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4章 两种可能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阮星野的话全部都脸色凝重。
毫无疑问阮星野接下来的话将会牵扯出惊天大秘!
“继续说。”
王安表情略带思索说实话镇南公勾结天南国阮家推翻了云家的统治这种情况是他根本没有料到的。
一开始王安的想法是镇南公野心膨胀但他不敢对朝廷出手所以派人送了一封假信到京城迷惑炎帝让炎帝误以为天南国真的出兵打大炎了。
然后镇南公这边失踪怎么都联系不上给炎帝和朝廷的人造成一种镇南公可能出事了的错觉随后派兵出征天南。
等到了镇南关之后王安发现不对劲镇南关的守将和手底下的士兵都出了大问题连朝廷的兵马都不让过。
当时王安的内心其实在猜测这镇南公该不会是自己带兵攻打天南国想着把天南国给打下来吧?
把天南国打下来之后镇南公接下来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是他当天南国的国主反正他的手上有十几万大军打下天南国之后就算会损失一些人但只要再接受一批投降的天南国军队如此一来轻易可以凑齐二十万甚至是更多的大军。
并且镇南关在他的手上这是大炎通往天南国的交通咽喉要塞乃是天险之地易守难攻。
镇南公只要派遣六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大炎这边十五万大军也不见得能拿下来如此一来镇南公可以安安心心的当天南国新国主。
而大炎这边不可能真的派十五万大军来进攻镇南关因为北方连年战乱如今大炎的战略核心在北方那边。
并且西部那边也不平静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乱但局部的小打小闹不少次数多了闹得人人都心烦为了稳固西部局势西部的兵可以调一部分但不能调太多。
东部沿海地区海外四岛国近段时间以来不断有贼寇渡海而来骚扰沿海多城也是各种麻烦事不断。
虽然海寇构成不了多大的威胁但恶心人非常有一套并且近段时间四海岛上的四国似乎隐隐约约有组成联盟的趋势大炎不得不防东部的兵力也不能调动太多。
禁卫军拱卫京城乃是重中之重自然是更不能调动了。
如此一来可用的兵力也就是南部的南军以及像砖头一样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的赤龙军。
这两军的兵力将近二十万大炎不可能拿这二十万的兵力跟拥有镇南关的镇南公死磕。
因为大规模战争一旦开打那就很难再停下来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够速战速决还好以最小的代价赢下战争。
但镇南公又不是蠢货仅靠二十万大军正面硬碰硬对抗镇南公手下的大军都不见得能赢更何况人家镇南公还有镇南关。
而大炎这边真要跟镇南公死磕的话。速战速决不了那就只能是打持久战。
但是打持久战的话大炎这边可吃不消。
北边的连年战乱每年不知道要从国库之中花掉多少银子。
并且这两年天灾人祸到处都是流民和逃荒的人对朝廷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虽然太子王安把流民的问题解决了但一旦战乱起来朝廷国库吃不消流民工作的工资发不出去流民将会再次变成流民。
所以算来算去大炎只能吃亏白白送了镇南关并且让镇南公当了天南国新国主。
如此一来对大炎来说可谓是伤了元气并且还丢了脸面但是却没有办法。
因为如今的大炎国力已经比不上鼎盛时期支撑不了南北两线的大规模作战。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撑得了多条战线的大规模战争大多都是一条线是主力部队其他几条都是守军小打小闹。
实际上三十年前大炎就已经陷入了风雨飘摇的地步若不是现在的炎帝神勇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出来帮大炎续了几十年的命恐怕大炎已经被瓜分了。
但炎帝年轻的时候再神勇也有老的时候。
如今的炎帝虽然还没年老体衰到很夸张的地步但他年轻的时候因为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导致身体落下了不少的病根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这也是炎帝为什么迫不及待的让太子干政甚至是让太子监国的原因。
昌王之所以在北方军营之中回到京城待这么长时间也是炎帝在考验他在众多的皇子之中炎帝最终会选出最出色的那个皇子出来继承他的位置。
尽管炎帝心中最希望这个人是太子但太子实在拉胯的话恐怕最终还是会被废掉另立新的太子。
而新太子无非就是从昌王和惠王这二人里面去选。
当然出于对太子的溺爱炎帝会要求这二人无论如何不得杀废太子并且逼他们对天发誓。
再之后就是王安淘汰出局在京城没有容身之地。
不过虽然他是废太子但混个王爷来当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会弄一块封底给他只要不参合政治快快乐乐的混吃等死一辈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当然老炎帝一死昌王或者惠王登基之后会不会违背誓言非要杀了王安那就不知道了。
毕竟非要杀了满朝文武也拦不住没人会为了一个废太子去得罪新皇帝。
王安被废的前提是他能力实在拉胯。
好在现在的他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都是顶级的让炎帝十分欣慰甚至是让他干政监国。
并且王安监国的时候各种能力也十分出众批阅的奏折有理有据处理事情的速度也是雷厉风行不比年轻时的炎帝弱半分。
总而言之太子的文治在炎帝看来是没什么问题了种种改革甚至是比炎帝年轻的时候更强。
所以现在需要考验的就是太子的武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