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百骑司首
金殿之上,没有什么不可能发生的事,无数帘幕之中卷着道道风尘。
李渊看着李昭玉半晌,李昭玉竟不说话。作为帝王的李渊感觉到一种藐视,他执在手中的朱笔,啪的一声拍在龙案之上。
李昭玉这才道:;臣是负荆请罪来的,固而未敢先开言!随之,又跪拜在地。他这一下子说得奇怪,李渊冷视他,道:;你如此大的本事,又能有什么罪可请?
李昭玉叩头道:;身为秦王天策府之侍读,本应规劝教化秦王属下皆从正遵矩,可惜臣却未能约束天策府的武林人士展祥,导致与东宫卫率之间发生磨擦,此为罪一。今孟侍读借展祥之名,而平息数起朝野大难,实为功高。但臣以为他即是展祥,便于得月楼,令其归心正意,勿再参与查办诸案,不想由此拖延了孟侍读用计灭贼的时间,此为罪二。有此两罪,特请圣人明罚!
他自己是先处于低处,刘通天也发现一点对于李昭玉的认识太浅了,这个人温文尔雅的背后深有盘算,东宫与秦王之争,当然是李渊最关注的。而紧紧扣住为秦王约束下属展祥,这样就让刘通天无话可说,李渊也无法处罚他,连他都认了罪,秦王也最多就是监不严,这样他以对秦王的忠直可鉴,秦王亦再无过错。这样的算计,可知他的精明。
但刘通天更疑惑的是,像李昭玉这种人才为何会消失于史册?他又恍然明白,所有的聪明人看似在史册里活得很久,可更多的是沉埋的人杰,他们的存在仅是一点点的力道,不能改变大的方向,很快就会消失。真正的历史是没有一个笑到最后的人,只有无尽的凄凉。
他心里的感慨是积累而出的,而耳边李渊果然道:得月楼?此事并无人告知朕,孟侍读,这却是如何?这位帝王很敏感,再次拿住了关键。
刘通天总不能说是差点这位跪着的仁兄李昭玉就在得月楼把自己干掉了吧,他笑道:;我与李侍读斗茶谈道,甚为敬服李侍读的学识,受教良多。他轻描浅写的一句,竟让跪在地上的李昭玉有点惊异。
他实在没有想到如此已然占尽先机的刘通天会帮曾经害过他的人来瞒过,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啊!李昭玉看了一下刘通天,他的眼神里大约带了一点感动。
;这些案子已弄清了头绪,真凶之人是刘墨遥兄妹。这清风阁之阁主本意为萧瑀尚书推荐,自是公平之论,与秦王无关。只是刘家不知恩宠,竟以此为暗招,数谋害贤臣,这万万容不得!然就东宫卫率等事,天策府近来四处招兵买马,却让一些不肖之徒混入,也难脱干系,你要将朕的话带给秦王!李渊说话一字一句,这是他恩威并施,敲山震虎的一贯手不法。
李昭玉领了旨意,他又再奏上,;据臣所知,东宫卫率柳东青亦与清风阁有关,此次毒药之事,东宫亦有待下不严之罪,前一个时辰,柳东青约合钟振保,两名卫率手下之兵士就有异动,臣今天特来告知!
;什么!李渊大怒,立起身来,;太子何在?他紧盯着刘通天。
刘通天不想李昭玉的后面还有这样一招,他急从东宫赶来救驾,哪里会想到李建成在哪?但他很快就想了一个法子,他道:;启奏陛下,臣早有防范,因吴南风既然已被大理寺秘审,柳东青就会知道些影迹,太子遂让东宫陆远城之卫率接手柳东青的人马,怕是柳东青方才哗变的。
李昭玉没想到刘通天事事料先,李建成原来早已有对柳东青的处理方法,正在此时,只得宫外脚步声响杂一片,大将军冯立急奔上殿,一见李渊即跪伏在地,道:;臣已奉太子之命,拿下作乱之卫率柳东青,钟振保,且押交刑部!殿下特让臣来此启奏圣人,请陛下勿惊!他手中露出两块令牌,是十率特有的玉字金牌。
冯立说罢,却看向刘通天,满是挑畔之意,明显的就是你没摆平的事,我搞定了。你把太子架上了油锅,弄个女人芙蓉竟搞得这么多的事情,太子竟不责罚于你,这已然就是开了天恩了,你还在皇上面前讨什么好?
刘通天懒得理他,转身恭喜李渊道:;此乱已平,皆陛下之福!李渊怒道:;所有涉局之人一律正法处治,太子亦有约束不严之失,秦王亦有察人不严之误,一罪并罚!李昭玉,罚你之官俸一年,孟云飞,念你办案救驾之功,且升为百骑司之首,戴罪立功!
这明显是不公平的处治啊,李昭玉瞪了刘通天一眼,刘通天没工夫看他,早已跪奏道:;百骑司应由李侍读并辅,他之发现东宫异动亦是进宫救驾有功,且请恩裁!
李昭玉一头雾水,百骑司是啥玩意,他是不知道,便以他的心术此时倒是不好开口。只是没想到刘通天能够再次帮他。
萧瑀见李渊执意要立百骑司,便也想诸王共担,这样也能稳定各心,不然诸案并发,局势难安。他亦向前一步,道:;孟侍读所言甚好,且其百骑司应隶属于天策府,李侍读虽为辅,但是孟侍读为主,代太子平权,亦能安三省六部之心,如此甚安!
这一决定,并不让李渊满意。他此时亦知太子,秦王不能同时得罪,只能道:;且行一月看看,若有不妥再行更换!
众臣领旨。刘通天发现他这个助手李昭玉必然又成为他最大的对头。但此时,满朝已知孟云飞此人的本事,当为皇帝所特重。
刘通天立时约和刑部、大理寺共议,将诸案荡平处决,他又是最终如何裁治的呢?
大殿之上,乱云而动,小黄门飞奔来报,他说的话更是骇人,他启报李建成:;刑部之押着的耿氏兄弟及突厥女人白燕儿,忽然暴毙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