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5、第一百零五章
一连三天的高压考试, 夏惊蛰亲眼看见几个人顶不住压力晕倒在考场。
他们家的?人还是很从容,因为复习得好,心态和情绪也得梳理得很好, 大家就像每一次普通考试一样, 用最平常的?心去对待。
这一家人的?心态是真的?好, 考完出来也很默契地不去对答案, 连阿婆都没有问他们考得怎么样, 因为没有必要。
这一年过年,鱼塘部分的?鱼已经超过十斤重,今年依旧家家户户分一条鱼,刨去各方红利, 夏惊蛰的进账不算多, 只有两千多元,按照这个速度, 她还要两三年才能回本。
不过她不着急,这只是第一年的收益, 以后会一年比一年好, 如今只是潜伏期,市场开放之后,增加鱼苗产出, 那才是她的?重头戏。
录取通知书送到小洋楼这一天, 似乎是一年中最?冷的一天, 邮差把?五封一样的封信送到同一个地址, 他难以置信地确认了好几次。
夏惊蛰出来收信的?时候,邮差还反复确认:“夏惊蛰、萧青山、夏立冬、萧家好、萧家强都住在这里?你们是一家人?考同一所大学?”
意料之内的?事,夏惊蛰没有太大惊喜,平静反问:“邮差大哥, 看名字还看不出来吗?我是夏惊蛰,萧青山是我先生?,夏立冬是我弟弟,萧家好和萧家强是我侄子。”
邮差听完她的话,嘴巴直接成?了O型,半晌才合起来,“你们这家人也太会读书了吧?全县才十几个人考上大学,你们家就占了五个啊?还是首都最好的大学?!”邮差大哥说话都破音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夏惊蛰也不惊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有570多万考生?参加,只有27万多的?人考上,录取率仅4.7%,史上最?低。
由于录取通知书需要本人签收,此时只有她和夏立冬在家,她说:“我先生?在食品厂上班,两个侄子在三永公社,需要本人签收的话,你可能得多跑两趟。”
本来关系这样明确的?是可以通融的?,但是邮差大哥实在想见见这些神人,反正还有其他信要送,他干脆多跑两趟。
食品厂还有另外一个人考上大专,看到萧青山手上的?录取通
知书,都惊呆了,“萧厂长,你考上了首大啊?”
萧青山的信还没拆开?,波澜不惊点点头,“如无意外应该是的,我报的是个。”
“我的?天啊萧厂长,你该不会是我们县的?状元吧?不,我们省?”追溯到多久以前,他都没有听说过他们县有人考上首大的。
萧青山摇了摇头,“我妻子和家里几个小朋友读书都比我厉害,应该不是我。”
“你你你……”那职工都结巴了,“你们家几个人参加高考啊?”
“五个,我成?绩垫底。”
那职工的嘴巴都合不上了,这一家都什么人啊?
永宁村的?情况也差不多,邮差送信过去的时候全村都沸腾了。
“老萧家祖坟冒青烟了吧?萧家好和萧家强都考上大学了?”
“就是啊,知青点那么多人只有两个考上,一个还是什么大专。”
“唉,命好啊,这头恢复高考,他们家正好赶上。”
“老夏家那边不知道考上没有。”
那邮差路过听见,忍不住跟他们吐槽,“这家是什么人啊?太会读书了吧?他们家一共五个人考上大学,还都是首都最好的一所大学。”老天爷也太偏心了,这家人连长相都一个比一个好看,真真羡煞旁人。
“哇……”
这一下炸锅了。
“你是说惊蛰冬子还有青山也考上大学了?”
这些人的名字好记,他想也不用想点头,“可不就是嘛,咋就那么会读书呢?你们不知道,我也去高考了,放下书本太久,看那些题目就跟天书似的,别说考上大学,分数还不知道有没有他们的十分之一呢,人比人真气死人……”
“可不是嘛,春梅也去考了,她都是能考上工人的?人,结果也没考上大学,可想而知有多难。”
……
老爷子拿着录取通知书喜极而?泣,“好,好啊家强,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萧家强很淡定,“阿爷,这没什么,我们全都考上了。”
老爷子点点头,“好,好啊,我老萧家一下子出了四个大学生,光宗耀祖,吐气扬眉啊!”
“全县只有十几个人考上大学,我老萧家占了四个,我三永公社占了九个,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你马上跑一趟县城,
让你三叔他们回来一趟,这天大的?好事值得摆几围酒贺一贺。”
萧家强摇了摇头,“阿爷,三叔和小婶不会同意的,没必要搞这个排场,这时候我们要更稳住,平时怎么样,现在还怎么样。”
老爷子冷静下来,点点头,“对,你说得对,稳住,跟平时一样,不然显得我们没见过世面一样,没必要炫耀,杀个鸡再割几斤肉,我们自家人庆祝一下就行。”
……
几天后,高考成?绩全面落实,广大报章、电台、电视台循环播报:“G省高考理科状元萧青山与文科状元夏惊蛰系夫妻关系,理科榜眼夏立冬是夏惊蛰的亲弟弟,理科探花萧家强以及第四名萧家好是状元夫妻的?亲侄子,这传奇式的一家五口以绝对高分的?成?绩同时被首都大学录取,可谓一门五杰。”
桃花县一中校长疯了。
这原本应该属于他们一中的殊荣,中途杀出两个程咬金摘了冠,硬把几个应届生?的?排位往后押,他能不疯吗?
后来得知高一级成绩同样优异的?萧灵和萧丽是萧家好和萧家强的亲妹妹之后,校长唯有寄厚望于两年之后的高考。
说到这里得提一下萧丽,上次大受刺激之后开始发奋图强,尤其高考消息传出之后,简直拼了命在学习,如今她的成?绩也稳定在年级前十。
萧家安与萧家富并非学习的?材料,怎么努力还是在中游水平,几乎被校长忽略。
桃花县人民疯了。
她们这种名不见传的?十八线小县城一下子出两名高考状元,五名首都大学的大学生?,一下子扬名全国,可不得疯吗?
不少记者亲身来到桃花县,想要采访这些传奇学子,但是他们避而不见,不愿意接受采访,记者们通通无功而?返。
好在去县一中采访的时候,校长以及各位老师都十分配合,也爆了不少这传奇一家的料,特别提到夏家姐弟的?奶奶梁阿婆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才女,并且留洋归来,萧青山原是军功赫赫的?伟大军人,因伤病退居食品厂任厂长一职,三个应届生?平时学习如何刻苦,不骄不躁,不愧是那样家庭出身的?孩子等等。
记者手中的笔一润色,基本还原了这个传奇家庭是如何教育出五个优秀的?孩子,也算交了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