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子避难
很快,万年县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李建成第一时间发现了他偷送的甲胄被查的事情,立刻让太子詹事裴矩带话给孙伏伽,马上将收押的所有人交给东宫,所有物证一律送到府上。
裴矩却没有马上办,他已悄悄送信到静澜司。而同一时间,秦王李世民也让亲信带话给孙伏伽,马上将所有的证据交到天策府。这万年县竟成了两边争势的焦点。刘通天知道这件事已瞒不住了,两边已成水火,等等看,孙伏伽这个人直言敢谏,且让他说。
果然,孙伏伽竟两边谁也不报,他带着所有查没的东宫甲胄的卷宗,也没经过刑部,直写谏书,上达李渊。他在折子上写着:;性相近,习相远,君之侧,多有乱国之人。他指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皇帝身边的人乱国,劝告皇帝慎重挑选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防止身边的人误国坏事。但他没有提幽州之兵擅入长林军等,只是将所有的证物及供词据实以报。
李渊正坐龙位,将孙伏伽的奏折看毕,他勃然大怒,立时传旨让李建成速将长林军所有之事来报。他又感孙伏伽是心怀凉直之臣,亦执政宪司,遂存提用之心。李建成急得几乎跳脚,他急召东宫所有文武以商量对策。
魏徵见李建成并不听他之谏言,本不待再说。这时李建成对着太子舍人徐师谟大怒道:;就是你出的主意,现在大人怪罪下来,我东宫地位不保!徐师谟急着跪地叩头,叫道:;即使没有长林军事,陛下用静澜司来平衡诸王,也必须应对。此事显然已经被秦王知道,方会安排准确,直接拿人,我们东宫必有天策府的细作,说不准就是与静澜司相和的那些人,何必抓我!?
他这是病急乱投医,把祸水引向了冯立等人。李建成明白这事件是有人向秦王李世民通风,想来是告发他的事,不然一小小万年县令孙伏伽岂会如此大胆直接上谏。他冷冷扫视诸人,道:;出卖东宫者,杀!我今既然被人拿到把柄,只能去见大人。待我回来必查清!
他传令备车驾,就进宫城而去。待他来到太极殿,李渊脸色铁青,他的周边气氛凝重,因为方得利都栽了,所有的内侍都很老实,谁也不敢再对太子通消息。李建成心中七上八下,只得不断跪地叩首,李渊只将孙伏伽写的所有卷宗甩在地上。
李建成一一拾起,看毕满头是汗,他只得道:;请大人息怒,此军之建皆为护住长安,不想会有这样的事出现。
;你不知道?私自建军,且调外兵入城,谁给了你这么大的胆子!李渊的声音高了十倍,手指着李建成。
;只因秦王统系静澜司,其声望太大,怕别生乱局,儿方会如此。李建成半吞半吐地说了。
;立静澜司是平诸王之势,正利于你这个太子!云飞助你攻战,两功同成,你竟还要疑他?实是让朕寒心!李渊振袍而起,下阶看着李建成。
李建成伏地叩首,道:;且让静澜司不归天策府之统,就无此纷争。儿立即解散长林军,重责罗艺。再不敢弄这等事了!
他这是将话直接挑明了说,李建成也是憋屈时间久了,总是抢不来孟云飞,他不甘心啊。李渊眼神一变,他知道太子的确有这个心病,实则静澜司虽是利于东宫,但最大的得利者是他这个皇帝。孟云飞化解东宫与天策府之矛盾,他才能坐得稳。他才不想将静澜司从手中送出去。
李渊转身,将那卷宗押下,他微一沉思道:;长林军既然已建就不必再解散,但要指定忠直之臣管束,所用之武官重新考其才能。但是绝对不可再设各州之兵入京都,否则你这个太子就闭门思过,不预干政!
这一番话让李建成忧喜参半,居然留下了长林军,这就是李渊未满意秦王李世民啊。但是他也不将静澜司给自己,这老爹的手法实在是高。李建成如蒙大赦,急拜谢皇帝。他正要退出殿外,李渊却从手中取出一卷书,上边写着的是《艺文类聚》之第一卷。
;身为嗣君。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文治天下,岂能武乱。本来长安之人望在你,不可再自寻烦忧!
李建成颤抖着接过来,他没想到李渊会这样轻松放过他,只是责备并无处罚。他忽然发觉李渊的乌黑发丝之中已经点点泛白。他并不知李世民会不会将后宫中他与嫔妃暖昧的事情说给李渊,他这时却有些后悔了,毕竟他的父亲是原谅他了。
李建成与李世民不同,就是他有些不明事理,任性乱为,没有更多的自制力和把控力,但他有一点相同,就是也易受感动。
他正要说话,忽见有内侍来报:;丹阳作乱了!
李渊脸色一变,道:;谁反唐?
兵部屈突通急奔而入,李建成狠狠瞪他一眼。他也没关注,只道:;辅公佑夺了丹阳,起兵而起,兵锋直击长安!
他将所有的军情战报交到李渊手上,李渊细细看罢,忽然转向李建成道:;考验你东宫的时候到了,你派一员大将平了此乱!
李建成急忙应了。这是李渊再给他的一个机会,挽回长林军的影响。而这一切传到了天策府,李世民只觉心痛,他仰天长叹一声。从来他的父亲没有这般厚待于他,除了责骂就是体罚,哪怕他已军功卓著,哪怕天策府已成最重要的中枢。
同样,所有的消息都是长了翅膀的,这战报从皇城门外飞入静澜司,高开道又勾结突厥起兵,而另一边乱王辅公佑夺了丹阳反唐作乱。;丹阳?刘通天的脸色一变。这可是杨家寨的地方,这一次最难保全的是杨廷芳了,她内有杨妃追捕,外有突厥和反王辅公祐捉拿,她可怎么办?可是,这一切长安未定局势,外有敌兵再来,如何内外两顾,情义双兼,却又是对刘通天的最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