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观望态度
;叔,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啊,这位是蒋涵,你应该是见过的,她现在是我目前的合伙人,不出意外的话,以后她也会是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大部分的事情也都由她来负责。
;对了涵涵,这位秦叔叔你也认识,他是秦武的父亲,更是我们老李家最亲密的人。
当这番话落到蒋涵的耳朵里时,蒋涵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就好似是李强在为自己介绍自己的家里人一般。
另外的秦军听到这番话,也跟蒋涵有了一样的念头,他现在还以为蒋涵是李强的女人呢。
不说这蒋涵的能力到底如何,但从她这长相和气质来说,那跟李强完全是般配的要命,再想想自己老婆给人家介绍的萧淼,那跟眼前的蒋涵压根就不知道差了多少。
正所谓这缘分天注定,这萧淼不知道珍惜,选择了离开李强,可人家李强却凭借着自己的本事找到了更好的。
这时的李强还没有意识到两个人误会了这件事情,只是笑着说道:;秦叔,我其实是这么想的,我就是觉得吧,我现在能有那种改造土地基因的方子,也就能种植出更好的东西。
;只是我手里的地都用用处,而且我要处理的事儿也实在是太多,既然如此的话,我为什么不选择把我手里有的分享出来呢?这样一来,我不但能赚钱,还能帮着我们村里的人赚到大钱。
别看李强也有着自己的小九九,但有些事情还是不能直说的,毕竟商人逐利,要是尝不到甜头,自己才不会干这事儿呢。
;我知道你这孩子心善,可你知道村里这些烂人都是怎么说你的吗?他们这帮人现在可都在嘟囔你呢。说到这,秦军无奈的叹了口气。
;咱们就不说别人了,就说说你那亲大舅吧,他现在可是满地胡说八道,他说你之所以这么干,就是想骗大家手里的地,等到你折腾够了,这地也就没法用了。
听到秦军说完的这番话后,李强的表情变得难看了起来,他之前其实并没有考虑过这么多,之所以出钱,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跟自己合作。
可他哪里想的到,这问题居然就出在自己多出的那点钱上。
最主要的是,他本以为自己帮了大舅一家,大舅一家会念着点好,可现在倒好,他居然都领头在村里说自己不是东西,这么一弄,那哪还能有人愿意跟自己合作啊。
;强子,我实话跟你说吧,咱们村里的人,大部分都是井底之蛙,鼠目寸光,你啊,一心帮着他们脱贫致富,可他们呢?他们想的却是怎么多从你身上捞点油水,照我看啊,他们就算是赚了钱,也不会感激你。
说到这后,秦军就没有接着说下去,他害怕自己要是再多说点,以李强这脾气,真的会直接上门去找刘桂中要个说法。
;叔啊,要不然这样,你帮我去村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找些跟你关系交好的人来跟我合作,就像是我大舅那样鼠目寸光的家伙,你就连考虑都不用考虑了,反正是他们自己不想赚钱,那就别到时候看到别人赚钱眼红。
;那行吧,我现在就去转转看看,不过强子,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咱们村里这帮人啊,唉。秦军倒也是个实在人,临走前,还是忍不住多说了李强几句。
待到秦军走后,李强转头看向身旁的蒋涵,长叹了一口气。
;涵涵,我看啊,我们还是少考虑了一个方面,那便是这人的贪念。李强一边说,一边不停地拍大腿。
;强子,这不是你的问题,说实在的,我们谁都没法左右别人的想法,再说了,现在你手里握着这种转换土地性质的秘方,那你找谁合作都可以,又何必在这么一棵树上吊死呢?
听到这番话后,李强的心情总算是好了一些。
经过秦军在村子里奔走相告之后,李强要找人投资合作这事儿也是彻底的在村里传开了,基本上大部分的人这几天里都在观望着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
纵然秦军在村里转了一大圈,可愿意跟李强合作的人仍旧是少之又少。
也因为自己的亲大舅刘桂中在那里散播谣言,这也导致村里信任自己的人也越来越少,目前为止,除了刘桂中之外,已经有一批以金大海家为代表的老姨们在那里传李强的闲话了。
到了差不多次日晚上的时候,秦军带来了一堆跟自己相对交好的村民,来跟李强谈合作的事情。
等跟对方签完了合同后,李强拿出了自己手头现有的合同翻看了一遍。
目前来说,跟着自己干活的这帮人都已经跟自己签完了合同,。毕竟他们也都知道李强的能力有多强,他手里产出来的这些产品有多赚钱。
现如今李强愿意投资他们,这相当于是让他们亲自当老板,这种好事儿他们可不会不干。
另外一部分跟李强合作的人,则是由刘斌拉来的,这帮人要么是村里的小领导,要么是刘斌的朋友,因为刘斌再三保证,他们才选择将自己手头的闲地包给了李强。
只是,别看这帮人都跟李强合作了,但他们却没有那么的大方,现如今他们最害怕的就是合作的商户越来越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他们赚不到钱。
这样一弄之下,纵然是李强签到了许多份合同,可不相信自己的人还是不相信自己,该在那里观望的也在那里观望着,就是死活不肯来找李强了解情况。
等到了下午六七点钟后,李强送走了最后一批来找自己了解情况的村民。
他缓缓的倚在了自己那张老板椅上,不由得有些烦闷。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只跟不到七十户签订了合同,土地面积也不过才二百多亩,如果说过两天还没有那么多人跟咱们签合同的话,咱们就得想办法另辟蹊径了。李强一字一句的说道。
;这也不是你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公司刚刚创建,没什么名气,估摸着过些日子等他们尝到了甜头,事情就能好办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