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这踏马是魏征?
数日之后。
长安明面上依旧平静只因红薯土豆的问世百姓都知道今年必有好年景并且随着这两种庄稼的推广大唐定会越来越富个个都面带笑容朝气。
总体来说还是一片祥和。
但若是有眼明之人便能看出长安最近十分忙碌。
无数当朝柱国大臣不时出现在街头巷尾甚至有部分忙的衣服都污渍破损而顾不上换洗。
背后自然是李二的一系列举措逐渐铺开。
神臂弓精铸玄甲。
火yao手榴dan。
科举廉价的优质纸廉价好用的炭笔。
一点点改变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
而与此同时。
皇宫之内。
内院花园之中……
不知何时皇家的御花园被莫名其妙的铲掉了两大块。
种满了移栽的韭菜!
韭菜在后世一些亚文化中有了许多别样含义不过此物历史悠久在这个时代韭菜就已经是神州人民菜篮子里的主力选手。
春韭秋菘这个美食领域的千古名梗其中两大明星蔬菜之一就是韭菜。
这东西特点生长快。
所以被李二特意选中用来做实验!
虽然已经是晚春夏季的炎热都已经来了不过种还是能种的。
目的当然就是为了……
对照试验!
几日来李二可以说是操碎了心。
为了尽快见到效果李二没有直接从种子开始种而是选择了花钱找百姓买了韭苗直接移栽。
既然是移栽自然成活不易。
仅仅移栽的第二天早晨就枯萎了不少。虽然没有完全枯黄但显然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部分被清理出来其余的部分长势也一般。
也是这种条件下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一次科学实践开始了。
两块田全部十步见方。
为了对比清晰他甚至仔细的数了两边韭菜苗的数量完全一致!
随后一块地用化肥另一块用农家肥。
一时间皇宫内院神一般的味道四处飘散……
不仅宫娥内侍受不了连每天来上朝的百官都惊诧莫名。
一些世家系官员更是恶意揣测李二这是生什么病了么?最好早点仙逝……
整个皇宫大内对于这片曾经的后花园人人侧目走路都绕着走。
只有李二长孙皇后还有知情的数人对此不以为意甚至反而还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窥探打听一下情况……
如此数日之后。
一天早朝……
百官来朝。
李二坐上御座笑眯眯的喝了口果汁。
从李盛那学来的!
接着才慢悠悠的开口“诸位……最近有没有闻到宫中有一股异香啊?”
李二这么一问。
整个大殿里当场就有不少官员掩住了口鼻。
本来到了这天不知为何气味已经消散了不少变得若有若无。被李二这么一提醒瞬间感觉无比清晰了……
一时间真个甘露殿直接陷入了一片寂静无数道诡异、怀疑的目光望着李二……
但就在此时。
杜如晦忽的悍然出列“陛下臣闻到了香气。还请陛下明示究竟是何物如此香甜!”
……
杜如晦突然出列。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看了过去。
待到他一句话说完所有官员无论是世家系还是科举上来的士子都惊呆了。
杜如晦这家伙可是国之干臣啊!
李二引以为左膀右臂和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今天居然……
一时间议论纷纷窃窃私语声四起!
“这怎么回事杜大人今日鼻子出问题了?”
“不应该啊杜大人向来刚直不阿怎么今日开始大放谀词了?”
“不是这不是指鹿为马么?”
“你说这是赵高我都信……”
“等等魏大人怎么不说话?”
杜如晦的反常言行引起了无数议论紧接着百官就想起了另一个名字。
魏征!
魏征从瓦岗寨时期就追随李二给李二出谋划策。
与李二亦师亦友亦君臣向来忠直敢言天下人从官员到士子到百姓谁不知道。
这杜如晦玩赵高行为魏征居然不出来骂人?
正在这么想着呢魏征就出列了。
于是一时间所有人都猜测魏征和杜如晦怕是要来一场对线了。
只是杜如晦为何会突然变成一个人所不齿的弄臣谁也不明白。
下一刻……
“陛下臣魏征也闻到了香气。这香气来源臣甚是好奇还请陛下明示!”
唰!
一瞬间整个大殿之内窃窃私语声消失了。
所有人都惊呆了大脑一片雪白雪白的。
这踏马是魏征?!
魏征居然能说出这种话?!
是魏征没睡醒还是我自己没睡醒?!
一瞬间无数人下意识的就举起了手猛地捏自己大腿掐自己人中!
就怕是自己上朝时出现幻觉!
然而很快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不是幻觉。
那话真的是魏征说的!
天呐!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一年的第三百六十六天吗?
太阳从西边?还是北边出来了?
这?
???
发生了什么?
接着……
长孙无忌房玄龄段纶……
等天策府众臣也出列了。
纷纷表示味道很香请陛下告诉我们这是啥!
于是整个甘露殿懵逼了百官全员懵逼!
而接着……
李二微微一笑。
他发现出列的还不止开过小会的房玄龄他们几个不少自己这一系的官员如萧瑀等人也都出列了。
“你们一个个的消息倒是很灵通啊。既然这样那朕要问个问题了。”
“诸位家中之田种的都有什么啊?”
李二这么一问诸多大臣顿时抢答。
这个问题虽然也是没头没脑但总比指臭为香来的正常多了!
起码不吓人啊。
“陛下臣家中有田三十五亩。今日主要交给长子打理目前种植的是稻米还有一些土豆。”
“陛下臣家中有田十六亩收留了两位流民做佃农目前种韭……”
“陛下臣……”
一阵回答之后李二点了点头。
“那么朕要问问诸位家中之田若有种粮者亩产有多少?”
终于回到正常了!
不少官员都莫名松了口气就怕李二是要整肃朝堂故意问话下套。
既然是问亩产那自然是正经话题。
“禀陛下臣家中之田亩产稻米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