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和屈突尚书作对呢?屈突青眨着眼睛微笑着问。这小小女孩子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成熟。屈突通降唐后,就是兵部尚书,蒋国公,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之时,他又是行军元帅长史。就算是刘通天有个太子侍读的挂名,以百骑司这新成立的机构的根基,也是很难对付这样的实权派人物的。
刘通天正要说话,屈突晟一抹刚刚吃完鸡腿的大油嘴,对他妹妹道:;孟大司丞现在的兵都没了,还和兵部尚书作对,他这脑筋可能是被那个杨姑娘给弄迷糊了!
刘通天只能无奈地笑笑了,百骑司收的山寨兵马已随尉迟敬德的兵马分归各营,只留下原来的寨主黄锐等数员大将。而秦王李世民虽成为百骑司的直接统系,可是却没有给他们什么兵源,更不能提调兵之权。所以刘通天手下竟然还是那些新招来的精壮及一些县衙的不良人而已。
可是,屈突青却不关心这些事,她忽然对那个;杨姑娘感兴趣,她却不直接问,道:;听说这次平洛阳,屈突长史是为首功之臣。我听爹爹说过,他是忠义两全之人,断不会生旁事。只怕真的是你有些晕头。我这饭菜也不能解心病。她说着,竟端起最美味的一碟炙羊肉转身就走,弄得屈突晟的脖子伸得老长,还是没够着。
刘通天看出她的心思,咳了一声,端起酪樱桃一颗丢在嘴里。他顿觉奶酪的绝对纯美,这可不是后世加了人工香料的奶酪,可是纯天然的,加上樱桃的甜腻
几乎要将舌头都吞进去了。
他马上拿起箸来要吃别的菜,却被屈突青灵指微动,挡了开去。刘通天无奈地道:;好吧。我才没有与屈突通大尚书作对,他对降将们总有疑心,我为保着这些虎将,才会与他争执几句。只是你们父亲的事,还没有与他说。今屈突尚书奉命在洛阳管治,待他回来,改日我会特别设宴,请他来,还不成吗?
屈突青的手指还是不松开,就是不让他下去夹菜。刘通天无奈了,只得再求饶道:;杨姑娘,是与展祥有婚约,杨家寨的主人。而我却是孟云飞,虽然是冒认过展祥,但是人家是找追夫的,哪里会有别的心思。他这么一说,屈突青的的手指就松了。
可是,屈突晟却早抱着那碟樱桃,笑道:;原来我妹子喜欢你。屈突青年幻很小,可是经历家变,流离失所,成熟得早,被哥哥说破心思,登时脸就红了。她转身就跑了。
刘通天只能喝点清茶了。这时,有小厮来报:;咨议参军王珪来拜见司丞!。他真是没想到性情一直沉稳淡泊的王珪,会在百骑司的隶属关系复杂,在秦王还是东宫之间,甚至于当今圣上李渊中间,这是最为微妙的时候,王珪是因何事特见他呢?
刘通天马上起身,迎他进府。王珪的神色凝重。两人入花厅,王珪即向四处观望,刘通天知其意思,立时就让下人们都回避了。
王珪这才道:;今孟侍读已为百骑司首,而陛下已下旨令秦王可开府纳官,天策府可自备属员。听闻诸多能将贤才皆已收入秦王府,而其中也包括了素与司丞交好的田仁会,虽他已为左卫兵曹。不知司丞对此有何见解?
他说话可是直接打要点,一句多余的没有,明摆着就是说百骑司是不是有意投效秦王。这倒让刘通天更多了一层疑虑。他笑道:;王参军,田仁会应制举之考,他之职位是由吏部所定,这又有何不妥?
他这一招,正是纯火纯青的大条文压下来,王珪却笑道:;我以真心见司丞,司丞却疑我,就此告辞 !他竟起身就走。
刘通天忙将他拦住,道:;参军勿怒,实不相瞒,百骑司是有心放些人到秦王那边。百骑司的统系是归秦王,岂能无人由其所用?这场面上总要过去吧。他睿智的眼光,又挡了一棋招。
王珪想想也是此理,他便叹气道:;此事已被秦王侍读李昭玉知道,不知他用了何法,让太子生了疑心。今天下即将大定,为百姓计,本官最怕萧墙之内再起祸事,请司丞坦白相对,尽请明言!
刘通天端起一盏茶,递给王珪道:;王参军从何而知,李昭玉在后动手脚呢?王珪摇头道:;至从你随秦王出征之后,百骑司在长安的地方,被他们弄得很乱.我身为咨议参军,太子命我来查此事.我见他们放任手下,欺行霸市,破坏百骑司的名声,方查得这么多.老夫我都差点栽在他的手中,幸得有左翊卫尚留下的耿京与崔鸣山诸人相助,方能有今日.
这一番话,让刘通天彻底明白了.左翊卫大将军一职虽归柴绍,但中郎将为耿京,他和崔鸣山当然是自己的铁杆粉丝,柴绍出征,只有他们在.他们会帮着王参军调查这些事,实际上当然是为了保护百骑司.而百骑司里本多刚刚收入的各色杂人,李昭玉作为副司丞,在这边代职,他必定是乱搞一气,这些人里难免有被他所动的,欺压百姓的.王参军这次来找他,也是来试探他是否与秦王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也是真心实意关心他的.
刘通天心惊,暗思:;若是再晚回一步,这百骑司都会被李昭玉给拆了!他忙下座行大礼道:;本司丞在外远征,全靠参军在此相护百骑司.实是大恩.今百骑司秦王是想要的,但是我既然是太子侍读,自然不会负了太子殿下.我平洛之时,亦得数人,还望王参军相荐于太子.
王珪忙让他入座,又道:;秦王野心之大,今天策府声势日隆.不想司丞果然是忠信之人,还为太子觅得英才!我自会相荐太子,只是那李昭玉,还望司丞多加小心!
古人说相信就是相信,不会有诈.因为那时的人都有一个诚字,王珪为多年隐士,后被李渊高请下山,更是品高德重之人.他能说出这番话,让刘通天很感动.他早就想好了,便道:;窦建德之手下有一人,,名唤魏徵.魏徵才智非凡,将来是大唐的骨鲠之臣.我必荐他给太子.
;窦建德的手下,不是都问斩了吗?怎么还有人在?王珪忙问.刘通天笑道:;我百骑司自然有法子留人.但此人忠心无二,至从窦建德被秦王斩了,他就不吃不喝,想随其主而去!这还望参军多多点化于他.
刘通天知道魏徵的本事,他将来必助秦王,可是当下自己是太子方面的人,再加上魏徵本人耿直,曾得罪了不少窦建德手下的其他重臣,秦王必然全斩,还是让他在东宫呆一段时间为好.
王珪点头,两人又说些别事,王珪方告辞而去.刘通天以为没有客人再来了,他转身要回,准备拟写上奏的折子.谁知府门一片打斗之声.他来到门首一看,竟是程咬金和罗成两个打了起来,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