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试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03章 托里图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周守备大驾光临,敝府生辉啊。”

  “我说怎么一大早,院中的喜鹊就喳喳叫个不停,原来这喜事,是应在周兄弟身上,”

  说着说着,几步走了过来,挽着周大虎的胳膊,一脸笑意,并驾齐驱共同进了署衙之中。

  说实话,周大虎不喜这些交际,但也是知道,明末乱世,仅靠自己,恐是大厦将倾,一木难支。这些朝廷未来的大将,早早搞好关系,对今后自己是大有好处。

  这人能坐上后面的位置,必是有些过人之处。否则在这兵荒马乱的明末乱世,庸才坐上去,就是死。

  这可不是承平时期。

  “兄弟来省城办事,就过来见一见陈兄,大家同为军中同袍,联络一下,战场有事,也可以相互帮忙支援,平时也可以交流一下带兵经验。”

  陈国威面上带着笑容,心里则有些发愁,有些话不知该说不该说。

  周大虎的战绩,早时听说后,他几乎惊掉了下巴。完全不敢相信。

  军中不管是士兵,还是将领,平常承平时期,大家是以地位身份看人,如今兵荒马乱时期,却是以战绩,军功、能力看人。

  不管是兵还是将领,都喜欢战绩高、军功大、鞥力强的人,跟着这样的人,活着的机会更大,立功迁升的机会也是更多,就是跟着当兵,身上的装备也会更好。

  当然,迁升的越高,战死的几率就越小。

  同理,陈国威也是真心想交结周大虎,礼数等各方面都做得不错。

  周大虎现在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参将,还加副将衔,这种年纪,和过去已经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一镇总兵是铁定的。

  两人喝茶相谈,内容和在猛如虎处几乎一样,过了一个时辰后,周大虎告退。对方亲自送到署衙之外。

  他还想见一见虎大威,可惜这次暂没有机会了。不过也不急,今后机会还是很多的。

  见过了自己想见的人,周大虎带着亲卫又采购了不少熟食,带着五十名亲卫出了太原城。

  跑来跑去一天,虽然有喝茶聊天的时候,但却是一直想着事,心神费力不轻,算不上真正的休息。

  饭食到后,周大虎与大家兵丁亲卫一起用餐,饭过之后,安排了一下警戒值哨事情后,便倒头就睡。

  一夜平安无事。

  第二天中午,他突然接到布政使衙门的通知,让他立即去一趟。

  周大虎想来想去,觉着是自己要的粮饷之事差不多了。

  不过在他眼里,朝廷衙门办事都是拖拖拉拉的,这次倒是挺快的。

  也许是口外有警,效率提高了。

  周大虎不再想这事,点起五十亲卫,随即赶向布政使衙门。

  布政使衙门。

  周大虎见到了杨文岳。他心里很是吃惊,这又是一名明末重臣和名臣。、

  杨文岳,字斗望,号京宜,四川顺庆府南充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

  周大虎记得清楚,就是今年崇祯八年十一月,杨文岳将升任为登莱巡抚,历官四年,崇祯十二年五月又升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保定、山东、河北。

  崇祯十五年,杨文岳兵败退守汝宁,城破不屈而死。

  也是堪称忠烈。

  拜见之后,杨文岳一直看着周大虎,上下不断的打量。

  越看越是心中吃惊。

  实在是太年轻了。不过虽是年轻高位,但这些都是人家,真刀真枪实打实的军功升上来的,谁也说不得什么。

  一番谈话后,周大虎知道了叫自己来有什么事情。自己的军粮军饷,特事特办,已经走完了程序,这批粮食就由他所带的兵马顺路押回代州城去。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太原城中,兵马太少,口外有警,不宜再派人出去分散兵力。

  知道周大虎带有五百亲兵精锐就在城外,便决定了这批粮饷由周大虎直接押着返回。

  随行的还有一名重要的人物跟随,即巡按山西御史马明玠随军前往代州,核查周大虎所带兵马人数。

  两天后,拜谢过巡抚吴甡、左布政使杨文岳后,告别了猛如虎、陈国威二人,周大虎押着可供五千兵马使用三个月的粮草军饷,数百辆粮车连成一条长龙,向代州驾驶而去。

  ……

  甘肃镇。

  城墙之外,数百里的地方。

  甘肃青海交界托勒南山附近托里图。

  一股留着金钱鼠尾辫,穿着镶铁棉甲的骑兵,驾着战马,呼啸着四散分开而去,过了一段时间,又呼啸而来,不知在忙着什么。

  在离这数十里的地方,一片草原上,营帐林立。

  一座带着镶着黄色花边的中军大帐里,坐着十几名清一色的光头小辫子建虏将领。

  高座之上,一名有些清廋的将领,穿着一身月白的箭衣,手中不断翻看着一颗白玉大印,脸色沉重,眯着双眼,盯看着大印。

  帐内其他将领也是伸着脖子,等着上面主事者开口讲话。

  半天之后,多尔衮扬起了削廋的脸庞,冷漠的看了大家一眼,没有说话,对远处身旁的值卫斜睨了一眼,值卫立即上前几步,停在了多尔衮面前。

  “把这个玉玺给豪格和硕贝勒看一下。”多尔衮说道。

  下面的豪格早就等的有些着急,一听多尔衮的话,迫不及待的起身上前疾走数步,来到值卫面前,两手小心翼翼的接过这颗玉玺,站着仔细看了起来。

  “制诰之宝……”豪格轻声的念着玉玺上的铭文,顿了顿,仔细一想,随即大喜,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听说元顺帝北逃之后遗失了一枚传国玉玺,其上就铭刻着印文汉字——制诰之宝,莫不是就是这枚玉玺?”

  豪格这时笑得有些癫狂。

  而下面坐着的将领闻听都是大喜,都不自主的站了起来,向着豪格身边靠拢。

  豪格也走过来,拿起玉玺让一干将领都看得仔细。

  此玺十寸见方,白色玉石为质,交龙为钮,光气焕烂,让人目不暇接。

  随军的科尔沁台吉,博尔济吉特·吴克善开口道,“我早就听说有牧羊人无意间挖出一枚玉玺,其部落献给了林丹汗,是传国玉玺。我等问之,不过其一直不承认,大家也只是怀疑了一下,后来再也没有人关注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