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几位道友不上来聚一聚吗?” 黄世杰看向秦长歌几人淡淡说道。 其余人也好奇的看过去,那晴月淡淡一笑道:“诸位仙长,若是不嫌弃的话,不妨上来喝杯酒水如何?” 慕容瑶几人看向秦长歌。 尤其是慕容瑶,眼中带着殷切之色,她刚才就想上这艘大花船看看了。 “那我们便却之不恭了。” 秦长歌淡淡道,身影一跃,轻飘飘的上了数米高的花船,其余几人也纷纷跟上。 至于原先的那个船夫,早已经惊呆了。 没想到,自己居然搭了几个修仙者。 这,这……回去后一定要跟同行好好吹嘘一波。 花船上,晴月让人多准备了几个位置,招待秦长歌等人。 “几位道友,既然来了,不妨摘下面具,坦诚相待吧。”黄世杰淡淡说道。 而伴随着面具摘下,秦长歌的真实面目流露出来,晴月眼中浮现出一抹异色,公子无双,不外如是。 “在下自在门柳玄风。” 柳玄风为众人介绍起几人,而自在门三个字一出,不少人为之哗然。 毕竟,这可是大乾王朝四大门派之一。 黄世杰也露出玩味的笑容,“自在门,有意思。” 而当柳玄风介绍到秦长歌的时候,众人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露出骇然之色。 “自在门圣子,剑仙转世的秦长歌!” “果然如传闻中一般,风采斐然,那额头上的银色剑痕,想必就是剑仙转世的证明。” “没想到能够在此地一睹剑仙风采。” 众人不敢相信,寻常的修仙者对他们来说便会很少接触到的大人物了。 更别说,圣子,还是剑仙转世的这一类存在。 这就好像,一个贫民突然遇到了当朝皇上,而且还跟对方坐在一起吃饭一样不可思议。 “剑仙转世……” 黄世杰看着秦长歌,打量着对方。 秦长歌虽然没出过自在门,但这个剑仙转世的名头却早已经传遍了大乾王朝,他自然也是有所耳闻的。 “诸位,诗会继续吧。” 晴月见众人的心思全都落在秦长歌的身上,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不用做什么,干看着对方了,便提议道。 “好。” 众人回过神来,内心虽然对剑仙转世还很好奇,但也没在一直看着对方。 “刚才已用‘湖’‘山’为主题做过诗了,我看今天月色甚美,不如这一次用‘月’为主题作一首诗吧。” 坐在黄世杰旁边的一个青年淡淡笑道。 “好,那便依黄兄所言。” “哈,那便开始吧。” 众人也没有拒绝,而在那黄兄旁边的黄世杰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接着,众人开始冥思苦想。 “师兄,你们会作诗吗?” 慕容瑶悄咪咪的问柳玄风,叶天逸几人。 柳玄风摇了摇头,其余人也都是面面相觑,一脸为难的模样。 “我这十几年来都在自在门中修行,哪会作诗啊。” “我也一样。” “那岂不是要丢脸了。” 所谓术业有专攻,他们虽然是修仙者,但像这种诗词歌赋,却是他们的弱项,哪里比得上在场的才子佳人? “我先来。” 一个青年站了出来,高声吟道:“月弄波上勾,光阴尽一灯……” “好!” “不错,不错。” 一首诗写完,众人皆是鼓掌叫好,其余人也一一说出自己的写的诗。 此时。 黄世杰站了起来,高声吟道:“晴天春意并无穷,月移花影过庭除。绝顶归云过竹边,色幌寒金酒满楼。” 此诗一出,众人顿时露出回味无穷的表情。 “好诗,好诗啊。” “不愧是仙人,此诗虽只有四句,但却引人无限遐想啊。” “千古名篇,不外如是啊。” 黄世杰做的诗极好吗? 也不尽然,但关键是这首诗乃是黄世杰所做。 这就不一样了。 就算是不好,也要说好,敢不给仙人面子,活腻了吧。 “等等,你们没听出来吗?这首诗,是一首藏头诗啊。” 一个青年笑道:“此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便是……晴月绝色!” 此言一出,众人更是哗然,看向晴月姑娘。 “这首诗,送给晴月姑娘。”黄世杰朝晴月拱手一笑,眼中带着款款情意。 “多谢公子。” 晴月虽然有点惊讶,但很快便回过神来了,淡淡一笑。 这些年来,不少达官贵人,王候世爵为了讨她欢心,可谓是花样百出,一首藏头诗,并不算什么。 唯一的区别便是,黄世杰是一位修仙者。 看到晴月反应平淡,黄世杰眉宇微蹙,但随即便舒展开来,他不信以自己的身份,还拿不下一个凡间女子。 “对了,不知道自在门的几位,可有什么佳作,拿出来让我们品鉴一下。” 黄世杰看向秦长歌几人淡淡一笑。 几人面面相觑。 最终,只有慕容瑶咳了两声,说道:“月照一山明,云雨已生风……” 她勉强写了一首,在众人看来,不好也不坏。 “就这?” 黄世杰却是轻笑一声,看着柳玄风等人,道:“诸位不会就靠一个小姑娘来撑门面吧。” 听到他的话,柳玄风几人眉宇一蹙,有些不满。 这黄世杰,对自在门似乎怀有敌意啊。 “怎么,剑仙转世怎么不说话呢?”黄世杰将矛头指向秦长歌玩味一笑道。 柳玄风更加不满了。 他正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一个淡漠的声音响起了。 “一首打油诗,便让你骄傲至此吗?” 是秦长歌说话了。 黄世杰眉宇一挑,“打油诗?哦,那我倒是想看看道友有什么绝世佳作。” “既然你要自取其辱,那我便不妨成全你,你且听好了。” 秦长歌喝了杯酒,润润嗓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两句诗一出,晴月顿时眼前一亮,朝身边的侍女道:“快,拿来笔墨,将此诗一字不落记下。” 秦长歌所作的,正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在前世那个文采粲然的古老文明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诗人,而在数之不尽的咏月诗篇中,水调歌头无疑是不得不提的一篇。 甚至有‘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的说法。 可见,这篇千古名篇在诗词中的地位。 而在今夜,一个恬不知耻的穿越者,将这首千古名篇搬运到了异界。 今夜过后,水调歌头将在这个世界上的文坛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随着最后一句落下,满船寂静,无人言语,所有人都沉寂在这千古名篇所描绘的意境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