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一曲道情,惊四座(加更7)
天坛之上,面罩轻纱的青衣女子坐唱,一双眼睛格外有神,一旁侧坐的西门吞雪,手打折扇,慢慢摇,落在肩头的墨发恣意飘着。</p>
万众瞩目之下,只见那青衣女子左手持渔鼓,右手执简板掌握节拍,左手中指上拴一枚铜钱,轻击筒身,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在鼓面上轻轻敲着,犹如和风细雨一般……</p>
“咚,咚,咚咚咚咚咚……一曲道情奉宾朋,两句书头贺寿翁。福如哩个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寿比哩个南山,不老松……”</p>
那清音,犹如婉转的海线,节奏明亮,悠远绵长。</p>
“好!唱得好!”</p>
宾客之中,朝议大夫赢玄房率先喝彩,他站起来,朝着天坛上方,抃笑道:</p>
“太皇太后的寿辰已是数月前的事,但这技者却能以贺寿作为书头,可见是有心了!一是寿辰之乐,一是佳节之乐,真可谓为是双喜临门啊!实在是妙呀!”</p>
众宾几人互相看看,纷纷点头,确实是妙。</p>
天坛下的气氛已经起来了,天坛上也似是被带动了似地。</p>
司徒皇后细细想,清音且不说,单凭这词中所唱,便可见技者水平之高超,她不免看向一旁的盛妃,眼神里难掩喜悦。</p>
盛妃意识却是慢了半拍,牵强作笑之时,司徒皇后的目光早已移向了太皇太后。</p>
太皇太后点点头,显然十分满意,“技者有心了,当赏!”</p>
海姑姑会了意,一盏御酒送到了西门吞雪的面前。</p>
太皇太后一鼓掌,那些在座席上沦为陪衬的人也逢迎着鼓掌,掌声一经从天坛上传出,天坛下以赢玄房为首的鼓者,掌声越拍越响。</p>
一时间,整个百花园,掌声雷动。</p>
独独漠沧无痕,从未正眼往宴席之末瞧上一眼,脸上更是毫无表情,两眼沉沉,只手撑额,开始打起了盹。</p>
待那掌声落下,清脆激越的鼓点声再度敲进了听者的心里,青衣女子手中节拍一板三眼,宛若行云流水,伊始……</p>
“咚咚咚,咚咚咚……</p>
唱道情来说道情,</p>
唱尽人间无情人。</p>
贵轻贱来富轻贫,</p>
千秋万代留臭名。</p>
寻阳有个孟锦枝,</p>
其夫有名李延祚。</p>
夫妻恩爱如鱼水,</p>
日子清贫苦也甜。</p>
孟氏二十诞一子,</p>
其子唤作李延世。”</p>
当几个名字连连托出,盛妃彻底震惊,再次看向那演奏之人,几乎不敢相信……</p>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p>
本是皆大欢喜日,</p>
重病缠了延祚身。</p>
弄璋之喜不足庆,</p>
悲君永别同林鸟。</p>
风卷残云六个春,</p>
小小延世初少年。</p>
初少年,烽烟起,</p>
盗贼出,百姓苦!</p>
百姓苦,百姓苦,</p>
孟氏携子流亡苦。</p>
明月客栈暂栖身,</p>
难奈何囊中羞涩。</p>
孟氏长街卖青丝,</p>
归来不见延世身!</p>
问店家,</p>
说什么延世贪玩离了店,</p>
说什么延世长街寻娘亲,</p>
分明是那贪财的黑心主,</p>
生生害了她母子二人再难相见!”</p>
前言说什么渔鼓不如大鼓,不似钟磬音,谁能想,这鼓声竟是一波三折!</p>
这天坛之上,大风忽作,重重宫墙之外远山环绕,无尽的山洪轰然冲出,闯过最暗的夜,造就一片江海奔腾!</p>
有人目不转睛,回肠九转,有人睡意昏沉,牵肠挂肚,心中鼓点敲得响……</p>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p>
二十年寻子无结果,</p>
当初娇娘已成妇。</p>
二十年来如一日,</p>
遍走他乡问千户。</p>
又是一年黄梅雨,</p>
角亭之中暂避身。</p>
谁家父母心思狠,</p>
抛婴亭中任啼哭。</p>
怀抱女婴高声问,</p>
可怜天下父母心。</p>
怀抱延恩归家去,</p>
不是亲生胜亲生。</p>
转眼柴门飞白雪,</p>
何日寻得延世身。</p>
夜半柴门忽敲响,</p>
急推柴门看分明。</p>
风雪夜,柴门前,遇女童。</p>
问姓名,道阿宝。</p>
问年纪,说六岁。</p>
问家人,走散了。</p>
感她此言良久立,</p>
叹此人间多疾苦。</p>
吾失儿来汝失母,</p>
从此你我是一家。</p>
手把阿宝入柴门,</p>
李家再添李延华。</p>
一声阿姐,一声青妹,</p>
两句老夫人,</p>
教养之恩比海深!</p>
八年后,苦饥荒,</p>
流民起,厄运再降孟氏身!</p>
姊妹二人皆走散,</p>
这天再也不是天。</p>
延恩寻亲终无果,</p>
一朝养在青州农户身,</p>
张海是其父,张氏是其母。</p>
延华寻亲终不得,</p>
得员外郎收为义女。</p>
四年后,孟氏五十八,</p>
守得云开见月明,</p>
寻子三十二年终有果!</p>
因得一枚玉佩,</p>
姊妹二人巧相认。</p>
这一年,李延华,</p>
托父寻老夫人终有果!</p>
老夫人,在京都!</p>
四年苦别离,</p>
三人终团圆。</p>
似团圆,却不是团圆!</p>
三十二年寻子终有果,</p>
她儿延世在京都!</p>
在京都,三十八春,</p>
已不是当初少年!</p>
道情再唱那心狠手辣的弗苓女!”</p>
什么!弗苓女?</p>
当那三字一出,满座骤惊!</p>
“什么,弗苓女!!?”</p>
许多人以为是挺岔了,交头接耳议论不止,纷纷看向天坛上。</p>
太皇太后神色早已惊变,脑海不自觉靠在海姑姑的手臂上,十指与她攥得紧紧的,两颗眼珠一直睁着,目光刺裂……</p>
看到座席上投来的目光,海姑姑的心跳也是极快,总觉得空气闷闷的,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p>
但还挨在太皇太后耳边小声安抚着,“太皇太后,只不过是戏文而已……”</p>
这个时候,漠沧无痕已经睁了眼,目光下意识在西门吞雪那望了一眼,饮酒自若……</p>
显然,大家都以为只不过是冲撞了名讳,或者是听岔了,这个口子尚未撕破。</p>
直到……</p>
“咚咚咚咚,咚咚……</p>
卫府门,锦绣华庭多煊赫!</p>
却难容她思儿成疯的贫妇人!</p>
在京都,两年叩门寻子遭驱逐!”</p>
满座哗然之时,始终有个声音,“撤了……快撤了……”</p>
“咚咚咚……</p>
听闻他儿守北漠,</p>
可怜她六十华发旧病难医,</p>
再难行千里路!</p>
延恩、延华心悲戚,</p>
恨只恨门户太小终难敌卫府门,</p>
弗苓女,皇族天骄!</p>
听闻他儿将归救秦淮,</p>
抱守病体等儿归。</p>
等儿归,等儿归……</p>
烽烟终散尽,</p>
眼看他母子终团圆,</p>
谁料想,那弗苓女却丧了天良,起了杀心……”</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