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零悍妻养家事

报错
关灯
护眼
36、036暴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林大娘的帮助, 郑向东和刘茵很快就拉回了两车瓦片。

  这件事在村里肯定瞒不住, 他们拉瓦回来的那天, 来了好些人问他们是咋弄到的瓦。

  奖励都被王大花给弄走了,俩小孩手上咋还有钱呢?

  之前刘茵照料许梦, 赚了不少钱村里人都知道,大概是许梦一走, 大家都忘了这回事。

  经由郑向东一解释, 村里人才记起来有这回事。

  至于怎么找到路子买到的瓦, 这不是还有沈军在前面挡着嘛。

  好些想盖房子, 家里也有点积蓄的人都想和郑向东套好关系, 到时候能够帮着买点瓦或者买点砖。

  郑向东可不想大包大揽, 只隐晦说出他们这回赶了巧, 买的瓦里头有一大半都是次品, 厂里还没来得及处理这才被他们捡了漏。

  真要买正品外加砖头可是比不小的花费。

  听到这个之后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砖瓦房确实亮堂好看, 可他们舍不得掏钱, 想着还是土胚房也好,便宜实惠。

  仅有的几个人却没打消这个念头,想着先存几年钱再说, 说不准他们运气好也能碰到次品呢。

  瓦回来之后, 刘茵就拿着谢教授给画的图纸打地基。

  谢教授在这方面确实很精通, 当时跟他说了需求之后,谢教授几天就将图纸给画了出来。同时他还给两人说了这房子应该怎么盖,怎么看图纸等等。

  刘茵好歹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来这儿的一年多里她做过许多木工,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认识。在谢教授的讲解下,她也大概知道了房子应该怎么盖。

  新家的地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明面上的,一部分属于暗地里,郑向东和刘茵不可能请村里人来做这个,只能自家手打地基。

  郑向东忙着秋收,打地基的主劳力也就只有刘茵一个人,好在她有个非常好用的外挂,自然毫无压力。

  他们的新家就在现在的家的隔壁,离了没几步路,两人也想过将现在这个推到重盖,可推到之后两人没地方住,还是另外找大队长划了块宅基地,等新房子盖好之后,现在住的这个屋子就还给大队。

  刘茵养的那两头猪肥嘟嘟,时不时会有人过去看看,想着到了

  年底能吃到猪肉分到猪肉,大家都开心得不得了。

  郑先进也欢喜,他知道小六家在打地基,所以也特意没让刘茵去地里帮忙,还给她找好借口。到年底了,这肥猪可不能变瘦,他当着很多人的面让刘茵专心照顾肥猪。

  其他人自然没意见,反而还叮嘱她一定要照顾好,年底能分多少猪肉可就靠她了。

  大壮家和二柱家也都跟着刘茵养猪,只是他们养的比较晚,目前还不能和村里的猪相比较,但那日渐壮硕的模样同样令他们欣喜若狂。

  通过这两家的猪涨势喜人之后,刘茵在村里的人缘明显好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想从她这儿知道咋能将猪养得浑身是肉。

  刘茵养猪当然有自己的一套,但这种东西怎么能随随便便交给别人呢。

  只要是来旁敲侧击的问怎么养猪的人,都被她借着打地基的事情含糊过去了,要是真想学,就跟着她喂几天猪,能学到多少看他们自己。

  刘茵的态度很明白,她没藏着掖着,可让她教人她还真不会,你要是想学就跟着来学,反正她不会隐瞒半分。

  大壮娘和二柱家就更不会说的仔细了,告诉别人的也都是养猪的基本方法,这些大家都知道。

  如此一来,村里人也不好说什么,好在地里忙翻了天,他们也没多少时间琢磨这个。

  谢国枢得知刘茵一个人打地基之后,每天从山上下来的时候都会绕过来看看。

  每当这时候刘茵有啥不懂的会立即问谢教授,但凡谢教授知道的他都知无不言。

  也是在这个时候,谢国枢渐渐发觉刘茵不像村里的姑娘,或者是说这姑娘特别聪明。

  不单单是刘茵这姑娘,郑向东这个小伙子也非常有学习精神,他每次过来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在学习,有时候也会出声指点一二。

  在谢教授的帮助下,刘茵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地基打好,地窖也被她弄好。

  中秋节前夕,刘茵带着山里的野货去找了沈军,给他送中秋节节礼,想到堆在院子里的瓦片,她又去了林大娘家,给她送了一只鸡,顺便将帮她买的鸡蛋送去。

  回来的时候她也没空着手,沈军的媳妇给她塞了好些他们单位发的东西,林大娘那也给了点。

  刚到家刘茵就包了三块月饼,又拿了些饼干和糖果,还装了点刚刚做成的话梅蜜饯,弄好之后直接回了娘家。

  胡春花正在家里收拾,看到闺女回来,特别是手里还拎着东西,她立刻笑脸相迎。

  “回来咋不说一声,就你一个回来的呀?”

  刘茵进了屋后也不搞什么表面工作,直接将东西往桌上一放:“马上要过中秋了,这是我和向东给你的,别去外头瞎嚷嚷,不然下回给你拎两颗咸疙瘩回来。”

  胡春花立即将网兜子打开,看到好多东西,笑的眼睛都眯成一条线。

  “不说,不说,这是月饼吧?”她将包着月饼的油纸打开,果然看到个做工漂亮的饼,上头还写着她不认识的字。

  月饼可不便宜,她长到这么大也只在供销社见过,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吃上月饼。

  “东西你收好,我先回去了。”

  胡春花将月饼还原之后,立刻热情的将她送到门外。

  等闺女走后,她看到隔壁的妯娌出来,哼的一声,完全不稀带搭理她,脚步尽快的进屋。

  她妯娌看到刘带弟回来,胡春花还一脸高兴,心里立刻不平衡了,琢磨着刘带弟到底送了些啥回来。

  只可惜胡春花将东西藏的很紧,就算刘祖回来胡春花也没说,她妯娌也只能咬牙在家里埋怨两个媳妇儿没本事,弄不来好东西。

  从县里带回来的月饼除去给胡春花的,其他都被刘茵和郑向东一起吃了。

  刘茵想着去年中秋囫囵过了,今年条件更好,一定要在中秋节这天吃月饼。

  他俩没月饼票,刘茵就想着自己做。

  山里不缺鲜花,家里还存着许多坚果,绿豆黄豆这些也因为郑向东的身体常备着,材料齐全,并计划好了之后她犹豫着要不要做鲜肉月饼。

  犹豫了没两秒,她决定把自己知道的都做出来,这些月饼她肯定要送人的,只要不难吃不怕吃不完。

  以前也没做过这些东西,她每一种先试做了一个。

  郑向东下工回家就看到媳妇儿在灶房忙活,看着案桌上放着各式各样的东西,还有几个模子,他便问:“你准备自己做月饼?”

  刘茵一边看着火,一边回答他:“对啊,旁边的篓子里扣着些我已

  经做好的,我吃过了,味道还不错。”

  郑向东拿开盖子,看到里头放着五个都是半块的月饼,看卖相还挺不错,拿起来一吃,更是觉得味道很好:“好吃。”

  “你也觉得好吃?”

  “嗯,非常好吃,比外头卖的还好吃。”

  刘茵丁点不谦虚:“我也觉得好吃。”

  “媳妇儿,这,这里头是肉吧?你这是馅饼还是月饼?”吃到最后一种,郑向东觉得有点新奇。他前十几年没吃过月饼,但前两天吃过,月饼都是甜丝丝的,怎么突然来个肉味的?

  “没人规定月饼必须是甜的,我觉得肉的也挺好吃。”

  郑向东将手上的肉月饼塞进嘴里,点点头:“确实挺好吃。”

  看着媳妇儿锅里熬着的红豆:“弄这么多,咱们吃的完吗?”

  刘茵一边在锅里搅着,一边回答:“也不光是我们吃,二柱和大壮家肯定少不了,谢教授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也得送点。还有先进叔,这么算下来可不少。”想到胡春花果然没让村里人知道她送东西过去的事儿,她又说:“我娘家那边也送点,至于老宅,你是个什么打算?”

  郑向东神情一滞:“我都不是他们的儿子了,不用送。”

  “行吧,那我就算着个儿做,免得做多了浪费。”

  这东西盘算好要送谁,他们也不会光明正大的送过去,到时候还是会私底下拿过去。

  郑向东将五个半块的月饼吃完,顿时觉得自己饱了。

  五种月饼,每种的口味都不同,分别是花香味、核桃味、绿豆味、红豆味、鲜肉味道。每种月饼的馅料都十分扎实,味道也很丰富。

  第一次弄就能弄的这么好吃,媳妇儿真是干啥啥成功!他与有荣焉!

  中秋节当天,郑向东就将媳妇儿做的月饼一家家送了过去,回来的时候也不是空手,其中让他觉得惊奇的就是丈母娘了,以往拿东西过去,丈母娘都是开开心心收下,从来没给过啥回礼,这回居然送了两个馍馍。

  郑向东回家将心里话说出来之后,刘茵笑笑解释:“她只有我和刘祖两个孩子,你觉得刘祖是个能靠得住的吗?”

  “丈母娘要是听到你这么说刘祖,又得和你吵起来。”

  刘茵耸肩:“我也

  不是没在她面前说过,她现在喜欢刘祖,以后就有多指望不上。”

  忽然,刘茵意识到刘祖要真靠不住,那她以后不得养着刘祖一家?

  不行不行,绝对不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没有和胡春花断绝关系,除去外在因素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接收了这个身体,赡养原身的父母是她唯一能还的恩情,可刘祖算个屁啊。

  刘祖今年十七岁,没两年就能娶媳妇了,想着他现在还成天游手好闲,为了以绝后患,她决定下手管管了。

  倘若刘祖真是烂泥扶不上墙,那她也要让刘祖听到她的名字就吓的屁滚尿流,保证他就算结了媳妇儿也不敢上门找事。

  “你就这么一个弟弟,却有三个堂哥,丈母娘对他肯定疼到骨子里。”

  “我管不了她咋疼刘祖,但刘祖我还是能管管。”

  “你想做啥?”

  “明天先去会会刘祖,让他跟我和旺家去山里转一天。”

  旺家现在已经长成,刘茵每逢进山都会带上旺家,逐步训练他的狩猎技巧。原本她是准备保留旺家的野性,可她和小孩儿都没养过狗,每天必撸。

  郑向东想到媳妇儿咋训练旺家,蓦然笑了:“他以后一定会感谢你这个姐姐。”

  “不用感谢,别来找事儿就成。”

  见媳妇儿满脸嫌弃,他抱了抱她:“明天注意安全。”

  “你应该担心刘祖,带他去了山里,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可不随我挼搓。”刘茵笑眯眯的说完:“我还有旺家,就旺家现在的个头,搞定刘祖分分钟。”

  郑向东没想过担心刘祖,她知道媳妇儿的分寸,反而有点担心旺家了,旺家要是没能帮着媳妇儿,估计回来又得吃段时间的素了。

  晚上,两人在院子里将月饼一一摆开,此时,刘茵就特别怀念后世各式各样的零食和肥宅快乐水。经由这次做月饼,她觉得,或许,她能将以前的那些零食还原出来?

  膨化食品肯定是没办法的,但各色花生、豌豆、薯条啥的,还是能尝试一下。

  等新房子盖好之后,她就决定尝试一下,说不准这些东西拿到外头去也是个卖钱的路子呢?

  今晚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

  喝着米酒,吃着月饼,两人都没有说话

  ,静静的看着天上那轮圆月。

  第二天,刘茵以在山里发现猎物唯由引着刘祖上了山,胡春花以为闺女是想找由头送肉家里来,不等儿子答应就直接推着儿子跟着闺女走,刘祖还有些不情愿,但胡春花心里想着肉,只催促他们快点走。

  一路上姐弟俩都没说话,刘祖经常上山玩,走着走着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不是说有猎物?咋走了这么半天都没看见。”

  刘茵轻声一笑:“就在前头,想吃肉就得有点耐心。”

  旺家跟在刘祖屁9股后头也跟着汪汪叫了几声,吓得刘祖一个激灵,直接碰到刘茵身侧。

  刚想埋怨几句,可他看到旺家不善的眼神,支吾道:“姐,管好这狗,当心叫的猎物溜了。”

  “旺家可比你有能耐。”

  刘祖看了眼小畜生,不屑的哼了一声:“它能有什么用。”

  “要不要比比?”

  刘祖下意识要拒绝,可看到旺家好似挑衅的‘汪’了一声,姐姐又是一副看不上他的模样:“比就比!”

  说完这三个字他就有点后悔了,但看小畜生和姐姐都是一副‘你输定了’的模样,他赌气问:“咋比?”

  刘茵低头看了眼旺家:“也不欺负你,你和旺家,就比今天谁捉的猎物最多,咋样?”

  想当初刘祖也是山里捉过东西的,可想着姐姐天天在山里泡着,便梗着脖子道:“你不准帮它。”

  “你俩的比拼,我谁也不帮。”

  刘茵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就示意比赛开始。

  这一天,刘祖深受打击,旺家没去别处,只跟在他身后,每次出现个啥,他往上扑,扑了个空,但旺家一扑一个准,气得他直接想撂挑子不干了!

  可进了山哪那么容易出去呢。

  下午回家的时候,刘祖已经没力气生气了,回家直接瘫在炕上。

  胡春花看到儿子这幅模样,急得不得了,可见儿子半句话不说,只能问送儿子回来的闺女:“带弟,咋回事?不是说有猎物?”

  刘茵将手里被咬得不能看的野鸡往地上一丢:“喏,就是这个。”

  看到野鸡,胡春花瞬间高兴,但听到儿子的呻43吟声,她又问:“宝儿咋搞成这样?”

  “去山里太兴奋了,闹腾的呗。”刘茵往凳子

  上一坐:“娘,想不想每个月都能吃到野鸡野兔啥的?”

  胡春花往她跟前一凑:“当然想。”

  刘茵微微一笑:“从明天开始,刘祖去上工,认认真真的,以后有时间我就带着他上山。”

  闺女越来越能耐,胡春花本来不觉得有啥,现在闺女有心带着娘家,她当然高兴,可想到儿子去上工……

  以往刘祖上工都是跟着混日子,或者是自己或者他爹帮着给他完成任务,现在闺女这么要求,胡春花咬咬牙就答应了。

  反正闺女不去上工,也不知道地里的事儿,大不了她和孩儿他爹偷偷帮着干。

  “上工,没问题,明天我就让宝儿去。”

  “娘,您放心,我等会儿就去趟队长家,一定让队长好好照顾刘祖。”说着,她又从自家的背篓里拿出一条筷子长的鱼:“只要刘祖以后好好上工,不出去瞎闹,有啥好事儿我都会想着他。”

  闺女出嫁之后胡春花和她打交道的次数多了,也渐渐摸出闺女的性子,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是一根筋,现在更甚,她知道家里想过好日子,必须得按照闺女说的做。

  “她是你弟弟,你……”

  “他要不是我弟弟,我才懒得管他。”

  听着那边刘祖已经开始打呼噜了,刘茵撇嘴道:“他十七的人了,过几年就要成家,现在家里啥都没有,靠啥娶媳妇?娘,我二婶家的两个堂哥娶的媳妇娘家都不错,你不想刘祖以后娶媳妇被堂哥比下去吧?”

  刘茵可谓是摸准了胡春花的命门,她这话一说,胡春花就转了态度:“我听你的,但你不能折腾你弟。”

  “等他醒了你问问,看我是对他好,还是折腾他。”

  刘茵十分自信的说完,背起背篓回了家。

  下山之前她可是好好招待了刘祖一顿,警告他回来之后不准乱说话,如果胡春花找她算账,下回等着他的只会更疼。

  有拳头在头顶上悬着,刘祖当然不管乱说,一个劲儿的说刘茵好,弄得胡春花也感叹闺女好。

  从这天开始,刘祖彻底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

  每天,刘茵都要给刘祖紧紧皮,只要她听到他半点叫苦抱怨,直接拳头伺候。

  刘祖有心想跟自家娘揭露刘茵的暴行,可没一次能

  成功。有一次他发脾气,第二天直接被刘茵当诱饵吊在老虎嘴边走了一遭,吓得他当场尿了,再也不敢有反叛心思。

  最近儿子也跟变了个人似的,不出去瞎胡闹了,上工也十分认真。现在家里生活变好,家里男人都夸奖过,胡春花认准这都是闺女带着儿子的功劳,也越来越信服闺女的话和行。

  刘祖的改变瞒不过村里人,这些日子总看到刘茵两姐弟在一起,再问问胡春花就啥都知道了。

  得知是刘茵矫正刘祖,村里人都觉得这丫头性子好,自己日子过起来了之后不忘娘家,也没胡乱帮,而是教弟弟自力更生。

  秋收热火朝天,这个事儿也一晃而过,大家更多是将关注放在地里的收成上。

  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上一点,但依然不如丰年的时候,大家心里依然期盼着来年的收成能变好,老天爷能在该下雨的时候多下几场雨。

  尽管消息闭塞,但大家隐约听说了些,外头有些地方成批成批的饿死人,他们这儿占着个好的地理位置,不然也和外头一样,连树皮都没得吃,只能吃泥巴。

  经过一个秋收,刘祖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收下刘祖送来丈母娘做的咸菜,郑向东朝着刘茵竖起大拇指:“媳妇儿,你真厉害!你到底是咋做到的?”

  这些日子,媳妇忙着调4教小舅子,郑向东一面上工,一面砌墙,所以也没细问媳妇儿怎么办到的。

  “不听话就打一顿,还不听话,继续打,打到听话为止。”

  是媳妇儿的会干的事儿,郑向东想到最近没听到丈母娘有静,手里还端着丈母娘给的东西,他狐疑道:“你打小舅子,丈母娘不知道?”

  “有一回他说了出来,娘来问我,第二天我直接吊着他喂老虎。”

  “……”

  郑向东不知道该不该同情小舅子,媳妇儿做的没错,可想到小舅子以前那性子,再想想现在,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过两天分了粮地里就没啥活了,我想请村里的叔伯过来帮咱们盖房子,到时候得负责他们两餐饭。”

  “你想我来做饭,不去帮忙?”

  郑向东点头:“给十几个人做饭并不轻松,新房子那边有我。”

  “没问题,到时候我

  给你们做好吃的。”

  “嗯。”郑向东拿出一张纸:“我打听过给人帮忙盖房子都吃些啥,然后根据咱们的情况合计了下,到时候你就根据上面写的来。”

  刘茵看了看他写的,经过长期练习,小孩儿的字写的越来越好,加上谢教授的教导,他的字越来越有自己的风骨。

  “会不会太简单了?”

  “都是这样,咱们本来就没啥钱,关键是让他们吃饱。”

  “行,到时候我多弄点花样。”

  刘茵不会特立独行的去搞特殊,但让来帮忙的人吃饱完全没问题,进入深秋,山里头能往回弄的东西可多了。

  分完粮食之后,天气也逐渐变冷,郑向东请来帮忙的叔伯们也如火如荼的开了工。

  大壮特意让他娘过来给刘茵帮忙做饭,想着十几个人的饭菜,刘茵还真没啥经验,有个掌舵的人确实很必要。

  本来二柱的娘也要过来帮忙,只是二柱的大嫂突然怀孕,怀相很不好,二柱娘只能先在家里照顾儿媳妇。

  为此刘茵还安慰了自责的二柱,有这份心就很好,比起来帮忙做饭,自然是家里的小宝宝最重要。

  胡春花也想过来,但被刘茵一口拒绝了,反倒是拉来刘祖在新屋帮忙。

  第一天,因为庆祝开工,刘茵杀了只鸡给大家吃。

  看到肉,来帮忙的叔伯们都说小两口太大方,刚盖房子本来就不宽裕,留着鸡下蛋多好。

  这是小两口商量好的,第一顿饭没有猪肉肯定得要点别的荤腥,家里的鸡是最好的选择。刘茵也观察过,这只鸡是下蛋频率最低的一个,杀掉也不心疼,来年再弄点小鸡回来养着就能补回来。

  刘茵的地基打的好,往上加盖就更加容易了,需要的梁柱刘茵都是在山里找最好的往回拖。给他们家盖房子可比给别人家盖房轻松自在的多。

  他们的房子不大,一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厨房一间仓房,外加一个不小的院子,十几个人忙了十几天就给盖好了。

  期间,很多两人都不懂的东西全靠叔伯们提醒,比如上梁封顶都需要干些啥,全靠他们教。

  刘茵想着不久就能住上新房子,她也没什么好回报给来帮忙的人,想到家里还存着一罐蜂蜜,便想着弄点糖出来

  。来帮忙的人都是二十多三十多岁的人,家里都有小孩儿,做点糖给他们带回去一家人都能甜甜嘴。

  临近收工的前一天,刘茵就处理好大量的核桃仁,第二天吃完中饭才开始熬糖,待糖泡欲穿似穿又伴有喳喳声的时候,然后将蜂蜜倒下去煮沸,牵丝而不断。最后将核桃仁倒进去,让蜜糖将每颗核桃仁均匀的粘裹住。

  原本她准备做牛轧糖,可这玩意儿她只听说过,吃都没吃过,怕做坏了浪费东西,就只能弄这种蜜糖核桃仁。

  最后的结果她很满意,蜜糖核桃仁吃着还不错。大壮娘也在一旁试吃了一块,觉得很甜很好吃。

  下午,新房完工了。

  郑向东看媳妇儿拎着篮子过来,忙去接,看到里头放着好些油纸包,便知道这是媳妇儿昨天说的礼物。

  “感谢叔伯们这几天的帮忙,我们夫妻也没啥好东西,带弟她自己做了些吃的,叔伯们不要嫌弃。”

  看到最后还有东西拿,想到刘带弟这十几天五花八门的菜圃,大家都很期待是啥好吃的。

  心里纵然这么想,可面上还是得拒绝一下。

  郑向东完全没听到他们拒绝似的,一个个油纸包递给他们。

  早先拿到的人立刻打开来看了看:“糖核桃?!”

  核桃树山里不少,不算金贵,可这糖,包了这么厚的一层,这得不少糖啊。

  刘茵笑着解释:“之前在山里捡了个蜂巢,一直留着没吃,今天正好派上用场。”

  这番解释却让大家觉得他俩实诚,蜂蜜这玩意儿得来不容易,俩小孩自己舍不得吃,却全都拿出来用这样的方式分给他们,这份情他们知道了。

  刘祖等那些叔伯们走了之后,凑上来笑嘻嘻道:“姐,还有不?”

  刘茵往他手上一瞟,糖核桃已经吃了一小半:“你是猪吗?”

  早就被自家姐姐打击惯了,他脸皮贼厚的说道:“姐,再给点我呗,这玩意儿真好吃。”

  “给你可以,明天跟我去山里帮忙。”

  “……”

  看他没话说,刘茵双臂抱胸:“两个选择,有糖去山里,没糖去山里。”

  刘祖瞬间苦着脸:“有糖去山里。”

  “行,明天早点过来。”

  看着自家姐姐潇洒的走了,刘祖慌忙

  追上去:“姐,我都答应了,糖呢?”

  “为了避免你明天不来,等明天下山之后我再给你。”

  “……”

  刘祖心想:我敢不来吗?要是不来,你肯定抓着我去喂老虎!

  可惜这话他不敢说出来,只能憋闷的回去了。

  反正自从他姐杀了狼之后变得越来越凶残,都怪姐夫,要不是姐夫纵容着,他姐会这么残暴吗!

  算了,他也不敢埋怨姐夫,要是被姐发现了,抽得更厉害。还是回家找娘吧。

  等大壮他们都回去之后,刘茵才拉着郑向东到了新屋。

  比起后世的房子,眼前的这个显得很粗糙,不过这是两个人自己打拼得来,意义非凡。

  “我们需不需要重新做一套家具?”

  郑向东摇摇头:“咱们现在用的还很新,等以后却啥再添置吧。”

  “那我们明天开始搬家?”

  “先敞几天,顺便把鸡窝羊舍和旺家的窝都搭建好。”

  两个人又在屋里转了转,将新房里的摆设都设想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茅屋。

  第二天刘茵带着刘祖和旺家上山,二柱和大壮继续过来帮忙做鸡窝羊舍。

  盖房子留了不少边角料,将家里的鸡窝羊舍狗屋弄好绰绰有余。

  又忙活了两三天,家里全都归置好了,新家里还特意开了个小的菜园子,准备开春种点爱吃的菜。

  家具全都挪过去之后,在新家的第一顿饭,两人谁都没请,独自享受着这一刻的喜悦。

  年底了,村里养的猪一头上交一头自留,看着那头自留的猪已经宰杀好,围观的人全都咽了咽口水。

  一头猪煮了五大锅汤,各家各户都拿着大盆子过来装肉。

  郑先进站在最前头让大家都排好队,各家各户按照人头,一人一勺。

  刘茵和郑向东也去了,轮到刘茵的时候,打肉的人特意给了她一大勺,其他人看见也都没意见,谁让这肉猪是刘茵养出来的呢。

  有些嫂子更是直接,直接朝着大队长说:“大队长,明年多捉几头小猪给带弟养呗,到时候咱们年底都能直接分猪肉了。”

  这个提议让大家很心,郑先进也有这个想法:“让带弟多养几头没问题,可工分相应的也要增加,你们没意见吧?”

  大家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