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从改变开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30章 练手之地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随着新闻联播、华国科技部门、官媒的集体发声,一下子,舆论的走向,被翻转了过来。

  原本蹦的正嗨的自媒体,突然间哑火了。

  许多自媒体都开始在平台上,为陈舟歌功颂德了起来。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媒体平台,似乎一瞬间统一了口径。

  把不信谣,不传谣,当做了宗旨。

  最为有趣的是,某位一开始趁着舆论,骂陈舟骂的最欢的大v博主。

  直接发表声明,开始述说陈舟的学术成就。

  俨然为陈舟做起了个人自传。

  而原本那些随大流,跟着舆论起哄的人,也开始噤声。

  转而开始说起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事。

  一时间,网上一片清平,全是陈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新闻。

  华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里。

  王凯和张海峰两人,此刻正在付海天的办公室。

  “付主任,现在怎么办,这……这国家队出手了,我们怎么搞?我们是不是惹到不该惹的人了?”

  王凯有些着急,也有些后怕。

  付海天沉默着,没有说话。

  他现在也不确定,到底是什么情况。

  明明陈舟的去向,还没有定论。

  可为什么,国家队会出手?

  这完全不符合科学规律呀?

  见付海天沉默着不说话,张海峰急道:“付主任,现在到底应该怎么办?现在舆论的方向,完全被国家队压制住了,我们根本没有反转的空间了呀?要是这股趋势再不止住的话,我们所有的努力,可就全白费了呀……”

  王凯同样急道:“付主任,你倒是拿个主意啊?这可都是你让我们这么干的啊?你肯定有办法,肯定还有后手,对不对?”

  付海天抬起头,轻瞥了王凯和张海峰一眼:“急什么?天塌下来了吗?天塌下来,也是我顶着,你们上面的人顶着,你们慌什么?”

  “更何况,现在天还没塌呢,事情也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你们倒好,先自乱阵脚了。”

  王凯和张海峰两人对视了一眼,王凯还是急道:“付主任,您倒是说啊,咱们还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付海天听到这话,微微皱眉,他忽然有些后悔,怎么就带了这样一个猪队友?

  他现在反而开始担心起了自己身边的人。

  万一王凯和张海峰被官方约谈的话,他十分怀疑,这两人,是不是能够顶得住官方的压力,而不把自己,不把背后的人给咬出来。

  但现在,已经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了,他想撇开这两人,也已经撇不开了。

  想了想,付海天说道:“你们别被官媒们的报道吓破了胆,要知道,现在陈舟可是在欧洲呢,正做着cern的高能物理实验,所以,我们有着大把的时间来反击。”

  “你们好好想想,陈舟现在去向未定,不管官方怎么说,都可以看做是对陈舟的尊重,也可以看做是官方吸引陈舟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官方的态度,我们完全可以不顾。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所准备的事就行。”

  说到这时,付海天又看了王凯和张海峰一眼,声音陡然加重了几分:“再者,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收手了,一旦陈舟回来,那么针对此次的舆论事件,就算是做给陈舟看也好,官方必然会以雷霆手段开展调查。”

  “所以,我们现在更要沉住气,就拿陈舟在cern的事做文章,全力以赴的阻止陈舟回国。”

  王凯和张海峰听完这些话,两人瞬间沉默了起来。

  他们在衡量整件事,所需要承担的责任。

  是否真的到了付海天口中所说的,必须针对陈舟,把事情做到底的地步。

  付海天也没打扰这两人,这时候,谁退缩都不行。

  而且,这个道理,还得他们自己想通。

  过了一会,王凯微微抬头,眼神有些复杂的说道:“付主任,我这边的资料,明天就发!”

  付海天点点头,轻声说道:“虽说官方想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但如非必要,在透漏资料信息的时候,还是要隐藏好自己的身份。”

  王凯应道:“我明白!”

  付海天又看向张海峰,张海峰目光之中微微有些躲闪。

  当发现付海天一直盯着自己看后,张海峰咬了咬牙,说道:“付主任,您放心,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分内的事的。”

  付海天不易察觉的眯了眯眼,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吩咐张海峰也一样,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暴露自己的身份。

  在王凯和张海峰离开后,付海天摸出手机,打了个电话。

  只有这通电话打完之后,付海天的心里,才稍微安稳一些。

  就在华国国内的舆论风向,渐渐随着官媒的声音,开始偏向于陈舟时。

  突然之间,这些自媒体们,又开始蹦跶了起来。

  尤其是一些不干正事的大v,更是借着陈舟在cern进行高能物理实验一事,开始朝着坐实陈舟加入cern的方向努力了起来。

  一时之间,华国国内的舆论,不断变换起来。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们,自然也是分不清其中的真假。

  只觉得陈舟既然已经在cern开始高能物理的实验,加入了cern的课题组,那必然是选择了cern。

  所以,他们跟着那些由付海天等人投递资料的自媒体们,开始调转枪头,重新对准了陈舟。

  怎么说呢,这件事持续至今,在陈舟自己看来,他始终像是局外人一样。

  毕竟他,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句话,

  这些华国国内企图搞臭他的舆论,完全就像跳梁小丑一般。

  事实上,对陈舟而言,真正的选择权,本身就在他自己手中。

  管他外界说什么呢,他只要选择了回去。

  那么,所有的舆论,都将烟消云散。

  陈舟是这样想的,燕京大学也相信陈舟是会回来的。

  但是,此刻正在科技部门,整理材料的李振邦,他的表情却有些复杂。

  本来他以为,借着老领导的手,由新闻联播牵头,科技部门发公告,再加上各路官媒的推波助澜,足以平息这场从头到尾的闹剧。

  却没想到,舆论背后之人的顽强,是超过他的想象的。

  微微皱了皱眉头,李振邦嘴角一咧,轻声笑道:“越来越有意思了,我倒有看看,你们有多大能耐……”

  有着老领导撑腰的李振邦,随即开始部署相应的舆论导向。

  这要是真让这帮人得逞,那华国也就彻底完了。

  在华国国内,舆论战打得正酣之时。

  远在cern的陈舟,此刻也开始正式进入了状态。

  中微子是奇特的粒子,他们既没有电荷,也没有磁矩,是较为稳定的粒子。

  虽然中微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但中微子的数量,却一点也不少。

  就目前的了解,已经知道有三种中微子。

  分别是和电子相联系的电子中微子ve,和μ子相联系的μ子中微子vμ,和t子相联系的t子中微子vt,以及它们各自的反粒子。

  只不过,除此之外,到底还有多少种中微子,是人们所不了解的。

  中微子的一个性质是它们的静质量。

  理论上,中微子的静质量可能不等于0,而有一定的值。

  但实验上,只知道中微子质量的上限值,却还没有人能准确地测出中微子质量的值。

  举个例子,电子中微子,只有一个实验组给出了质量不等于0的结果。

  而其他实验组,都只给出它们质量的上限值。

  因此,由于结果的不一致,关于中微子质量的定论,始终没有。

  而近年来,人们对于是否存在重中微子的问题,有许多猜测和议论。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在弱相互作用中出现的中微子,包括参与原子核β衰变的电子中微子和伴随μ子衰变的μ子中微子,实际上都是一种称为轻中微子的v1,和另一种称为重中微子的v2的混合。

  v1值得就是它们的质量很小,接近于0。

  v2则是指它们质量较大。

  而这种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混合的这种假象,正成为当前物理学家们活跃研究的课题。

  如果确实存在这种混合,那么怎样用实验直接证实它呢?

  答案正是测量和分析原子核β衰变和β射线能谱。

  此外,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会引起中微子振荡现象。

  也就是弱相互作用中微子的性质,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振荡式的变化。

  根据以往的实验来看,原子核β衰变发生的β射线,具有连续的能谱。

  把能谱中β射线的强度,作一函数变换后,对β射线的能量进行苟里标绘,会得到一条直线。

  但是,如果在β衰变中,存在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而且发生β衰变的原子核,能量足以发生重中微子。

  那么,β能谱将包括发射轻中微子成分的能谱,和发生重中微子成分的能谱两部分。

  根据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百分比,也就是混合强度,这两部分的能谱各占一定比例。

  就会造成,由于总的β能谱是两部分的叠加,这是苟里标绘,就不再是一条直线了。

  这就是说,如果存在轻中微子和重中微子的混合,β能谱在相应于发生重中微子的能量处,苟里标绘上,将会出现一个转折。

  因此,测量和分析β能谱的形状,就可以发现重中微子的存在。

  此外,可以由这个转折出现的能区,确定重中微子的质量,由这个转折的大小,确定重中微子混合的程度。

  最早在1985年,加拿大实验物理学家辛普森用测量和分析氚原子核β能谱的方法,来寻找重中微子。

  通过这次的实验,辛普森宣布,在氚的β衰变中,发现了质量为17.1kevc2的重中微子,其混合强度为3%。

  辛普森随后于哈佛大学进行了该项实验的报告会。

  也引起了到会物理学家们很大的兴趣。

  只是,辛普森的实验,有许多细节问题,是解释不清的。

  举个例子,辛普森是用测量低能β能谱的办法,来寻找重中微子的。

  但我们都知道,在测量低能β能谱时,严重的问题是,实验中低能β能谱的畸变。

  这种畸变,很容易由低能β射线的散射和能量损失所引起。

  而且这种畸变,会造成重中微子混合的假象!

  氚的β射线能量特别低,所以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也因此,面对诸多的疑问,辛普森的实验,必须进行重新校验。

  其校验结果,自然略显遗憾。

  其后,许多物理学家也在致力于寻找重中微子的存在。

  只可惜,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们,还无法精确测量它们的质量。

  同时,由于中微子是中性粒子,目前也无法判定中微子的反粒子,是否是其自身。

  如果是,中微子称majorana粒子,否则成为dirac粒子。

  意大利gerda实验,目前正在利用中微子双β衰变进行判断。

  但目前还没有看到majorana粒子信号。

  陈舟他们此次的实验,便是同时进行粒子信号的判断,以及寻找重中微子,并精确测量它们的质量。

  酒店房间里。

  从实验室回来的陈舟,此刻正在翻阅着文献资料。

  “中微子的质量本征态和味道本征态不一致,导致中微子可以出现混合,混合通过幺正矩阵pmns矩阵表征……”

  “中微子混合意味着,不同味道的中微子在传播过程中,会相互转化,也就是‘中微子振荡’现象……”

  “理论计算显示,中微子振荡由pmns矩阵和中微子质量差共同决定……”

  陈舟习惯性的拿着笔,点着书桌上的草稿纸。

  就目前的pmns矩阵的参数来看,这里面牵扯的问题,有点多。

  有3个混合角θ12、θ13和θ23,有1个cp破坏相角δ,2个majorana相角α1、α2。

  其中majorana相角仅在中微子是majorana粒子时,才有物理意义。

  陈舟拿起笔,圈了一下pmns矩阵,以及这些参数问题。

  用笔在旁边写下:“用数学的方式,从理论上解答。”

  随后,他开始继续翻阅文献资料。

  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2016年华国的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将θ13的精度提高到4%,仍然是世界最精确值。

  看到这时,陈舟的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弧度。

  他觉得,如果把cern这里,当做练手之地。

  等回到华国,再在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里,大展拳脚,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即使是练手之地,陈舟也没打算糊弄完事。

  别的不说,爆肝研究的状态,他已经准备就绪。

  只不过,正当陈舟全身心投入研究时。

  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看到来电显示后,陈舟轻轻挑了挑眉。

  看来,先前准备的一件事,似乎有着落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