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生命的继续

报错
关灯
护眼
嫁到渔村 6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曹建新很快拉了一辆排子车过来, 宋家没来人,估计是曹建新没让,人多了反而引起注意。

  “正好妈在后院,我就没进去, 也没让妈过来。”曹建新道, 没人知道更好。

  曹建新很费力地将草袋子从车后移上车, 再搬上两个筐。“咦?”曹建新只是咦了一声,随后让冰兰上车。

  曹建新不问,冰兰更不会主动提。村里除了偶尔走动的人很少安静。宋家住在村东, 宋家兄弟四个还住在一个院子, 只是分了前后层。宋大山家就住在前后层之间的两间厢房。也许是老妈生的都是女儿, 老爷子就是没了都没给他们一间正房住。

  现在剩下老太太, 各家小辈都娶了媳妇更没房间给宋大山了。别人家越过人口越多, 他家越过人越少。想进自己家必须选择从前门还是后门。前院三叔四叔家, 后面要过大伯家和奶奶住的屋子。不管哪家冰兰都不想过, 但又绕不开。

  各家虽然分家了,还是兄弟,谁家弄些东西还是要分与各家尝尝的, 藏私肯定, 但表面一定要过得去。宋大山一直觉得自己是家里的拖累, 娶媳妇建房都是那三兄弟出力多, 心理上觉得亏欠家人,所以每次冰兰送来的东西各家都要分分。

  可能是家家日子都不好过!冰兰印象里四家最不好的还是她家。反倒是老娘耿丽萍泼辣些,记忆中却觉得耿丽萍更像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一套, 做的时候却不忍心。这次带的东西多,冰兰真的是想给家里多留一些。

  “冰兰,建新!这边!”记忆力老妈的声音,果然小路口耿丽萍拎个装了野菜的竹篮子在张望着看他们。

  “妈,你怎么出来了?”

  “建新刚才来拉车,说你怀了身子!你这孩子怀身子怎么出来干活了?”耿丽萍嗔怪道。

  “在家不也一样干活?还不如外面舒坦。”冰兰下了车,指着那一大袋子鱼和两筐道:“鱼都是建新摸来的,还有我们俩分的补助——白薯干,在野菜下面,你看怎么办?”

  耿丽萍没想到那么多鱼,“鱼肯定要几家分分,红薯干?怎么还有只鸭子?”耿丽萍不想被婆婆他们看到,看到不给又是事!

  “鸭子是建新抓的,妈,不想给就不给,我背着。”

  “你怀着身子不能背重东西”耿丽萍摇头,想着用什么办法偷渡进家。别人家都能藏着掖着的,就自己家夹在中间,想藏都藏不住。

  “妈,就这样进去,到时候我背着,就说是野菜!”冰兰道。

  “看谁信!”葛丽萍笑道,“鱼这么多我给你三奶奶家和西头大姑家和顺利二哥家送一些去。”这三家与葛丽萍关系不错,平时倒是没少接济。曹建新帮着往篮子装鱼,鱼还在乱蹦,野菜都盖不住。耿丽萍惊呼拎着篮子快速朝一家门口跑去。

  给三家送完,曹建新材重新拉车往家走。走的是北院,北院只有简单篱笆,他们家和大伯家一家一半,是菜地和猪圈。耿丽萍想将红薯干藏进柴垛,冰兰一说半夜会被老鼠吃了才收了心思。

  “冰兰回来了?怎么这么晚?”刚推开正房堂屋的后门,就与出来的秋菊嫂子碰了个正着。

  “嫂子!”

  “建新也来了!你们两口子这是?”随后又看到后面的葛丽萍,“二婶”

  “我跟建新来挖河,这不抓了一些鱼采了两筐野菜给家里送来了。”

  “还是你惦记着家里!二婶真有福!要不要让你大哥过来帮忙?”冯秋菊都不等冰兰回答就朝屋内喊人,伸手就去接曹建新手里的筐。

  “嫂子,让建新来!”

  曹建新只是叫了声嫂子几步就穿过了堂屋,按冰兰吩咐放进了厢房。

  “爸”两人叫了还在炕上的宋大山。

  “你们怎么来了?”宋大山忙起身下地穿鞋,外面耿丽萍已经喊宋大山出来帮着弄东西。

  “我们挖河来了。弄了一些鱼送来,你去看看!挺多!”

  “大山,荣兰,凤兰,拿盆出来”耿丽萍将另一筐野菜放到屋门口开始喊人。里屋姐妹三个听到冰兰声音已经出来了,一个个喊着大姐,姐夫。又听老妈喊拿盆,心中顿时知道有好事。

  “快去!你姐夫弄来的鱼,去晚了大的就没了!”

  姐妹一听这话忙去拿盆跟着宋大山出去,曹建新也跟了出去,冰兰喊住走在最后的二妹惠兰,“看看门口筐里有鸭子吗?有了就找个篓子扣上。”

  “嗯”惠兰答应着,拽着一条不给力的腿瘸着出去。冰兰注视着她的背影,惠兰走路全身重量都集中在一条左腿上,右腿有些弯曲纤细。肌肉明显已经退化了,行走中被拉扯着,就如一个累赘,看着十分艰难。

  因为身体的缺陷,四姐妹中数惠兰心思细密,人也最敏感,话不多,经常沉默,所有心事藏于心中。四姐妹中也数她最巧,做衣服做鞋就连老太太都喜欢。老太太是小脚,鞋不大却是最难做的。已经变形的脚背比正常人的都高,大脚趾侧凸起着,这样的脚想做合脚的鞋难度很高,也就惠兰能做到。所以老太太的衣衫鞋袜几乎都被惠兰包着。

  记忆里老太太会偷偷给惠兰几块点心,惠兰回来都会分给三姐妹。这样的女孩子冰兰怎能忍心看着她沉默下去?“放心!我会帮你治好腿,让你像正常人生活!”

  听到门外惠兰回答有鸭子,接着去找篓子之类的东西了,冰兰快速将筐里面藏的东西拿出来。一袋红薯干放进家里那口米缸,那里应该装粮食,可惜宋大山家的粮食这个季节早吃完了,秋粮还没下来。

  剩余送进里面屋子的木箱。木箱放着一些姐三的衣物和针线笸箩,三姐妹的东西也就那么一点点。

  冰兰用空间提前准备的野菜将筐子填满压实,这才出来。院子已经聚了不少人,大伯宋大江家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已经结婚的就三个了,连孙子孙女都有了。三叔宋大河家三儿子两个女儿,结婚的只有一个。四叔宋大海两儿两女,倒是没有结婚的。这些人聚在一起,小院都堆满了。

  “大热天快收拾出来!一晚上就臭了!都围着干啥,去挑水抱柴,拿盆收拾鱼!”老太太做主道,老人做主在这个时代非常正常,别看大家都分家了,老太太说话小辈们都要听的。

  于是大家乱哄哄收拾鱼的,挑水抱柴,刷锅的,都忙起来。老太太做了一个高板凳,拄着一根拐棍很享受儿孙忙碌这般。冰兰凑过去叫了一声奶奶。

  “嗯,听你妈说你怀身子了?这里人多,别让他们碰了你!”老太太脸上堆满笑道。

  周围婶子嫂子齐齐打量冰兰后也跟着说让她进屋进屋歇着,多注意身子等等。

  “冰兰,去进屋歇着!”耿丽萍看闺女在院子里便过来道。

  “听你妈的,家里人多,有事让他们干去!”老太太也道。

  冰兰客气几句应着一个个堂妹堂弟的招呼去了厢房,惠兰站在门口看着大筐菜不知道该怎么办?

  “姐,是不是应该拿出来,一晚上别闷了!”

  “那就择出来!明儿可以做野菜团子”冰兰刚说完,四婶李红梅过来抓了一把野菜看看:“真新鲜!快倒出来,闷黄了可惜了得!正好人多,让那姐几个一起择!”说着喊了三个年纪偏小的女孩子过来。

  大的都帮着收拾鱼,冰兰算算光堂妹就有五个,还不算两个出嫁的堂姐。凤兰也被喊来,院中铺了一块破席头一筐野菜一倒,满满一堆,周围围坐几个女孩子,借着灶膛那边的火光和升起来的月光熟练地择菜,抖落上面的泥土草叶,一看在家就没少干。

  冰兰也坐在一旁跟着择起来。堂哥家的孩子来回跑着看热闹,院子顿时充满说话声和小孩子欢笑声。

  “冰兰姐,挖河真的吃饭管够吗?”说话的是大伯家老闺女明兰。

  “管够是管够,但干活很累,男人那一铁锹泥就是十几斤,人泡在泥水里从早到晚都不闲着。”冰兰道。

  “能吃饱就行,我们在家天天野菜糊糊,就盼着哪天能痛痛快快吃饱,要是让我敞开吃,我可以吃五个窝头!”三叔家的青兰道。

  “我听说有人还往家里拿窝窝,真的吗?”四叔家最小的海兰眼里充满渴望。

  “那个是不允许的,背后抓住要挨批,还要扣口粮!”

  希望破灭,冰兰又道:“不光不能拿粮食,就是河里掏出来的鱼有些人知道了还会举报,你们千万别说出去,知道吗?”

  几个人忙点头,挑水回来的曹建新也跟宋家男人说着工地上对东西管制的严格,和鱼来处最好不要说。抓鱼不违法,就怕那些喜欢生事的。众人连连点头,就连老太太都跟着叮嘱了一遍。这年头难得一见这么多的鱼,说起宋家这些人,有点小私心,人却是没坏心。

  冰兰记忆里如果遇事还是能一致对外的,所以今天的鱼给老太太分了就分了,谁让大家都生活在这个年代呢!再说这么一袋子鱼不吃根本放不住。

  泥鳅鳝鱼洗洗就被倒进大锅里,那边传来一阵阵惊呼,可能鱼从锅里蹦出来了!惹得择菜的女孩子都跑去看热闹。“快盖锅盖!”“哎呀!又跑出来了!”“那边还有一条!去洗洗!”…….随着下面火势,锅里动静越来越小,等没了声音,老太太让大媳妇端了一碗酱倒进去,没别的作料,放上大酱就当作料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