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最长的战争(三)
徐飞继续:“亚特人没提他们殖民地球之前的历史,只说他们殖民深空很多年,纵横数个星域,但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所以离开地球之后,一部分不甘心放弃的亚特人留在了天狼星,等战争的余波彻底散尽,他们一边重新发展殖民星,一边调查战争的真相。”
“他们查到什么了?”林学栋好奇地问。
“很多,我之前讲的都是。”
林学栋更好奇了:“隔着几千万年,他们上哪儿找的遗迹?”
大自然的力量极其强大,如果人类消失,只需要几百年,人类留在这里的一切就会消失殆尽。
亚特人又没时间机器,是说调查,就能查到线索的么?
徐飞:“一是被虚无彻底摧毁的行星,在内域很少,但在外域很多,行星的碎片就跟小行星一样,长年累月飘浮在太空,其中的一部分历经几千万年依旧完好。”
“二是找史前文明留下的飞船和太空城,多少都能找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有时甚至还能找到休眠的史前人类。”
“最后就是各大种族的后裔了,内域的基本都退化成行星文明了,有限的记载都成了传说,就跟咱们的大禹治水差不多,但是多找几颗行星,把找到的信息综合起来,多少都能发现一点有用的东西。”
“而且亚特人不止搜索内域,还远赴外域寻找三大种族后裔,还真在其他星域找到了一些线索……你们别以为这很简单,亚特人为了寻找真相,前后历时一百多万年,走遍了整个猎户臂,英仙臂和人马臂也都去过,几乎把亚特人的殖民星走了一遍!”
众人顿时大吃一惊。
虽然不是亲身经历,可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出现了亚特飞船飞向深空,一次次造访其他殖民星,一次次苦苦寻找蛛丝马迹的景象,而且这样的行动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一百万年!
难以想象,亚特人到底付出了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坚持一百万年不动摇,说的好听点这叫执着,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偏执。
扪心自问,不管哪一位大佬,都觉得自己不会做出这么疯狂的举动,可亚特人偏偏就那么干了。
难不成天狼星上的亚特人,是一群不肯放弃的偏执狂?
不过这不是重点,林学栋没打算穷根究底:“后来呢?”
徐飞:“后来,亚特人返回天狼星,这个时候,当初三大种族留下的行星文明,也都慢慢发展起来了,亚特人主动和他们接触,最后重组星际联盟。这个联盟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做好撤离内域,而且是远离内域的准备;二是做了一次实验。”
哪怕已经知道答案,他的表情依旧变得非常复杂:“天狼星的亚特人,在一百多万年前再次殖民地球,但他们不是单纯的殖民,而是进行一次特殊的侦察,目的是观察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说触发什么样的事件,才会导致恐人入侵!”
嚯!殖民实验?
大佬们全都惊得合不拢嘴,这这这,这也太特么疯狂了吧?
怪不得人类第二文明的消息那么少,原来从一开始,第二文明就是亚特人的实验品!
这手笔也太大了吧?
然后,大佬们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所有人都露出古怪的神色:第四文明,不会也是亚特人的实验品吧?
按北都此前得以的消息,现代人类是第一文明留下的种子,可这只是个消息,有确切来源,却没有确凿的证据。
怎么忽然有种被人利用的感觉?
徐飞:“第二文明触发了时间信标,导致史前文明入侵,一段时间以后,虚无再次出现。为了搞清楚虚无到底是什么,联盟在外域设下数颗旅馆星,故意让虚无摧毁。”
众人精神一振,林学栋迫不及待地问:“结果怎么样?”
徐飞摇头:“没有任何结果,所有诱饵殖民星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毁灭,和联盟无关文明行星,也都被虚无摧毁,亚特人最终只确定了两件事,一是虚无针对的是所有文明行星,根本不管行星上的文明到底站在哪一边;二是虚无分不清诱饵星和殖民星,就像……嗯,我们分不清两窝蚂蚁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或者说,压根儿就不想分清楚。”
林学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只有这些?”
“当然不止,还有各种观察数据。”徐飞说,“亚特人在诱饵星系安装了很多传感设备,但恒星系内部的设备基本都跟星系一起完蛋了,只有星系边缘的观察设备幸免于难。”
徐飞连翻几页,找到自己想说的内容:“虚无摧毁的恒星系很多,亚人一共拿到十七个星系的数据,摧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恒星毫无预兆的加速不老化,在极短的时间膨胀爆炸,但不是超新星爆发,类似于氦闪又不是氦闪,就像人为催动恒星小规模爆发一次。”
“另一种情况是恒星突然分成两半,再因为引力重新聚集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大量恒星物质被抛射出去,形成毁灭星的恒星风暴,而且恒星不是分裂一次,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多次分裂,等到一切结束,好好的恒星不是变成了小质量的红矮星,就是变成白矮星。”网首发
“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恒星系突然从外向内快速塌缩,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从外到内将整个恒星系狠狠捏在一起,再攥在手心里狠狠地揉几下,这种情况最少见,亚特人一共也只观察到两次,但这也是最彻底的方式。根据亚特人的观察记录,这两个恒星系的塌缩速度是光速的一点七倍,但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林学栋疑惑地重复:“超光速塌缩?”
“对,超光速塌缩。”徐飞重重点头,“我刚知道的时候也特别奇怪,所以特意确认了一下,亚特人确实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