝玉洗澡的碧痕,可不单单给主子抬洗澡水这么简单。

  媒婆不敢言语了。

  乔欢口风一转,“不过也不是没的商量,你去问问他家能给多少聘礼,说实话,我这人吃喝穿戴都不减省,好歹还是个爵爷,他家要是诚意不足,那我也不答应下嫁。”

  媒婆觉得眼前这个姑娘就是个脑缺,耐着性子道“那您说要多少聘礼合适?”

  乔欢道“也不能少于二十万贯银钱,他家能从犄角旮旯里把我寻出来,必定有求于我,二十万贯一文都不能少,这只是银钱,那六礼也不能少,都得要上好的,我不要木头雕的大燕,要么是真的,要么就得是银子打的,否则我不接。而且我嫁了过去,通房都得遣散,不得纳妾,我一过去就得掌中馈,公婆不得给我充大头拿捏我,我只初一十五给他们行礼……我可说好了,一头答应这些条件,一头反悔,我可是不依的!到时候也别向我求饶,我连蛮人王子的脑袋都能砍下来,糊弄我的人,我可不会轻饶!”

  官媒越听眼睛睁的越大,被乔欢一恐吓又哆嗦了一下,心想,这不是娶媳妇,是娶个祖宗回去,谁家冤大头会同意?

  最后媒婆自己都气笑了,碍于乔欢的身份,也知道这位粗鲁无礼,听完一大堆厥词,礼貌的告辞了,等走出乔欢的门,她偷偷呸了一下,这女爵爷一看就是脑子不够的,还想嫁出去,一辈子当老姑娘!

  文夫人听完媒婆的回话,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气的捏紧了帕子,可她又没办法,乔欢说的不错,是他们有求于人。

  这些条件里,唯一能阻挡文家的还不是乔欢提出的各种奇葩要求,而是那二十万贯钱,文家拿不出来!

  要是能拿出来,文夫人说不得咬着牙就把乔欢娶回来了,自家眼看就要没落,把个女爵爷娶回来延续家族命脉,这个买卖做得。

  可惜没钱。

  而且文夫人也不傻,这些话头里她听出了乔欢的嘲讽,真要娶回这个女魔头,文家怕是鸡犬不宁了,这位是杀过人的!

  文夫人想拿京中闺秀的标准要求她,这点压根不可能,到时候你拿孝道和妇道压她,她直接给你亮刀,你咋整?

  文敏这怂货还从自己的大丫头那里听到了母亲的打算,顿时不依不饶起来,这个女煞星还想把自己的通房丫头撵走,还不让自己纳妾,这种女人要来何用,他坚决不娶!

  文敏跑去和母亲歪缠,文夫人被气的头疼,加上知道这件事办不成了,只能说不娶不娶。

  乔欢纯粹把这事当个笑话消遣。

  却不知文家和那媒婆把她的话宣扬了出去,媒婆说的活灵活现,文家就含蓄多了,只说自家好意结亲,对方仗着功劳有些咄咄逼人,那就算了,没的亲结不成倒结了仇。

  于是乔欢又被京里的贵人们嘲笑了一通,说她异想天开,不愧是边关过来没有家教的粗俗女子。

  不过乔欢不在京里,这些话语也传不到她耳朵里,就是听到她也不当回事。

  这个八卦还流进了宫里,嫔妃们拿来取乐,连耀帝也听闻了。

  皇后说话温婉,“臣妾已经让她们不许传这种没根据的闲话,再怎么说,她一个姑娘家也立了功劳。文家又不是什么好人家,心疼女儿的就不会嫁过去,乔姑娘言语逼退媒人不是做的正好,否则文家还不知道会怎么折腾呢。”

  耀帝自然也不希望乔欢嫁给文家,他发话让文家生嫡孙席爵,就是为了断他们的后路,京中的机灵鬼们倒是一点就透,没想到文家把目光转到了乔欢身上。

  亏的没成,要不然耀帝恐怕还会迁怒乔欢,只要乔震山引狄蛮的事不说出来,乔欢再怎么说都是大康的功臣,真要是她嫁到文家,生下孩子,耀帝就得吞下这个闷亏。

  可是让皇帝吃下闷亏,你指望他就能简单的嚼嚼咽下去?迟早都会找补回来。

  乔欢这一手倒是让耀帝舒心不少,于是借口怀念乔震山,反倒是赐下了不少东西。

  众人一看这个粗鲁的乔家女子说出这种狂言乱语,非但没受到责罚,皇帝反倒是赏赐了,于是蠢一些的茫然了,聪明的会心一笑,吩咐家中女眷,“文家以后剔出交往范围,他家已经败了。”

  多么明显的事,文家肖想乔家女没成功,皇帝表示嘉奖,现在谁家还能被屎糊了眼和文家结亲?

  文敏哪怕收一堆女人,生一堆孩子,只要不是嫡子,他文家的爵位就打了水漂,文家翻身无望了。

  乔欢住在郊外,丁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名声过山车一样上下起伏了个遍。

  现在京中那些贵人对她的评价有些两级分化,一部分守旧的还是觉得她的言语出格,女子怎么能如此离经叛道,做不到在家从父,那就一定得遵守出嫁从夫,她如此出格,显然家教缺失,这种女子不是婚姻的好对象。

  知道乔家底细的大佬们却对她的评价很高“果决敏锐,哪怕这三年多毫无动静,却依然头脑清醒。乔震山养下这么多子女,只有这一个一手把乔家拉出泥淖,倒也没看错人。”

  有人笑道“要不是探马说此女对乔震山所为毫不知情,我还真不能信。”

  有人接口,“我却觉得很正常,乔震山总不能把整个乔家都拖下水,留下一个明敏的女儿比留下一个男子要好得多,如今陛下都对乔家没了心结,乔家蛰伏一段时间,族中弟子假如争气,从科举起家,未必不能再次站起来。”

  “是啊,这次乔家也算因祸得福,否则祸及九族。可惜了乔女,这辈子想要好姻缘也不可能了。”

  这点大家都同意,哪怕看好乔欢,谁家也不会把她这个烫手山芋娶回家,耀帝放过乔家老弱妇孺,前提就是乔家识相,乔欢假如找了个权贵嫁过去,皇帝的疑心病一发,谁受得了。

  只有如文家这样狗急跳墙,什么都不懂的蠢货才会去乔家提亲。

  收到皇帝的赏赐,乔欢就知道自己做对了。她这三年一直憋在庄子上,哪怕并不无聊,现在看皇帝似乎没有□□她的意思,乔欢也想进京去逛逛了。

  为了低调,乔欢连个好厨子都不敢雇,用的还是乔老夫人打包给她的下人,不是说现在用的厨子不好,就是他习惯做大锅饭,精致的小菜不拿手。

  乔欢倒是能做,但是她得维持自己的身份,偶尔下一两次厨房没关系,次次自己下厨,下人都得吓坏了。

  而且乔欢现在用的瓷器都不是什么好瓷,她倒是有好器物,现在不能拿出来用,之前守孝也不能贪图享受,更不能自己弄个瓷窑,烧自己想要的东西。

  老夫人远在祈州都没这么做,乔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还是低调些好。

  所以一来孝期结束,二来皇帝对她的感觉也还好,乔欢就决定进城逛逛,下人管家采买的东西有些不合心意,自己逛了买些东西也舒心。

  无论哪个朝代,皇帝住的地方物资肯定比别处更丰富,乔欢憋了三年,原本只想看看,逛街略微买一些东西就成。

  逛着逛着,她收不住了,光是上好的甜白瓷就买了六套,如今时新江南过来的精巧家具,乔欢觉得好看,定了两套,她也没要特别好的木头,就让店家用红酸枝木头做了两套。

  首饰她倒是不稀奇,她去了布庄,把人家的货物搬空了一大半,之前守孝,她穿的简朴,下人们一样穿的灰扑扑。

  如今出了孝,哪怕不能像边关时丫头婆子穿金戴银,弄些一般锦缎,穿的花红柳绿一些,乔欢看着都舒服。

  边关吃烤肉要么整只羊架上去烤,要么一大块肉上去翻滚,京城里没这种粗犷的吃法,都是用铁丝网放在烤盆上,片了肉片烤着吃,乔欢又买了十几个烤盆,大大小小都有。

  东西买的多,店家都愿意送货,随从们也轻松不少,但是乔欢买的各种小吃点心什么的人家就不会送货了,于是都堆在车上。

  买的东西虽然多,但并不是自己带了走,所以看着也还好。

  住在京城里的人都见过大世面,乔欢这种程度的购物也没人好奇,顶多猜一下是置办嫁妆,不会多八卦。

  中午的时候乔欢去珍味楼吃饭,给下人护卫们也开了一桌。

  好巧不巧文敏也在这里吃饭,乔欢带出来的护卫都是边关来的汉子,有的还带着残疾,乔欢不在意,其他人看了都侧目。

  护卫们只听乔欢的命令,大小姐让他们开一桌吃饭,他们就高高兴兴的吃,然后抱怨这里的碗碟杯筷太小不爽气,乔欢笑着让小二上什么菜都换大碗,别小碟子小碗的上。

  店家也不在意,更不会嘲笑这些粗汉,每年守边关的大将回来见皇上,他们都能见到这些粗汉。

  大个子吃着一个肉菜觉得美味,就想打包一份带回去,给自己小媳妇尝尝,乔欢手一挥“全记在我的账上,你们谁想要的也能点。”

  护卫们爆出一声欢呼,纷纷点起了外卖。

  乔欢这伙人虽然不至于扰民,那谈笑声也大了点,不少食客为之侧目,不过大家一看那些护卫的架势,就都不敢说什么了。

  偏文敏觉着不舒服,和狐朋狗友谈笑的兴致都被打扰了,他是一点都没自家即将败落的觉悟,居然呵斥小二,“什么阿猫阿狗你们都招待,让他们小声点,少爷这里正谈诗论词呢!”

  小二心里发苦,喏喏应下,回头告诉掌柜,掌柜嘴角一撇,自家也不是一般小店铺,换个别的贵胄发话,他肯定应下,文家就算了,何况那伙军汉虽然举动粗鲁,主人家出手却大方,光是打赏的铜钱就给了两贯。

  人家不过嗓门大些,也没妨碍别人,想要安静地方谈诗词,去文士园啊,搁饭馆里装什么装。

  掌柜心里明白,面子上依然笑嘻嘻的,让小二囫囵应下,到底去不去说,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而自己肯定不去说。

  乔欢也觉得护卫们太闹,压了几次,不一会儿他们就忘了,然后故态复萌,于是外人只听得一阵阵哄笑声,倒也不讨厌。

  文敏受不了了,走出自己的包间,一把推开乔欢的包间,横眉怒目,“你们有没有修养,此乃文人墨客用餐的高雅场所,尔等粗胚安敢如此喧闹……”

  还没说完,文敏就被大个子一脚踹了出去,紧接着七八条木棍捅了过来,把文敏牢牢按在地板上,脖子都动不得一下。

  乔欢如今不是将军,护卫们只是她的家丁,自然也不能出入带刀,带的都是木棍,但是这些木棍在他们手里也是大杀器。

  文敏一瞬间就被踢倒加上棍棒加身,眼前那七八人看他的眼神就像看死人,这一吓就失禁了。

  乔欢啼笑皆非“行了行了,把人放了,看把人家给吓的,回来回来,让你们小声点,偏记不住。”

  护卫们闻言收手,看着文敏的模样都是一脸讽刺的笑,大个子低声道“你如今运气好,换在边关,不卸下你这小子两条胳膊,拔了你的舌头,我们就……”

  乔欢断喝,“大个子,回来!”

  护卫们呼啦回来,随便关了门。

  留下瘫软如泥的文敏在地上瑟瑟发抖,他连撑面子的场面话都说不出来,被自己的狐朋狗友给搀走了。

  小二麻利的过来拖地,不一会儿就干干净净了。

  这下子外面的食客们都在咋舌,打听里面吃饭的是谁啊。

  这一打听,哦,原来是巾帼爵,砍下蛮王子脑袋那个,怪不得呢,听说文家还去求过亲,没成功。

  于是食客们用八卦拌饭,觉得更加有滋有味。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