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幕后黑手
夜色深沉,静澜司里无声静寂,书局里的一盏烛灯明灭,刘通天半倚着凭几翻看一本书。他之所以回长安没有去见高欣欣,也没有回到住处与屈突青等人一起,就是因为他知道这一次的长安之变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上元节之难。他需要有一个地方能够清静下,而书局本来就是他最爱的地方,因为从小就在崇文馆陪太子读书,他就特别让赫远鹏将书库的钥匙留下,在这边静思。
他读的书,是金月香交待的与突厥有牵连的人物名册。刘通天的手指在每一个姓名上划过,他的手指在;李神通三个字处点了一下,摇了摇头,又落在了;刘弘基的名字上,他就微笑了。
这刘弘基是长于对抗突厥之战,而在洺州之战,他又在外围防范各路势力,力助秦王破敌,这显然是金月香情急之下胡乱咬人,就是要将这些对付突厥的人一网打尽。这个女人也真的很能抗,就算是在陈匡正的十八种刑罚之下,居然还如此嘴硬。如此看来,清风阁之时,她真的是扮猪吃老虎,竟将石兰青、刘墨遥兄妹这般一等一的精细人也骗过,以为她只是一个惯弄风月的粉头,谁知她的真实身份如此了得。
接着,刘通天翻过那名册中的一页,却将目光落在了一个人的名字上,;杨恭仁,在金月香所报上的人中,只有这个人是国公!看来派人到竞粉楼打听过金月香的下落的人就是他!
但是,更引起他兴趣的却是另有其人,他在几个人的名字处划了圈。这时,陈匡正急步入书局,他一见刘通天就马上取出怀中的一张图纸:司丞,这是那个胡商去的地方!
刘通天接过图纸,一下子坐了起来,却是齐王府!难道这些要拿到璇宝图的突厥天狼人竟是来自齐王李元吉的安排? 这是谁也想不到的事!
就连陈匡正处理棘手案件多了,也实在捉摸不透。刘通天忽然道:;从南梁近期运的丝绢在哪里?
陈匡正实在不明白孟司丞怎会突然问这个莫明奇妙的问题,但他机变亦快,忙道:;就在内侍省尚衣局。南梁之地绝多佳帛丝绸,因为李靖连连克敌,萧梁政权岌岌可危,其手下早有不少有投唐之意,特意收罗了大批的上好丝绢送到长安,作为进贡之用。
刘通天瞬间明白了其中关节奥妙,身为观国公黄门侍郎的杨恭仁正是兼理内侍省,他对尚衣局的东西必是知道的。那个胡商对大茶壶提到了丝绢,就是想知道这些东西到了谁的手上,显然竞粉楼就是其中的接头地之一。而大茶壶在慎刑司过堂时提到了;国公两个字,怕是这胡商的主子误以为金月香是在杨恭仁的府上!
杨恭仁的从侄女正是齐王李元吉的杨妃!而齐王李元吉旁边突然出现的那个胡人侍从,必然是突厥所派的之密探 ,他一定是知道了什么,所以瞒上欺下,找寻璇宝图,火烧皇城,欲杀金月香!
刘通天想到这里,他的眉头微微一皱,披衣起身。这时,周长鸿正好进来,他所处的是察情司之属,这是刘通天对他的格外器重,毕竟以他在武林的影响力非同一般,就连静澜司用来通传情报的塔台也是原来明圣堂在各民间神衹所立改造而来的。所以他一归入静澜司,刘通天就让他当了姚思敬的副手,校尉一职。
周长鸿一进来,他马上郑重向刘通天禀道:;司丞,清风阁已沉寂再无异动。竞粉楼总有一些兵部的人往来,这有点奇怪。而更要紧的是丰坞楼,我们日夜看守发现有突厥的天狼人出现,似是搜找些什么。我已拿下,交慎刑司审讯!他看了一下,立在一旁的陈匡正。
刘通天点了点头,他奉起一盏茶,周长鸿接了就喝下。刘通天将一个锦囊放在他的手上:必要时,打开,依计而行!
周长鸿紧紧攥住锦囊,他明白刘通天是要做一局大棋,转身而去。刘通天慢慢坐下,一挥手,陈匡正走了过来.刘通天低语一番。齐王府的所有,已成为这个谜局中最关键的一环。
明烛辉映,刘通天的头脑中不断盘旋那个璇宝图,莲花,芙蓉!这一种以锦缎送信入宫,是当年唐秀嫣在云韶院传信给芙蓉的方式,显然事情并不简单,就算那胡人密探的背后还有更可怕的力量,是可以渗透皇城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刘通天立时传命,备马!屈突晟翻跃进来,瞪圆眼睛:这么晚去哪里?刘通天淡淡地道:观国公府!
星光数点,大唐正是宵禁的时候,没有人可以在夜间行走,但是静澜司是例外的,因为整个的城防构建,所有的长安通渠暗道,都在此司的掌握之中。很快刘通天就走到了观国公府,这本是在皇城之内,可是他明白,这个杨恭仁身为国公,这段时间很无奈,并不想会在这样被火烧了的地方呆着,但为了表示其忠心,也必然会在这边坚守救灾一线,做一番姿态的。
果然,观国公府灯火通明,内外禁严,但是,刘通天却只在那朱门半开之时,一亮手中之牌,;静澜司!那管家立时通报,朱门大开,杨恭仁已迎了出来。他一见刘通天,就诧异了,这朝野闻声骇然的孟云飞居然是这般年少,他急请刘通天入内。
刘通天作礼,随杨仁恭进国公府,而这时他隐隐看到一个人一闪而过,那个身影似乎在哪里见过!猛然,他心中一寒,那是当年他初次回东宫之时,那个行为鬼祟总盯他梢的小内侍,这个人后来一直没有再出现,可是他居然出现在了这观国公府!这又是怎么回事?
幸好刘通天有着超强的记忆力,不然几乎不会再想得起这么一个小人物,可是不知为什么,他隐隐觉得这一次事的背后,必有比清风阁初唐第一大案之外,更为至关重要的关涉隋唐两朝的阴谋!而这一场火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