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瑶华:天子怒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95章 碧山还被暮云遮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295章:碧山还被暮云遮

  “微臣记得,很多年前,延顺国的王子和公主还来我们华盛国做客,我想我们与延顺国不交好也不曾交恶,在这基础之上,谈合作也不是不可能的。”

  很明显,牧锦城和秦慕寒是站在同一战线的。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都很乐观,你们坚决要尝试联合这个办法,我也不会阻止,至于使者,在下不才,孤陋寡闻难登大雅之堂,还请大帅重新挑选使者。”

  唐子漠坚决的说着,说完便走开了。

  “唐子漠,你给我站住!”秦慕寒大叫,但是并没有叫住唐子漠。

  “真是反了,唐子漠你好大的胆子,你这是违抗帅令!”

  秦慕寒已经很生气了,也不知道唐子漠听到这话没,但是唐子漠不怕秦慕寒,秦慕寒也拿他没办法。

  “大帅息怒,既然军师不愿意,我们还可以再想其他法子。”牧锦城安慰他。

  “这个唐子漠,真是被我惯坏了,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帅了,不就派他出使延顺国吗,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真是个懦夫。”秦慕寒无力吐槽道。

  京都皇宫内,此时太和殿上的气氛异常沉重,一群臣子在朝堂之上谁也不敢说话,顺宣帝只是若有所思的看着下面跪着的大皇子秦康烨。

  秦康烨的额头冒出了几颗冷汗,心里却是波澜不惊的。

  良久,顺宣帝才稍拖着些尾音说道,“这件事情日后再议,退朝。”

  “臣等告退。”

  顺宣帝离开之后,秦康烨也从地上站起来,立刻有一个老臣递了块手帕过去。

  “大皇子,您快擦擦汗。”

  秦康烨接过手帕,看了一眼又扔回给老臣,不屑的走了出去。

  世人皆以为大皇子是坐不住了,只有秦康烨清楚他这是在做什么,很多时候,施压是有利于某种目标达成的,他现在就是给老皇帝施压。

  “你们说大皇子这是意欲何为啊?居然在皇上面前参十四皇子的本,这不是故意激怒皇上吗?”

  “谁说不是呢,谁不知道皇上最为宠爱十四皇子,大皇子这样做,风险可大呢。”

  “依我所见,大皇子这是想釜底抽薪啊!”

  “诶,什么釜底抽薪?你是不是知道什么,快说给我们听听。”

  ……

  待秦康烨离开之后,一些大臣议论起来,说起来,今儿朝堂上发生的事又值得他们谈上几天了。

  十四皇子年纪轻轻就领兵出征,所受非议也是意料之中,一开始还吃了几次败仗,顺宣帝愁得头发都白了好几根,后来皇上又派了国师前去助阵。

  要不怎么说是国师呢,国师一到,战机扭转,听说就打了胜仗。

  顺宣帝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人正在兴头上,见谁都给封赏。然而今天早朝,大皇子秦康烨公然写折弹劾秦慕寒。

  这就让大家匪夷所思了,大皇子这不是诚心跟皇上作对吗,十四皇子打仗好好的,皇上是远在朝堂而不知边疆事。

  可秦康烨说秦慕寒在边疆养成种种恶习,打了败仗都是因为他指挥不力,放纵下属,毫无军威可言不说,还整日与士兵胡作非为……

  秦康烨一本折子就写了秦慕寒七大罪状,所有人对此事都是半信半疑,顺宣帝也只是说了句,容他查清楚之后再做处理。

  秦康烨还不依不饶,一再请求皇上早做决定,将秦慕寒革职并换帅,以免影响到华盛国全国上下的安危。

  秦康烨越说越离谱,顺宣帝只好下令日后再议。

  多么明显的态度,不管秦慕寒在边疆的作为如何,皇上都是无心治罪的,大皇子孤注一掷,迟早要激怒顺宣帝。

  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说着这件事,都笑大皇子是不是急傻了眼,秦慕寒打下胜仗算是立了一个小小的军功,然而这就让秦康烨坐不住了?

  唐本初走在人群的末尾,若有所思。

  他当然也如同大家所想的一样,认为这个大皇子少个心眼,而他想要扶植的,正是这样的人。

  所以唐子漠曾在信里劝说唐本初,先不要杀秦慕寒,可助秦慕寒登基之后操纵于他,唐本初却觉得,这事秦康烨比秦慕寒更可行。

  回头,唐本初还要再找唐子漠商量一下,他要问问,唐子漠是不是看走眼了?

  顺宣帝刚走出偏门,就觉身体乏力,伸手扶于墙上,宫人看到立刻上前来搀扶,顺宣帝这才得以站稳。

  多么可笑,现在的他还需要别人扶着才能站稳?

  “皇上,要不要宣太医?”公公担心龙体,询问着顺宣帝的意思。

  顺宣帝只是摆手,说道,“随朕去皇后宫里看看。”

  “是。”

  于是众人备轿的备轿,照顾皇上的照顾,通报的通报。

  顺宣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好久不曾去皇后宫里一坐了。

  当皇上到达岚皇后宫里时,得知皇后后正在念佛经,顺宣帝便坐在一旁等候。

  后宫之内众多别院,顺宣帝最喜欢的还是岚皇后这处,清净又淡雅,坐下便不想离去,满院子的花,正开得艳丽,偶有两只蝴蝶飞过,翩翩起舞,有趣极了。

  顺宣帝一边喝茶一边回头看,不知道皇后什么时候会出来。

  大概是从秦慕寒出征以后,岚皇后便在她的宫殿里设置了一个小佛堂,据说每天都会打坐念经。

  一开始顺宣帝是有些反对的,自认为没有哪里对不起岚皇后,皇后这样做让他很难堪,但是岚皇后解释了,她只是想为秦慕寒积福罢了。

  等了一盏茶的功夫,顺宣帝还是站起来,打算离去了,没有人敢让他等这么久。

  “皇上这就要离去了?”

  顺宣帝回头,许久不见,皇后风韵犹存,而他,已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头子了,顺宣帝看着岚皇后没有多大变化的容颜,竟有些自卑。

  “皇后总算出来了。”顺宣帝说着又坐了下来。

  “让皇上久等了,是臣妾的不是。”岚皇后说着也坐了过去。

  秦慕寒走了之后,她度日如年般的过着,心中再牵挂,也无法将心中的关怀传达给秦慕寒,她只得找点什么来寄托她孤独的内心。

  她只希望佛祖保佑,秦慕寒远在边疆,无病无灾,早日打了胜仗归来。人老了,总希望孩子能够陪在她的身边。

  “你在这里倒是清净了。”顺宣帝感慨道。

  “莫非皇上又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岚皇后贴心的问道。

  也是,皇上若没有什么事要向她倾诉,又怎会有时间来看她。

  “此事不只烦心,还棘手。”顺宣帝说道,“还跟慕寒有关系。”

  “慕寒?跟慕寒有什么关系,难道慕寒在边疆出事了?出了什么事,慕寒怎么了?”岚皇后激动起来。

  顺宣帝无奈的看着岚皇后,这个女人的心中只有她的儿子,曾几何时,皇上也是她的心上人啊。

  看顺宣帝不说话,岚皇后也知自己过于激动了,冷静下来说道。

  “皇上,儿行千里母担忧,慕寒是我唯一的孩子,我现在听到他出事,简直难以坐立,还请皇上告诉我,到底出什么事了?”

  “皇后也不用担心,朕还没说慕寒出事呢,只是说这事跟慕寒有关系罢了。”顺宣帝冷冷说道。

  看着岚皇后一脸的期待,顺宣帝又继续说道。

  “今日早朝之时,康烨当着大家的面弹劾慕寒,证据充分,朕一时不知如何处理,这不来问问皇后吗,都说母子连心,我想皇后也许能理解慕寒,给朕一些说服之词。”

  “大皇子弹劾慕寒?这不是无中生有吗,大皇子在宫里辅佐你的朝政,哪有时间去调查慕寒?皇上,你也不要太偏袒你的大儿子了,不要听他的片面之词,任由他含血喷人了。”

  岚皇后的情绪又激动起来。

  顺宣帝再度沉默,皇后的情绪何时变得如此暴躁,身为一国之母,这些皇子都是她的儿子,说话何必尖酸。

  “皇后这话又是怎么说的,朕什么时候偏袒过谁?朕要是偏袒康烨,这会儿就不会坐在你的宫里了。”顺宣帝有些不悦的说道。

  不得不承认,他有些吃醋了,岚皇后一听到秦慕寒的名字,就仿若失去了理智。

  “是臣妾失礼了,还请皇上不要怪罪,臣妾只是认为,臣妾的儿子,臣妾要尽心守护,慕寒长到这么大不容易,臣妾不容有人迫害于他。”岚皇后一脸正经的说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