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进男频搞基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十三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驾——”

  马蹄笃笃,混着少年清脆的驭马声,在辽阔的田地间不断回响。

  府兵们挖坑挖得热火朝天,仰头看向不远处奔驰的两匹骏马,不由羡慕嫉妒恨。

  几天之前,霍延还跟着他们一起挖坑,如今却因为骑术得殿下看重,能有幸与殿下一同驰骋。

  可再嫉妒也没用,谁让他们骑术比不过霍延呢!

  楼喻不知府兵们的心酸,他纵马扬鞭,一路疾驰至小山坡下,利落下马,抬首笑看霍延。

  “我已学会了,多谢!”

  少年世子目光纯然,神情真挚。

  霍延瞥他一眼,闷头不作声。

  好在楼喻已经习惯,这几日,除了教授他马术,霍延是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

  他握紧缰绳,忽然道“昨日收到消息,霍煊、霍琼不日将抵达庆州。”

  霍延猛地抬眸,嘴唇微动,似乎想问什么,但触及楼喻目光,又下意识避开。

  他偏过首,楼喻只能看到他的侧脸。

  鬓若刀裁,眉锋似剑,鼻若悬胆,当真英俊无匹。

  少年长睫垂下遮眼,掩住眸中波动的情绪,但紧抿的唇瓣流露出一丝忐忑。

  到底年少,尚且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

  楼喻知他想问什么,遂好心道“两人皆完好,待田庄事毕,你们叔侄便可团聚。”

  霍延仿佛松了一口气,又将脑袋扭回来,向楼喻极轻地点了点,以示感谢。

  要不是楼喻一直关注他,估计都接收不到他传递的讯息。

  楼喻不由暗笑,这别扭的性子还挺可爱的。

  他翻身上马,身姿利落。

  “回罢。”

  霍延立在原地,抬眸目送少年潇洒的背影,眼中渐生迷茫。

  鉴于冯二笔宣传工作到位,庆州府的百姓基本都得到消息,庆王府田庄要收购大量牲畜排泄物和骨头,而且不论斤买,是论石收购!

  庆王府要那些腌臜东西做什么?

  茶楼酒肆、大街小巷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大着胆子跑去庆王府前询问事情真假。

  冯二笔汇报完工作进度,没忍住好奇心“殿下,您收那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意?”

  楼喻耐心解释“我问过庄头,庄头说,田庄的收成逐年减少,可不论是麦种还是气候,皆与往年无异。”

  “那是为何?”冯二笔没种过地,完全想不明白。

  “许是地力不足,庄稼吸收不到养分,自然干瘪无谷。”

  楼喻跟他举例子,“就像人一样,若是从小饿肚子,也会长得瘦小。”

  冯二笔理解了一半。

  “粪肥奴懂,可骸骨有什么用?”

  楼喻一愣,因为骨头经蒸煮后磨成粉可以增加钙和磷啊!

  他没法跟冯二笔解释钙和磷,有些憋得慌,只好道“你依我吩咐去做便是,莫要多问。”

  “是。”

  冯二笔就要告退,突然想到什么“殿下,有人问收不收鱼骨,奴该如何回应?”

  “当然要!”楼喻眼睛一亮。

  他暗恼自己没交待清楚,立刻嘱咐“鱼骨,鱼鳞,虾壳,蟹壳以及牲畜蹄角我都要!”

  言罢顿了顿,问冯二笔“庆州府能收到大量鱼虾骨壳吗?”

  按理说,沿海城市更方便这些。

  冯二笔细眉一弯,“殿下,咱庆州府临海,有不少鱼贩呢。”

  “当真?”

  楼喻坐直身体,这可是意外之喜啊!

  他穿来这么多天,因原主没有相关记忆,又无地图可查,还真不知道庆州府竟然是近海城市!

  也就是说,他可以拥有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

  在古代,什么最赚钱?

  贩盐绝对是其中之一!

  有海就有盐啊!

  他立马问“海边有无盐场?”

  冯二笔颔首,“有的。”

  楼喻摸摸下巴,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若他没记错,古代一般是盐铁官营,盐场乃官府所建。但很多地方私盐猖獗,官府不是管不过来,就是与私盐贩子勾结在一起攫取巨利。

  大盛朝不可能没有私盐。

  庆州府拥有盐场,他就不信庆州知府不会从中牟利。

  楼喻如今最缺的就是钱,而目前看来,最赚钱的就是贩卖私盐。

  粮食增产的战线拉得太长,但贩盐绝对是短期内可以获取巨利的事。

  不过,若想动朝廷的蛋糕,还得徐徐图之。

  有机会,他一定要去盐场瞧瞧。

  他不禁笑起来,看向冯二笔“你立大功了。”

  冯二笔茫然陪笑,他自己都不知道立了什么功。

  图谋盐场一事急不得,楼喻暂且搁置脑后,冷静下来,嘱咐冯二笔“收购之事尽快落实,你去将庄头叫来。”

  片刻后,庄头恭敬过来,战战兢兢行礼“殿下有事,尽管吩咐小人。”

  楼喻让他起身,废话不多说,展开田庄地图,开门见山“据我所知,此处皆为上等田,此处为中等,此处为下等,是不是?”

  管理田庄多年,庄头对田庄熟得不能再熟,连连点头,“殿下所言极是。”

  “如此,我便吩咐你做一件事。”

  楼喻指尖从图上掠过,“上中下三等田里,分别划为两部分。一半为试验田,一半为普通田,可听明白了?”

  这几日田庄大动干戈,庄头约莫猜到楼喻的目的,遂试探着问“殿下是想一半用新法种植庄稼,一半用旧法种植庄稼,依此进行比较?”

  “不错。”楼喻颔首。

  庄头虽觉不靠谱,但田庄的收成又不是他的,主子怎么吩咐,他就怎么做。

  “小人立刻去办。”

  得知王府田庄收购秽物,郭棠“噗”一声,茶喷了仆役一脸。

  “你说什么?!”他一脸菜色,“楼喻收那些秽物做什么?他疯了?”

  仆从亦摇首不解,“原先没人信,但有屠宰场的屠夫运了一些碎骨头过去,真的换到了钱。如今大家都疯了跑去田庄换钱。”

  能拿不要的废物换取钱财,谁舍得拒绝?

  即便大家都将庆王世子看作傻子,但他们都巴不得庆王世子多出这样的主意。

  田庄每日送货的络绎不绝。

  楼喻定的收购价极为低廉,但依旧挡不住老百姓的热情,谁都想趁着年关没来,多攒几个钱过个好年。

  在楼喻指挥下,那些牲畜排泄物皆被埋入挖好的粪池里,加上杂草、秸秆之类的,等发酵腐熟后便可施入田地增肥。

  碎骨硬壳等物,楼喻召集整个田庄将之煮烂捣碎,亦封存发酵。

  试验田和普通田也已分配完毕,就等春耕来临。

  田庄上空的疑云一天比一天浓重,庄户们对楼喻划分田地的举动很不赞同,但只敢私下说说。

  只是流言到底瞒不住,一些暗地里贬损楼喻的话传入主院,冯二笔气坏了,就要去惩治那些长舌之人。

  楼喻倒是淡定,将他拦住“庄户忧心明年收成,人之常情罢了。”

  “可他们忘了,这田庄是庆王府的,殿下您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要是殿下不让他们继续种,他们哪还有明年?”冯二笔护主心切。

  楼喻不在意被人说,不过继续让流言甚嚣尘上,确实影响田庄安宁。

  恰好他的试验田需要能人负责,便借此机会,给庄户们找点事做,打消他们的疑虑。

  他吩咐冯二笔“传话下去,让庄户们一一讲述耕地的经验,你负责将其记录于册,若有真本事的,本殿必有重赏。”

  这些庄户种了一辈子地,多多少少攒下一些经验,或许比不得农学大家,但矮子里面挑将军嘛,姑且用了再说。

  冯二笔领命下去做事,田庄又热闹起来。

  庄户们得知殿下又要当“散财童子”,纷纷跑过来,声情并茂地讲述种田的那些事儿。

  人太多,冯二笔不得不叫了阿纸和阿砚来助阵。

  庄户们有很多口齿不清,废话连篇,冯二笔记录的时候头都大了,简直想开嗓骂娘。

  阿砚同样性急,恨不得让那些庄户别扯那些鸡毛蒜皮的事儿。

  大家各说各的,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阿纸静静观察片刻,对冯二笔附耳低语几句。

  冯二笔闻言赞他一眼,起身厉色喝道

  “所有人排队!不排队者不予采纳!”

  不采纳就没有钱,庄户们立刻排起队来。

  冯二笔又道“每人只有一盏茶工夫,不得重复前面人说的话,如果没有新鲜的,就自行离去!”

  他年纪虽不大,但跟在楼喻身边久了,倒也沾染上几分气势。

  庄户们被他唬住,重新讲述时,比之前流利简洁许多。

  事情进展顺利,不过半天工夫,楼喻就收到一沓厚厚的纸。

  这些经验记录工整,且无过多赘言,楼喻很快翻完。

  倒是让他发现了一个特别的。

  庄户们讲述经验以零碎居多,完全是想到哪讲到哪,可这位名叫“林大井”的人不同。

  他讲述的经验,相当具有条理性。

  从春耕到秋收,按时间顺序来,系统地走完整个流程。而且这些经验明显是经过分析论证后的结果。

  楼喻叫来庄头,询问林大井此人。

  “林大井?”庄头整理措辞道,“他做事很认真,就是有时候太过较真,地种得确实比别人好。”

  “既然你知他种得好,田庄为何不用他的法子?”楼喻问。

  庄头连忙请罪“殿下有所不知,就算用同样的法子,他种出来的麦穗就是比别人的沉。”

  楼喻不由笑了。

  他一直坚信,无论哪个领域,都有能人存在。

  这个林大井,他务必要见上一面。

  作者有话要说喻崽贩卖私盐犯法,大家不要学哦~谢谢小可爱们的鼓励!

  感谢在2021022516:02:38~2021022614:21: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天少、阳光妖怪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予离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