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娇妻心尖宠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72章 边关报 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忠带着枢密处的精锐一个日夜便赶回了京都。

  “皇上,奴才有罪,未能将侯府的小公子带回。”李忠刚进重政殿的大门,便跪在了地上,匍匐前进,言语间有着无尽的忏悔。

  皇帝嫌恶地看了他一眼,微微撇了撇嘴。

  “侯府小公子的身份可查清了?”

  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李忠对皇帝还是十分了解的,一听皇上避开了那个话题,便知道皇上不准备追究自己了,心中暗自一喜。

  “回皇上,奴才寻了那接生的稳婆,证实了这小公子确实超过两岁,从时间上来看,这确实不大可能是承恩候的血脉。所以......”李忠偷偷瞟了皇帝一眼,接着说道:“他只能是那个人的血脉。”

  “岂有此理。”皇上面色一沉,将书案上堆积的折子掀翻在了地上。“这个承恩候到底想做什么,替别人养孩子,我看他养得很欢喜啊。”

  “启禀皇上。”李忠看准时机,适时的插了句话,“奴才这次去金州镇,还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和承恩候有关。”

  说到此处,李忠故意停了下来,又看了看皇帝的脸色,似乎十分犹豫。

  皇帝果然等不及了,极不耐烦道:“什么事?不就是承恩候吗,有什么不能说的?”

  李忠笑了笑,接着道:“奴才发现这承恩候说是带着夫人游玩,实际却是绕道金州镇将侯府的小公子接走了,如今坐船往西北去了。”

  果然,皇帝立刻觉出不对来,面色一拧:“好你个承恩候!这哪里是游玩,分明是带着妻眷逃跑。”说到这里,皇帝突然面色一僵,接着坐了下来,呢喃道:“莫非,那件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皇上圣明,奴才也推测,这承恩候放着大好的前程不要,只能是知道了那件事。”

  过了一会儿,皇帝突然叹了口气。“哎,可惜了,本来朕还准备重用他的,为了个女人,真是什么都不顾了。”

  想起在金州镇,钱家的种种行为,李忠:“皇上,奴才还有一事要禀明。”

  “说”

  “这次侯府小公子顺利出走,乃是有人在暗中与奴才作对,那就是金州镇的钱家。”李忠道。

  皇帝:“又是这个钱家!不是让你此去敲打敲打吗?”

  “奴才暗中使了招数了,让钱家少奶奶惹上官司,但是有平康王殿下参与,让她顺利逃脱。”

  “平康王”皇帝听到这个词猛地瞳孔一缩,这都是张贵妃的事闹的。

  殿里陷入了一时的静谧,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出声道:“你回来了也好,宫中发生了一些事,你们枢密处最近要多看顾些,退下。”

  显然事情说道“平康王”,皇帝并不想再多说了。

  “是”李忠叩首起身,轻轻退了出去。

  清晨,太阳刚过墙头,京都的街道了已经络绎不绝了。一骑快马远远地冲进了京都西门。

  “让路,边关急报。”

  敢在京都街面上纵马疾跑的,不是王孙贵族,便是军事急报。不管哪一个,百姓的都惹不起,远远地便退散开了。

  快马一路疾驰到宫门,手捧急报,直接进了太后的延华宫。

  “启禀太后,边关急报,胡人连破三城,魏将军旧疾复发,已经英勇就义了。”

  说道最后,士兵的眼泪止不住掉了下来。

  太后脸色一白,手中的帕子也没握住,飘落在了地上。

  站在一侧的何嬷嬷忙上前扶住了太后,轻声宽慰道:“太后节哀。”

  太后一只手扶着额头,紧闭双眼,沉寂在哀痛中,半天没有言语。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睁开眼,扬了扬手道:“皇帝还不知道,将急报先送到重政殿。”

  看着士兵行礼退了出去,太后才微微笑了笑,对身旁的何嬷嬷念道:“我不伤心,父亲这这辈子为了边关安定,百姓幸福,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只是去得突然,我一时有些接受不了。一会儿我选几件东西,你跟着人,一起送到国公府去。”

  “是”何嬷嬷欠身行了个礼,将太后扶了起来。

  重政殿,皇帝收到胡人连破三城的消息,急得站起身来。

  “什么?你说胡人已经攻破了三座城池了?那魏家军二十万大军是干什么吃的,不是一向骁勇善战么?”气急败坏地说道。

  “启禀皇上,魏将军在战场上旧疾复发,已经为国捐躯了。”

  “魏将军死了?”皇帝喃喃道,一屁股坐在了龙椅上。

  论亲族辈分,这魏将军应该算是他的曾祖,可能是常年见不到了原因,并没有多少感情。如今听说他去了,心里首先冒出的是恐慌,隐隐地居然还有几分窃喜,但就是一点伤痛也无。

  皇帝微微咳嗽了两声,喝了口茶,将这股不适宜的情绪压了下去。

  “那战事可稳定了?总不至于堂堂魏家军没有魏国公便溃不成军了?”

  “启禀皇上,魏将军去世后,大家确实迷茫了一阵,如今已经自发地组织起来抗敌了,如今局势已经稳定,只是军心不够凝固,缺少一个发号施令的领军人。”

  “朕知道了,你退下。”

  皇帝挥了挥手,传信士兵退了出去,李忠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

  李忠行了礼,满脸笑容地看着皇帝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皇帝不耐烦地撇了他一眼,并没有生气。“都丢了三座城池了,有什么可喜的?”

  李忠:“皇上,这丢三座城池,那可不关皇上的事,如今你还没亲政呢。要怪就怪这魏将军,早不发病,晚不发病,偏偏战场上发病,延误了军机。”

  “照奴才说,这魏将军的病发得是恰是时候,皇上您马上就要亲政了,这城池丢了,正好您在派人去收回来,便是您亲政立威的好事。所以奴才才说恭喜皇上。”

  皇帝细细想了想,点了点头,也笑了。“还别说,还真是这个理儿。”

  “只是,朕要派谁去这边关呢?”这个问题一时将皇帝难道了,眉头紧蹙。

  李忠却在一旁笑了笑道:“皇上,这些事情还是交与朝堂上议论,多不及再从魏家派个人去,皇上您只用再派一个自己人做监军,便不愁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