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在草庐的生活8
上面说道了科举对于臣子来说,在三国的环境作者认为不是好的时机。如果你能够让国家的识字率提高,还是可以的。
言归正传。
葛亮问:“老师可知道徐庶徐元直乎?”
镜曰:“自是识得,元直虽为吾之学生,实乃吾之友也。”
葛亮问:“元直可是投刘使君去了。”
镜曰:“十有八九。”
葛亮再问曰:“若以学生问先生,刘使君刘备可成时乎?”
镜曰:“坐南而西往,可三分天下。”
葛亮说:“弟子受教。”
上面的意思就是葛亮问司马徽,徐庶是不是已经去投靠了刘备,十有八九是的,刘备有成事的机会吗?控制荆州和益州这样能够三分天下。
这是司马徽的回答,徐庶一定知道,所以他可以选择刘备。为什么以前的人才看不上刘备呢?没有希望,没有成功的希望,天下的人不是傻子,情谊比不上利益,当然像关二爷这样的特例除外啊。
葛亮心里想的是:看来到时候必须提醒徐庶将自己的母亲保护好,是在不行就接过来,某家给他照顾
接着就是在草庐里和司马徽交流学习,没有过几天就收到了徐庶传回来的书信,已经坐实了徐庶投靠刘备的事实。
接着司马徽当场写了书信一封(竹简)交给送信的使者,让其带回。
其中写了他对徐庶的一些问题的见解,加上简单介绍新授的葛亮诸葛亮。
这都不是关键的,关键是在葛亮渐渐交流无障碍后,司马徽还给葛亮取了个表字,孔明。葛亮是已经感到心中慌张了,毕竟这个名字就已经有非常大的压力了。
还别说这个三国世界,连司马徽都不知道葛亮说的那个半耕半读的诸葛亮,甚至是连卧龙岗这个地方都没有。已经很是明显了,不知道什么原因,自己来到这个汉末的世界的唯一目的就是代替诸葛亮的角色,把这个历史走完。
这对于很多的穿越者来说,要么愿意,最后成功帮助刘备一统天下。
还有的直接开始自己单干,刘备是谁?不认识,自己当老大不香吗?到时候照样是一统天下,各种的流弊的产品、工具、战术等都是制胜手段。
还有的,好像没有别的选择了,孙权还是曹操都是很有违和感的。对了,还有一种可能,人家是修仙的大佬,完成任务之后直接走了的那种。
但葛亮想的是,找个时间搬出去住,自己穿越来的那个竹林就不错。
到时候徐庶推荐葛亮的时候,结果刘备找到了断气也没有找到,想想就心里暗爽。
难道隐居生活它不香吗?
想一想竹林七贤的事迹,那才叫人过得日子啊,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
到时候自己也找几个朋友,好像诸葛亮有几个朋友叫,石韬字广元,颖川人;孟建,字公威,汝南郡人;崔钧字州平等。
到时候自己也是搞一个诗词大会什么的,说不定比王羲之的兰亭集会强也说不定,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