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战乱又起
短短数日。
青龙国晋州、豫州的兵力,已接连数次调兵遣将赶往潼关。
潼关,位于雍州、晋州、豫州、梁州,四州交界之地,位置极其特殊。
在此开战,无论是青龙、玄武、朱雀,亦或是做壁上观的白虎国,任何一方也不敢掉以轻心,无不密切关注着此战的战况。
青龙国瑞王的船队,刚到潼关,就在渭河上被玄武太子下令放火箭,烧坏多艘船只,士兵伤亡数千人。
没隔几日,各国陆续收到玄武太子坠崖的消息。
“坠崖了?真的假的?”
“就算真死了又如何?玄武帝儿子好几个,秦王、晋王、齐王、凉王、魏王、燕王,大可另扶持一位皇子为太子。”
“传闻,燕王提剑要晋王偿命,被齐王死命拦下。”
“玄武国几位皇子虽各怀鬼胎,却能一致对外。这一点,其他三国根本比不了!朱雀国各部落勾心斗角,青龙国朝堂分为两个派系明争暗斗,我们白虎国皇室重文轻武,也好不到哪去。”
“斥候收到消息,青龙国瑞王接连调兵遣将,离得最近的晋州和豫州,两州共调来四万兵马。在渭河两岸,和玄武铁骑已然开战。”
“青龙和玄武两国,百年来本就是宿敌!潼关这一战,朱雀国势必也会被拖下水。我们白虎国不能再观战了,荆州需要增兵,备战!”
“敢问耿将军……增兵多少合适?”
“十万!”
“十万……会不会太多了?耿将军也当知晓,六年前,我们在梁州一战已损兵折将大败而归,此次若是再……”
“青龙国瑞王领兵五万,晋州豫州又增兵四万,合共九万兵马。玄武国驻夺下雍州,驻军就有六万之众,尚有整个玄武国的五十万大军作为后援。潼关地理位置极其特殊,荆州若不增兵十万,一旦青龙玄武两国调转矛头来犯,荆州区区三万兵马守得住吗?文丞相,治国安邦你在行,可是排兵布阵非你所长,我老耿领兵打仗三十余年,谁能比我更懂这里面的门道儿?”
“是是,当年连夺荆、扬两州,多亏耿将军智计无双,本相是心服口服。只不过此战事关四国,极有可能天下局势就此改变,本相不得不慎重啊。”
“正是因为慎重,荆州才必须增兵十万!”
“这……好好好,劳烦耿将军随本相进宫面圣。”
“正有此意!”
青龙玄武两国再起战事,白虎国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此次也不得不重视。
只不过,白虎国朝堂有点复杂。
比如玄武国是诸位皇子争夺战;青龙国朝堂分为两派系,实则还是太子和瑞王两位皇子的争夺战;朱雀国各部落勾心斗角,朱雀国王虽重病,毕竟尚在位,各部落也只能暗中动点小心思。
白虎国内部斗争,却是帝王和臣子之战。
白虎帝正值壮年,大将军耿进忠,独断专行,仗着军功嚣张跋扈,素来为白虎帝不喜。
但耿进忠无疑是白虎国的功臣,白虎帝最多也只能明升暗贬,不能做得太过分引起三军将士不满。
久而久之,君臣失和。
每每耿进忠想要率军出征,十回有九回定被白虎帝驳回。
白虎帝故意和耿将军唱反调,这已成白虎国朝堂近年来的常态,文武百官也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这日,文丞相和耿进忠一起进宫面圣。
文丞相化身和事佬,各种陈述此战利弊,一腔拳拳之心只为报国。
白虎帝正在书房作画,听完之后,只说:“此事非同小可,不如明日早朝再议?”
“陛下!军情岂能延误?此事刻不容缓,还望陛下早做决断。”耿进忠就看不惯白虎帝这温吞的性子,忍不住出声。
“耿将军,朕知你劳苦功高,可也不能听你片面之词就草率下旨。既是军情,理应在早朝时告知文武百官,大家集思广益再做定夺才是。”
“陛下……”
“退下。”
文丞相正打算帮腔,被白虎帝一句话打断。
耿将军当场气得拂袖而去。区区十万兵马难不倒他,即便没有圣旨他也能调兵遣将。
耿进忠连夜率兵赶赴荆州。
此举,自作主张,果不其然在次日早朝时惹得白虎帝当庭震怒。
“反了!反了!无朕的旨意,竟胆敢私自调动三军,他耿进忠是想造反吗?拟旨,令荆州知州崔震即刻捉拿耿进忠!”
文武百官急忙叩首:“陛下三思!”
“朕意已决!耿进忠目无法纪,胆大包天,朕绝不能姑息养奸。”
“陛下三思……”
“退朝!”
白虎帝怒气冲冲离开,满堂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众人心知肚明,耿进忠虽有些意气用事,但本意却是忠君爱国绝无二心。
可他此举可大可小,陛下若睁只眼闭只眼补一道圣旨,此事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陛下若较真儿执意追究罪责,私自调兵可不就等同造反吗?
遇到这一对君臣,满朝文武百官真想说一句:唉,心好累!
“文相,这这……这可如何是好?”
“耿将军一心为国,断断不会造反的。”
“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各位同僚还是快想想如何补救!”
……
白虎国百官正焦头烂额之际,青龙国朝堂日常两派系斗法。
“父皇,儿臣请战。”
“这个节骨眼,你就别跟着添乱了。”青龙帝不悦道:“你要时时刻刻牢记,你是东宫太子!”
赵琰刚要反驳,忽然察觉江虹暗中扯了扯他的衣袖,便没顾上开口。
丞相梁元出列道:“豫州晋州已增兵四万,瑞王率军九万,想必定能一雪前耻,将玄武铁骑赶出雍州。”
“赶出雍州?瑞王率军五万,连玄武铁骑区区三万兵马都打不赢,梁相可真敢大言不惭!”兵部尚书程毅怒哼。
“对方那是突袭,我军不曾防备才导致一时失利。”丞相梁元据理力争,“再说了,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程老将军身为兵部尚书应当明白这个道理才对。”
青龙帝听得直揉额头,有股想骂人的冲动。
兵部尚书历来拥戴太子,这一点,青龙帝心知肚明。
“程尚书,依您老之见,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