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举文里做考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九章 枭首喋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看看收到的求援信和急报, 方靖远心情十分糟糕。

  眼下徐州还在勉强支撑,可周围的几个州府都已经陷落,若是没有他当初打下的基础, 徐州恐怕早已步上那几位的后尘,丢得干干净净。真是辛辛苦苦若干年,一夜回到北伐前。

  再一回看收到的消息, 更是让人想要骂人都找不到词了。

  说起来,是分赃……分战利品的锅。

  魏胜和岳璃当时趁着完颜允中出击之时, 进攻徐州, 只是打了个辅助,最终并未进城,由着泗州和楚州的人去夺城, 就是懒得跟他们计较这些。毕竟真正值钱的都在完颜允中身上, 他们一路从徐州把他追杀到大名府,沿途的州府城镇都跟着扫荡了一个遍, 收缴的战利品和地盘是满满当当, 自然不会去跟淮南那些人计较。

  事后魏胜退回淮东坐镇海州, 岳璃跟着辛弃疾趁机收复了山东,然后就开始稳扎稳打地修路筑城, 完全没去管南边拿下江北四州后都干了些什么。

  连徐州他们都没要,那几个地方都快被反复拉锯打烂了, 他们就更不会去抢占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经营出来的地盘, 比跟人去争来抢去的更有意义。或许说, 有方靖远在他们身后坐镇,他们压根也没去操心军资和粮饷的问题,自然也不曾在这方面有过纠结。

  可泗州和楚州两军都是靠着临安兵部供应粮饷, 额外收入就得看战利品和军功赏赐。

  先前霍千钧就因为率先夺城被人嘲讽,坐视不理,以致丢了徐州,这次海州军未曾进城,淮西制置使李显忠率宁国军先下徐州,泗州军晚了一步,心有不忿,两军之间就生了龌龊。

  方靖远和辛弃疾在山东办学助农经商修路,忙得热火朝天,自然也不愿插手到淮西淮南一代,省得再被别有用心之人说他妄自尊大,抢功争地。可没想到完颜允中在他这边吃的亏,仆散忠义转头从那边给打了回去。

  而如今连丢四州之地,李显忠还在徐州苦苦支持等待救援,不光是后来收复的淮西淮南丢了个干净,连原本的江口楚州都丢了一大半,其中就有魏胜的老家,连着他尚在老家的妻儿也被抓了去。

  魏楚楚和裴文卓的婚事定在新年,就是准备在成亲后送裴文卓去临安应试,可没想到还差一个月的时间,魏母和魏楚楚的两个兄长正准备出发之际,就遇上金兵突袭,宋军大败之余,他们也落入了敌手。

  魏胜得知消息后,气得吐血,当即就想带兵营救,仆射忠义还真等着他来救人,在徐州城外设下埋伏,若不是辛弃疾及时赶到,魏胜险些就中计败北,如今僵持之下,仆射忠义退守在徐州城外,而魏胜和辛弃疾则合兵一处,就等着方靖远派人会合后再行反击。

  霍千钧和岳璃赶到之时,方才知道,魏胜当时看到妻儿被俘,心神大乱之下,被伏击中了一箭,至今还昏迷不醒。魏胜的手下争论不休,辛弃疾也无法替他们做主,毕竟被绑在阵前做人质的是魏家母子,才会僵持至今,只是眼看着徐州城里的情况越来越差,若是他们再僵持下去,只怕城里的人就先撑不住要垮了。

  只是在岳璃和霍千钧刚抵达徐州时,却发现徐州城外的金兵大营竟然只剩下空空的营帐,炉灶里的灰都凉了,显然仆射忠义一收到他们的援兵抵达的消息,就毫不犹豫地撤军,留在帐房内的,只有带不走的俘虏尸体。

  其中,就有魏家母子。

  魏楚楚跟着岳璃一起赶来支援,先是得知魏胜昏迷,再赶去城下时,又看到母亲和兄弟的尸体,当场就怒气攻心,想要去追寻金兵下落,被岳璃当场打晕让人送回营地去陪着魏胜。

  这对父女的遭遇实惨,岳璃也只能先把他们交给辛弃疾,自己和霍千钧一起去徐州看个究竟。

  徐州城内,比他们所能想象到的还要惨烈。

  这两年间,徐州几次易主,反复的拉锯战和清洗几乎已经耗尽了这座千年古城的精气神,加上完颜允中在弃城而逃时几乎搜刮了城中所有的富户和库藏,留给李显忠的几乎是一座饿殍满地的空城,他还为此跟楚州泗州交恶不说,等到仆射忠义围城之时,他便已打算与城共亡,却没想到仆射忠义围而不攻,清理了周边小城后,就留着他来引诱海州和沂州守军。

  看到魏胜宁可牺牲自己的妻儿也不肯投敌时,李显忠也险些跟着摔下城楼。他当初从金国逃回大宋时,满门老少合计两百多口人,都被金人所杀。

  他和魏胜同病相怜,却也爱莫能助,城中守军几乎箭尽粮绝,濒临绝望之时,总算等到了岳璃和霍千钧的援兵。

  看到金兵大营被踏破后空无一人,他们方知金兵竟然在得知援兵消息后连夜撤走,城上的守军居然因为疲累过度而未曾发现,都不由暗暗庆幸。若是仆射忠义不是撤军而是攻城,他们还真的未必能守住最后这一刻。

  李显忠唏嘘不已地说道:“老夫本已让人准备了最后的火油,若是当真守不住,就等他们进城之后,放火烧城,就算同归于尽,也不会将这里白白让给他们。还好……两位小将军来得及时,方才救下满城数万军民的性命。”

  霍千钧不由咋舌不已,惊叹道:“城中只剩下下几万人了?怎么可能?”

  就算当初他丢了徐州时,城中还有二十余万百姓和万余守军被俘,这才一年多的时间,虽说是经历了纥石烈志宁和完颜允中两次倒手,也不至于人口锐减到如此地步?

  李显忠苦笑道:“原本经历几次城破,城中百姓就死伤无数,还有些趁乱居家逃离,先前得知淮西失守,我便放了百姓出城逃亡,留下的,都是无处可去和愿与我们死守此城之人。老夫一介败军之将,愧对朝廷,无颜再见官家,也唯有与城共存亡,方能尽忠。”

  岳璃和霍千钧对此不由肃然起敬,他们都能看得出,宁国军守得有多苦,几乎一进城,就先把自己的军粮分了一半给他们。

  “李将军忠心为国,此战非将军之过,想必朝廷自有公论。”岳璃也想不出多少安慰的话,只能请他先回府休息,她和霍千钧一边带人接管城防,一边派人去打探江北的消息。

  仆射忠义似乎已经料到他们带着重武器前来支援后,果断退出了已经拿下的几座城池。因为他们本身的兵力并不算多,若是分守各处,只会被各个击破,反而是将这些州府城池掠夺一空,再烧毁了府衙炸毁城墙,方才扬长而去,退回南京开封一带。

  然后便修书一封,送往临安,指责宋军不守昔日绍兴协议,要求宋军交还江北各州,退回江南,不得有一兵一卒,一舟一船过江,还要求赔偿军费三百万钱,以及叛将李显忠和方靖远的人头请罪。

  赵昚收到这封信时差点没给气死,还被赵构嘲讽他操之过急,用兵不慎,引来金兵报复。而如今枢密使张浚病死途中,朝中主战派的大臣又落了下风,一时间纷纷攘攘的争吵不休,尤其是范成大和陆游一派,跟汤思退等人吵个不停,力争增兵抗金,而汤思退则劝谏赵昚和谈,担心再僵持下去,国库耗尽后,金兵再进攻时更无法抵挡。

  两派争论不休,赵昚干脆称病退朝,拒不答应仆射忠义的条件,又派人给方靖远送去了密旨,让他一定要坚守到地。

  “卿不负朕,朕必不负卿!”

  方靖远收到密旨时,也有些感触,在没有他的那个时空里,几乎同样的情况下,赵昚并未能扛住主和派大臣的压力,放弃了江北一线,北伐宣告彻底失败,至此以后,南宋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一次有效的北伐,彻底偏安江南,直到被蒙元终结。

  而在这里,赵昚并未向主和派大臣和金国屈服,而是向他许诺,不会投降谈和,只要他还坚守在这里,那么后方必不会出卖他,将他作为谈和的条件。

  君臣一场,无论此刻的时局有多艰难,赵昚终于还是没有像赵构一样,放弃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

  “君不负我,我亦不负君。”

  在除夕的爆竹声响起的那一日,仆射忠义没等到大宋谈和的使臣,反而等来了岳璃和霍千钧的突袭。

  岳璃这次只带了一队精英,是从海州军和齐州军中精选出来的好手,方靖远曾让她对这些人进行了一番特训,无论是轻功、兵器还是箭矢飞索,各项考核比试都在军中名列前茅,作为突击营潜入敌后,就是专职行刺破坏之事。

  这也是为了报复金兵屡屡派出奸细密谍前去暗杀方靖远之事,霍千钧和岳璃想出的“以毒攻毒”的法子,只是原本他们是打算用在大名府的完颜允中身上,却没想到如今先在开封大闹了一场。

  开封原本是大宋京都,如今被金人命名为南京府,专职负责对宋金边境的战事。先前是由纥石烈志宁在此镇守,仆射忠义在清剿了北方辽国余党后方才坐镇开封,他本身就是一员老将,威望甚重,此番出征又旗开得胜,压制了大宋的北伐锐气,让完颜雍龙颜大悦之下,不但封为一等国公,还派人送了不少赏赐过来。

  岳璃和霍千钧等人就是混在这些封赏贺喜的人群中,进入开封。

  他们都是第一次到开封,哪怕昔日的东京开封,在他们的长辈口中,是比如今的京都临安还要繁华富丽的都城,每逢岁末除夕,满城灯火荧煌炫目,宝光花影,罗绮如云,歌舞升平,极尽奢靡之举,而游人仕女靓装笑语,宛如神仙。

  那时的诗词大家,词章华丽婉约,骨子里都带着繁华盛世的金粉之气,然而如今他们初次入京,却发现今日的开封,已完全不似长辈口中的那座京都。

  十里御街上的店铺寥寥无几,往日最富贵高大的丰乐楼已毁于战火之中。如今在临安西湖边的丰乐楼,据说还是照着原来开封的丰乐楼修建,只是很多老人仍是念念不忘当初在开封丰乐楼中一年一度的桂花酒,重阳宴,曾是大宋那一代人最痛的记忆。

  仆射忠义在开封施行了宵禁,入夜之后禁绝夜游,只是在国公府中招待燕京来客,接受封赏。

  其实他对完颜雍的封赏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以完颜雍的性子,没让他把扫荡了江北几个州府抢回来的战利品上交,就已经是给他最大限度的奖励了,至于空头的国公爵位,本身他已有宁国公的封地,朝廷也不会给他直接发放饷银,还得他自筹军费,自给自足,本打算应付一下这些来犒赏的使臣便罢,却没想到,完颜雍这次除了封爵赏禄之外,还送了十个美人和绫罗锦缎百匹,金银若干,算是这两年来,对臣下封赏最为丰厚的一次了。

  看到礼单的仆射忠义有些受宠若惊,毕竟他是“前朝”老将,对于“篡位”自立的完颜雍来说,起初并不友好,也是因为先前完颜亮损失了金国的大批精锐,而后金国大将屡屡战败身亡,才轮到他这个老将出马。

  为了安抚下属之心,仆射忠义召集了军中将官在府中一同接受封赏,顺便也分发这次出征的战利品,将士们饮酒作乐,满堂喧闹不断,在使臣让人带上那些美女和赏赐时,更是达到了这次庆功宴的高潮。

  那些金军将领看着美人身着绮罗华服,缓缓走入正厅时,本就有几分酒意的脑子热血上涌,当场就按捺不住地高声大笑,叫嚣着要国公与众人同乐。

  而金人在宴饮庆功时素来荒诞迷乱,根本不讲究什么礼义廉耻,此刻看到美酒美人,更是暴露出最丑恶的嘴脸。

  仆射忠义以前也曾随金兀术掳劫宋人女子,对此并不以为然,只是看到其中一个女子手捧金盏玉壶,款款走到自己面前时,也有几分酒意,伸手将人拉入座中,正要动手之际,忽地感觉胸口一凉,酒水泼洒在他的衣襟上,他警觉地伸手想一把将那女子推开时,却发现那女子竟似柔弱无骨般缠住了他的手脚,接着便知听到咔嚓咔嚓几声脆响,剧痛从四肢传来,他惨叫一声,手脚已被折断,软绵绵得毫无力道,哪里还能将人推开。

  几乎于此同时,正厅中气氛大变,那些原本正弹奏着靡靡之乐的乐师们忽地拔高了琴音,将堂上那些人的惨叫和惊呼声,都压在了琴音之中。

  而那些原本看似柔弱的美人,瞬间变脸。

  她们哪怕手无寸铁,可本身的手脚就是最有力的武器,还有那看似柔软蹁跹的披帛,化作夺命的缠索,不知勒断了几人的脖子,那些将士原本就已被灌得酒意正酣,突逢变故之下,根本来不及还手,就已被这些从未被他们看在眼里的“弱女子”绞杀。

  仆射忠义瘫在了座椅上,五官扭曲地望着眼前这一幕,恨得牙齿都被咬的咯咯作响,却又无力动弹。

  “你……你们如此诡计暗算……着实……无……无耻!”

  缠丝手绞断他手脚的正是女飐中的大姐扈三娘,浓妆之下格外艳丽的眉眼笑意盈盈,对他这般怒意却只是轻啐了一口,说道:“你们杀我百姓,掳劫人质,逼迫魏将军时,就不无耻了?就你这老不修的色鬼,还知道无耻两字如何写的吗?”

  “三娘,把他交给我,我要拿他的人头替我娘和兄长报仇!”魏楚楚将一个副将吊死在梁上之后,夺了他的腰刀,直奔堂上而来。

  仆射忠义见她如此杀气腾腾,不禁亡魂大冒,“你……你们不能杀我……”

  “呸!有什么不能杀的?”魏楚楚压根不与他废话,“你杀我娘时,可曾问过她愿不愿意被你杀?”

  仆射忠义艰难地说道:“我……我乃大金元帅,岂能由你这等无名小卒动手……就算要论我之罪,也当押送到你们皇帝面前……”

  两国交兵,既有不斩来使的,也有以高官名将为俘虏献于陛下的,这些都是惯例。

  只是并非京东狸娘们的惯例。

  魏楚楚犹豫了一下,看了扈三娘一眼,“将军可曾说过,要将他们送去临安献俘?”

  “不曾说过啊!”扈三娘眨眨眼,一脸十分刻意而虚假的迷茫之色,“就算是使君派我们出征之时,也从未说要献俘之事。两军阵前,谁管那么多……楚楚,你现在若不动手,以后可未必有这个机会了哦!”

  魏楚楚凛然一省,明白过来。以仆射忠义的身份地位,若是作为俘虏送回临安,定然会成为朝廷那些官员手中的筹码,与金国谈判时的作为交易之用,而不会杀了他替那些死去的百姓和将士报仇。

  甚至还有可能,会成为那些大臣们展现大国气度的工具,将其收容圈禁,留住他的性命来“效忠”皇帝。

  只要他能活过这一刻,那以后的魏楚楚,根本接触不到他,更不用说亲手斩杀他报仇了。

  仆射忠义听出扈三娘的话中之意,不由大吃一惊,急忙叫道:“住手!我愿降大宋为臣……愿降……”

  话音未落,魏楚楚已上前一步,挥刀而出,手起刀落之间,正好斩落在他颈间,一道血花随着刀锋绽开,也将他未竟之语彻底斩断。而他至死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如此轻易地死在了两个女子手中。

  扈三娘里干脆利落地扯下了他的外袍,将人头斩落包裹起来,一把扔给了魏楚楚。

  “得了,咱们该走了!这人头你拿回去祭奠你娘和兄长,以慰他们在天之灵!”

  魏楚楚抹了把眼泪,点点头,将人头包裹好系在背上,转身跟着其他狸娘们收拾了厅中诸人,出去跟外面的人会合。

  他们这次不光是跟仆射忠义府上的乐师们换了人,连那使臣都是被他们在半道劫了之后一路“护送”进城的,除了负责传旨的使臣,其他随员和侍卫都已经换成了他们的人,再配合早已在开封潜伏了数年的辛家军暗探,方能在这次庆功宴上做了手脚,一举将开封府的镇守军端了个底朝天。

  一道烟花从国公府当中呲溜飞上半空,轰然炸开,宛如在夜空中绽放出的巨大花朵。

  而两处城门口也同样响起了阵阵雷声,飞起一红一绿两道烟火,像是在回应国公府的烟花。

  城中百姓见状啧啧称奇,但碍于宵禁都不敢出门,只能在家中胡乱猜测,不知是皇帝赐下的封赏,还是今夜国公府的庆功宴玩出的新花样。

  只是一些金国官员和将领的家中隐约觉得有几分不对,尤其是后面看到国公府上空红光闪闪,竟似火光冲天,愈发感觉不对,可等他们打开院门或是爬上墙头时,却看到一队队官兵在街头奔跑,时不时地有霹雳声响起,厮杀声和爆炸声震耳欲聋,让他们再无窥伺下去的勇气,只能战战兢兢地在府中等待天亮。

  等天亮之后,便是新的一年到来,而这一年初始之日,大金开封府宁国公仆射忠义在府中设庆功宴中伏,身死当场,宁国军数十员大将被杀,只有几个负责巡守城防的将领见势不妙后,直接带兵逃出城外,方才侥幸留的一命。

  待开封府的百姓次日清晨打开房门时,赫然发现飘扬在城头上的旗帜已然变更。

  从金国的黑龙旗,变成了到纹绣着金光闪闪的“宋”字大旗,还有一杆旗上,赫然写着个“岳”字。

  所有人终于明白过来,昨夜的雷声和厮杀声,并非一场噩梦,而是时隔三十五年之后,大宋的军队,再一次重新回到了开封府,夺下了昔日汴京最高的城楼,在上面插上了属于自己的旗帜。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名主,恢复旧神州。(注)

  带着京东狸的娘子们换上戎装,岳璃在城头遥望东方,先拜过东南的临安城中的天子,再拜过给予她新生的那人。

  若不是那年西湖相会,他拉了她一把,又何来她今日可披上战甲,继承先祖遗志,带领这些走过苦难的姐妹们,堂堂正正地在这里张展着属于她们的旗帜,让世人看到,大宋的女儿,在今时今日,夺回了大宋故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