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隐相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内外压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琉璃瓦冷霜华重,长安未眠人并不只有刘通天,李世民正在承乾殿中,看着悬在壁上的紫皮金鞘的雕弓出神。

  这时,一位白面无须,目光隐隐有诡诈三分,戴着幞头,浅绿锦袍,腰系宝月带的人走了进来,他手里居然还提着一只鸟笼,笑道:;秦王,不必忧心,东宫声望虽盛,但全赖静澜司保全。孟司丞虽处事老道,但是毕竟他顾忌陛下,岂肯全为天策府设谋?正所谓只捡高枝,却不肯归笼之鸟。今臣已施小计去试他忠心,自然明白。说着将鸟笼提起,用竹枝逗了一下那笼中的雀儿。

  李世民转头看他,笑道:;杜参军,你虽多计,比孟司丞只怕还差一点。对他这样的人,还是以诚相待方好。

  来的这人正是天策府的兵曹参军杜淹,他早先是准备投靠李建成的,房玄龄是他的朋友,一听说这事,马上就荐他到天策府。因为此人擅使诡计,万一落在东宫李建成的手中,就不妙了。杜淹来到天策府之后,果然是计谋百出,帮李世民做了不少事,以他来看,凡事无不可利动,对静澜司并不太信任。

  他笑道:;秦王,下官已探听得东宫之臣大多对静澜司颇有好感,他的威信之高令人难信。若非他曾将我天策府之军机战策通气东宫,岂会得太子这般信任?何况长孙县公亦是对他不满,就算秦王有心想全力依托此人,亦要了解清楚。今臣今小计相试,若是这位少年帅臣真能把东宫最近的机谋也堪破了,才算真心投靠我们。

  这一番话,让李世民却是眉头一皱。长孙无忌对静澜司不满,他是知道的。何况现在东宫势大,若是想知道李建成下一步怎么走,他这边必须得有全力辅助之人,静澜司关节百般,却也的确要先看其动向才好。

  李世民伸手就将雀笼取过,打开小巧的笼门,金丝雀扑楞着翅膀一下子飞走了。他笑道:;虽本王觉得多此一举。不过既然你们两边皆有此意,也罢,且让你们见识一下云飞的手段。

  杜淹从来都与长孙无忌不和,但长孙英华与长孙家族的关系却不好,他才成为杜淹的朋友。杜淹让他参与,长孙英华欣然同意,他也想办点事让长孙家族看看其本事。只是杜淹筹谋万全,却被李世民这一句话堵了下心。他没有想过李世民是这般地放心静澜司,他本就心气高傲,这下更要和这个孟云飞较量一下了!

  很快他得到尉迟宝琳的消息,长孙英华和王宾居然很顺利进入了静澜司。他不禁暗道:;孟云飞,看你如何破局!

  刘通天压根没有想着破什么局,他只想出去透透气。他信步游缰,走在一条极荒僻的小径上,草叶滴翠,香花缤纷,春风又送信,难得浮生一日闲。可是,这小径的车痕马迹却越来越密,小径的尽头,就是香积寺外的那方冷山的;长林,果然有一些人来了。

  他略一沉思,正想转身,只见小径之上,迎面而来数个;农夫,一看就是武林中人改扮。当先一人体健力壮,他居然一步上前,拦住刘通天的马,道:;兄弟,我这路上少些盘缠,且不如你的黄白之物让我取了。这人一口的湘南话,分明是初到长安的武林人士,他这是看刘通天的打扮是个有钱人,就又动了歪念头。

  ;好吧,且试一招!刘通天微笑。那;农夫飞跃而起,抡起斧头就砍向刘通天,刘通天假意用黎杖一挡,就一下子滚下马去。众;农夫哈哈大笑,夺了刘通天的马匹及行囊。那紫电驹却是不服,不断嘶叫,刘通天对它眨眨眼,它居然不叫了。

  ;这家伙的铜钿还真不少,且将他带着,回头再端了他家,发笔大财!那为首的农夫大笑。于是,刘通天就被他们捆了,竟连衣服都被这帮人扒下,换上破破烂烂的麻衣,扯着他一同上了冷山。

  刘通天跟着这些人走的路上,又遇见两拨人马,俱都是练家子。待进得;长林,本来是外面是春光明媚,这里却暗不见天,密林之中风声呼啸,刘通天看去,大约有五个武林帮派的门人。这些人虽特意改扮了百姓的装束,刘通天从他们的兵器上,就能看出都是从偏远的地方来的,云贵巴蜀,甚至有福建的。此时,只听得一声哨声,本来斜扯站着的这些人竟个个严肃起来,俱都看林影深处。

  这一个身着扎背翻花袍,系铁勒带,虎背熊腰,丈八身材,大步走了出来。他的身后各有武士相护。此人一出现就道:;有劳各位高手远道前来,今东宫广下江湖招贤令,实就为了一件事,那就是建‘长林军’!

  他这一句话惹得众武林中人一片惊呼,本以为是京城官府招绿林人士业做些不干净的活计,得重赏,不想是东宫主意。这可是难得的洗白的事情。

  但有一年长的使剑老者应声道:;我等皆江湖中人,若投长林军,前罪可恕,倒是美事。只是为何是私下招募,不发官府之文?而且,老汉一路闻得长安有静澜司,亦广有高手投奔,不知东宫何意欲建此军?别是把我们诓来吧,且请明白告知,我等也好出力!

  说话的这位是这三帮两舵中;巨鲸帮的总把子江浩,他在这些杂八帮派里还是比较数得上台面的。

  那人身后的兵士就喝道:;你等只听令就是,何必问那么多?那江浩哈哈大笑:;我等并非一定要走白道的,若是阁下嫌我多嘴,我们就撤了。

  ;本也没让你走白道!那武官的脸上忽然变了一种邪气的光彩。刘通天忽然觉得他有些眼熟,这个人的笑容很像一个人——宇文达!忽然刘通天想到了一个名字,宇文宝!冯昭辉曾经将齐王府的内外护军的名册交给刘通天,以他过目不忘之能,自然是会注意到,这个人是齐王府的护军宇文宝!

  ;他为什么要建长林军?就是因为静澜司是秦王统系,东宫动不得。可是这种暗招内外江湖匪类,怕并非太子所授意的,而是齐王动作。这也亏了他,为了怕不良司查到蛛丝马迹,居然能躲到这里来交涉。刘通天想得清楚,正在这时,宇文宝却不说下文了,他咳了一声,就令手下兵士将这些江湖人之姓名帮派一一记录在册。

  他随即就点了江浩及两三个头目,去到密林深处再谈。半晌这几个人出来,只见江浩一脸的喜色,他的搭膊里装得鼓鼓的,看来捞了不少金银。这五拨人马分头下山,那为首的;农夫还是个包打听,一路就探听他帮中的人:;入了长林军,能有多少好处?

  刘通天只听得那边总跟着江浩旁边的小舵主低声道:;入不入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帮齐王干掉静澜司,更重要的是一切要听齐王的就是了,好多着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刘通天微微一笑。待走到半途,他手指轻拂,早就解了绑,那武林门派中人急向前抓他,谁知刘通天左右盘旋,冲天飞起,一声口哨,那紫电驹飞奔而来。他上马就一路狂奔,早就逃下山去了。

  ;这家伙居然这么厉害?被他转倒的为首的农夫,也就是巨鲸帮的二当家,来自福建的宋彪有点晕。;京城藏龙卧虎,别让鹰啄了眼。都收些手,少点行迹,以后好为齐王办事!江浩责备宋彪等人。

  刘通天刚到静澜司门口,就看到阿秀正叉着腰训屈突晟,这屈突晟一个劲地点头,就怕她生气。;这也是老婆奴。刘通天摇摇头,阿秀本来火大得很,一见刘通天竟扑哧一声笑了。屈突晟这下倒怒了:;老大魅力就这么大吗?未说话,你就能这么开心?

  等他回头一看,哈哈大笑,刘通天知道他们两个在笑自己的穿戴,就哼了一声,跃下马来。阿秀拍手道:;姐姐可是不来,要是来了,见她的负心人变成小乞丐了,不知多开心!

  杨廷芳还在生刘通天与杨恭仁联脉的气,所以未曾来到这边。阿秀却是有任务来的。刘通天笑道:;好好,你且和她回去好好说我一顿。说吧,什么事?

  ;还不是她的好姑姑?那齐王妃四处派人追查姐姐下落,反而让姐姐查出她在宫中的一些内情,都在这里了,你且收着。我走了!阿秀将杨廷芳的信交给刘通天,她转身就走,她才不想进静澜司去。

  ;进司里喝一盏茶再走啊!屈突晟依依不舍。

  ;我八字与官家不和。阿秀头也不回,屈突晟急忙追去。

  刘通天进了静澜司,方换了衣服,他拆开信,有些吃惊,却原来齐王妃这些天来未随齐王出征,却是已网罗了李渊周边甚多的宫妃亲眷,日夜在李渊耳边吹秦王的坏话。怪不得李渊会如此重赏李建成,又对秦王府并未加以施恩,近日甚至都不太传召秦王李世民相商国事。刘通天点点头,杨廷芳为了躲避杨妃,也是用尽了杨家寨的手段,走通宫内权宦的关节,方查得这般,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刘通天,不然就算把秦王被这些女人给说死了,又关她何事呢?

  这个女子的烈性与痴情,刘通天叹了一口气,将信在烛上燃了。

  他刚坐在胡床上想喝点冰过的奶酒,却见一人急匆匆赶来,却是陆远城。他是一头大汗,只顾跑,一口水也没喝,一见刘通天就道:;孟兄,太子这边乱制建军,你可知道?刘通天将那醇香之奶酒交给他手上,笑道:;不用急,我已尽知。

  ;这本是雷将军的主意,要为太子在长林门外建一军,可媲美静澜司,也是不限门槛,唯贤是举,方会有招贤令之名。可这消息传出去,若尽得贤才也罢了,想来陛下也不会怪罪,问题是这事并未交给雷将军来做,而是交给了东宫的李安俨,而他可是连贺南那样的人也招进来的。于是这长安恶少,权贵豪强,纨绔子弟尽来投东宫,他无所不收,你看,这不是要坏事吗?陆远城急得搓手。

  ;这非你所能言,是太子洗马魏徵让你来找我吧!刘通天另端一盏酒饮了半口,就笑道。

  陆远城见瞒不过就点点头,魏徵知人了事,并非只一味耿直,他早就看出陆远城与刘通天的关系不简单。他就托他来讨这边的意思。

  ;此事兵部不报备,但陛下并非不知情,若建得好,的确是美事。但如今这样,找我亦是无用,非能阻止建军。你只和魏洗马说一定要加强戒备,让冯将军日夜看住这些人,不要出差子。不然太子今天的优势必定不保。

  刘通天一字一句地说,陆远城悉心记下。但是刘通天明白如果说秦王世民一点不知道东宫建长林军的动作,那是不可能的。而以齐王这般乱为,明明是好事,也会被这两兄弟办坏了。魏徵期望借静澜司来劝止此事,可最不能说话的就是刘通天了。

  陆远城刚走,刘通天就召来徐达,他低声说了一番。徐达领命而去。这一次要助秦王李世民破太子之机谋尚在其次,维护住长安的平静,加固静澜司的地位才最要紧。可惜的是秦王手下的杜淹还是给他安了两个钉子。他已料到就是这位秦王手下重量级的阴谋家杜淹给他下的套子,不然无人可以动摇李世民对静澜司之心的。

  刘通天将所有文卷收起,他感叹魏徵之心,竟是一片为太子着想,并不避嫌静澜司,这相比之下,杜淹可是差得太多了。这正是贤君无正臣,明臣遇昏主,一切都是错缘。

  李世民也在感叹,他这连日来被李渊不是损就是批,几乎举动则咎,连他的正妃长孙氏都劝他道:;必是后宫有人吹枕头风,东宫数战大胜,势头正猛,你且多去宫中走走,让陛下多些情分。

  李世民虽亦结纳后宫中人,但绝不会乱以战胜之资,百姓之积累来贿赂诸内侍宠妃及其亲眷,所以并不如齐王及东宫那般胡乱作为。

  但他也无奈,只得去见李渊。此时正值初春,时气回暖,宫中摆下大宴,李世民到宴之后,李渊并不看他。

  李世民只得躬身敬酒,赞大人之寿康福宁。李渊却拥着左右数多嫔妃,只玩笑道:;这种酒的味道大不如初了。秦王之祝辞亦是老调,无趣无趣。李世民听了,心头不喜,尹妃又添油加醋,笑道:;我看秦王的气色有些不对,想来这数次大战亦未参与,难道是内宠多了,操劳所致?

  她这一句话弄得众妃皆掩面而笑。

  李世民实在受不了,他忽叹气一声,道:;儿之亲生母亲太穆皇后死得早,没能看到大人拥有天下,念及此,儿不敢喜乐!他想起母亲窦氏,这铁打的秦王竟亦眼圈发红,有些落泪。

  李渊正喝得五迷三道呢,自然不乐,于是大宴不欢而散。

  在长乐宫内,张婕妤和尹妃看李渊不开心,就装笑道:;天下幸好平安无事,陛下年寿已高,只适合娱乐娱乐,而秦王总是一个人流泪,这实际上是憎恨我们姐妹,陛下作古后,我们母子必定不为秦王所容,会被杀得一个不留!",她们又故意相互对着流泪。李渊忙哄她们,笑道:;不会的,秦王是无心之事。

  尹妃忙道:;皇太子仁爱孝顺,陛下将我们托付给太子,必然能获得保全。"李渊本是一直高看秦王,但听多了这些话,他也就对李世民逐渐疏远,而对李建成、李元吉却日益亲密了。

  这些妃子见有效果,就更加来劲,甚至连刘通天为客星的事,也吹到了李渊的耳朵里。李渊听了,就拉着张婕妤的手道:;云飞不会负我的。

  翠翠在旁侍立,却心中暗惊。她只见张婕妤低声对李渊道:;秦王有静澜司,太子也必要有一军方好,今听闻太子要建长林军,正在广招贤才,卓有名望之权贵子弟尽投,可是好事呢!李渊疑道:;此事何以兵部不报我?

  张婕妤媚笑道:;太子是要事成之日,立下大功,方会报知,给陛下一个惊喜。李渊并不相信孟云飞是客星,必将反唐的预言。但是若东宫可将这长林军建好,也是好事,这正好可考验太子与秦王两人谁的统军治政本事高下。他也就点点头。

  然而,翠翠的粉白脸上已尽是汗珠,她早就听得长林军中之事,因为张婕妤早就将长安一些与她亲眷相合的人尽都投去了,从中好揽财,所以翠翠方会暗夜示警刘通天。但如此看来,这后宫是要借长林军将静澜司和秦王全端了。

  翠翠终找到了春宴之机,将消息传了出去。刘通天闻得此信,他却很淡然地道:;从来大唐将败于后妃,外戚,宦官之口,原来这开国之时,即已发微。

  但是,他默默筹划,他来就是要改变这一切的,既然黑暗已到,那又怕什么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