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超级能源强国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一十八章 能做完吗?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wwxo 回到会议厅的苏城,龙行虎步。

  8个月的极限,意味着大华从头到尾,用240天就能造出一艘灵巧型的散装货轮。虽然不是世界顶尖的水平,但在生产领域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用这个速度,大华自己能建6艘船,但若是全球化的播撒订单,这个数字扩大两倍或者三倍都能做到,只是利润的多少而已。

  李沧的保证,恰到好处的解决了竞标的问题。苏城相信,以大华的成本优势,只要能抢来订单,就一定能创造利润。

  造船业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也是对价格最敏感的产业。每降低1的成本,都能带来数千万的收益,每降低10的成本,就是一场革命。

  正因为如此,美国和欧洲有无数先进设备和熟练工人的船厂,最终都倒闭了。日本接手了船舶制造业,也没有坚持太久,当他们的人力成本上升以后,韩国试图从他们手里继承世界船舶制造业的大旗。

  中国比韩国又晚了15年,才开始如火如荼的造船。

  在苏城看来,与其说是15年前的中国制造业,准备不如韩国的充分,不如说是15年前的中国民营制造业,准备的不如韩国充分。

  即使是到2003年,中国大举进军世界造船业,先锋和主力仍然是江浙的民营企业。那些做衬衫做皮鞋的老板们,拿着30年积累来的资金,购买中国或外国船厂的旧设备,从一两千吨乃至几百吨的船舶做起来,愣生生的做到了每年上千万吨的规模,论排水量,等于数百艘的航空母舰。

  而中船一类的国企,是等到中国的民企把市场做出来以后,才强势插入。这就好像是两只野狗约好了出去找母狗,相对瘦小的找到了母狗。正开心间,强壮的野狗从后面直插瘦小的野狗,然后也觉得开心。

  若是让强壮的野狗单独出去找母狗,他又不敢了。

  1993年的中船重工,在硬件条件上也许比韩国船厂差一代或者两代,但在资本和劳动密集型的船舶制造中,技术先进只是增加利润和订单的方式,不可能做到垄断。

  中船真正糟糕的地方是自我消耗。他们根本就没有把精力放在找母狗传宗接代上,他们的眼光全都放在公狗身上,只想怎么占点便宜。

  多年积弊,不是苏城或者荣尚国能改变的,甚至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改变的。

  苏城确定外包策略能够实现,决定不再理会荣尚国和他的造船厂,回到位置上,就轻声说道:“荣总,我准备再多订几艘船,咱们的协议依然有效。对吗?”

  荣尚国知道他刚才的电话有什么内容,默然道:“协议有效。”

  他一条船都没有竞标到。又不敢强行压缩合同时间,因此,明知道“合作生产”等于是做配套的代工厂,也不得不答应下来。

  不管怎么说,做这种短期船只的配套,利润也比长期合约船的多一些。

  苏城颔首,向主持人示意可以开始了。

  主持人见下方无人反对。稍等就宣布竞标继续。

  中场休息,许多人都联络了自己的公司,将最新消息传递了出去。大部分人都得到了来自公司的反馈。

  因此,下半场从开始阶段,就陷入了白热化。

  第一批暖场的3艘船,价格瞬间塌下去一截。15万吨的干散货船,出价3300万;11万吨的近海成品油轮,出价7200万;8000吨的内河近海船,要价只有1300万……

  别说苏城和荣尚国了,韩国人都愣住了。

  这次交易的基本都是标准轮船,各公司参与竞标的,也是自己公司的传统型号,只做微调,不做大的改变。

  这种情况下,船只的成本可以降的比较低,也能给船厂一些高利润补贴,毕竟,这么紧张的时间,等于是让这些船东插队了。

  然而,半场后的这三艘船,不仅将价格拉回了平均水平,而且有所下降。

  第22艘到第25艘,也是同样的情况。

  只见台上的新西兰船东,乐的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

  时间短,价格低,这简直是船东的梦想。

  荣尚国看看台上的价格标签,再看看自己写的数字,忍不住用英语道:“这都是做什么?赔本的买卖,还用得着抢来抢去的吗?”

  刚才出手最狠的印尼船厂代表,顿时收起了笑容,道:“我们肯定是有利润的。”

  “那最好了,否则看你怎么交代。”荣尚国瞪了他一眼,这种价格若是三年交货的合同,当然是有利润的。但若是9个月或者10个月交货的合同,加班费就能吃掉利润。

  印尼那船厂的代表嘿嘿的笑了两声,他其实爷有些后悔了。

  第26艘船和第27艘船,是一艘32万吨的干散货船和一艘7万吨的集装箱船。

  对后者,苏城毫无兴趣。5万吨以上的船只建造难度相应提高,大华船业使用的巨型总段造船法和平地造船法,都没有在这一级船舶上进行过实际验证,就算要来订单,也只能转让给别人。

  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苏城将目标放在32万吨的干散货船上。这艘船,不仅符合大华船业的需求,也符合现代重工的需求。他们正在制造的船,就集中在3万到4万吨的区间,而大华竞标的船只,多是2万吨到4万吨的船。

  这次的竞标会,订购的都是标准尺寸和标准装备的船只,能极大的降低船厂的压力,相同的船型批量制造,则科研设计、放料、胎架、培训等一次性费用可以分摊到几艘船上,同样的材料和设备批量购买,也能降低价格,随着生产批量的增加,生产技术的提高,差错会逐渐减小,所有这些都能降低船厂的成本。

  因此,竞标同样的船型,船厂能给出更低的竞标价格,可以说对双方都有利。

  在船舶运输业强劲复苏的这段时间里,这种方式能争取最大利润。

  苏城抬头看了一下韩国那边,然后开始低头翻阅竞标书。

  一共32艘船,还剩下7艘。其中有2艘是2万吨以下的,1艘是5万吨以下的,有4艘是符合大华船业和现代重工的期望吨位的。

  苏城想了想,先在32万吨的船只标书上,写下250天的合同时间,并把价格提高到了8500万。

  按照前面两轮的竞标结果,他其实应该再降低一些价格的。

  但就像是荣尚国说的那样,如果是白做工,竞标下这些船舶又有什么意义?

  大华手上的订单不少,尚未到山穷水尽要保本的境地。

  填好了标书,苏城慢吞吞的将之塞入牛皮纸袋,封号后签字。

  工作人员立刻过来取走,送到后面船东的审查部去。标书内有很多的可选项,不同的选择对船东来说是不一样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价格、时间和配置。

  船厂的代表陆陆续续的写好了标书,不长时间,里面就送出了结果,交给台上的船东代表确认。

  转瞬,主持人开始宣布结果:“第26艘船,32万吨干散货船,中标者大华实业,合同时间250日,价格8500万……第27艘船,7万吨集装箱船,中标者日本八幡造船厂……”

  比起前面两轮,大华船业的中标价一下子提高了500万以上。那印尼船厂的代表,脸都绿了。

  裴忠勇不禁扭过头来,用英语笑道:“苏董不会是不想中标,有意写了一个高价,结果不小心中标了?”

  他这么一说,几个人都发出荷荷的笑声。

  “现代重工要是想压低价格,压低就好了。”苏城不为所动。这里的任何一个决定,都价值几百上千万。在外面和人赌气砸汽车,也不如这里的一个闪失,他才不会因为裴忠勇的话而改变自己的竞标策略。

  裴忠勇摸摸脑袋,笑道:“大华已经拿到了6艘船,你们好像只有一个造船的船厂吧,另一个是海上钻井平台用的?一个船厂,做的完6艘船吗?”

  “如果不用船坞的话,有几个船厂又有什么关系?”

  裴忠勇脸色一变:“苏董真的好有信心。别是在骗我们。”

  苏城摊开手,不说话。

  主持人很快敲响了木锤:“最后一组,第28艘到第32艘船的船东为丹麦的迪亚船舶运输公司……”

  苏城照旧以高价和短时竞标其中的3艘船。

  与之相反,裴忠勇选择了低价和较长的时间。

  有了印尼船厂的教训,各家船厂竞标起来都小心多了。

  现代重工已经拿到了7艘船,再拿到3艘或者4艘,也就达到了最低要求。裴忠勇可不想签几艘赔钱货回去。

  竞标开始前的大言不惭和真实的利益比起来,算不得什么。

  这次填写标书的时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结果出笼的很快。

  三艘船归大华,一艘船归法国船厂。

  当结果公布以后,裴忠勇只是咬了咬牙,就对苏城道:“希望你们能做完9艘船。呵,20多万吨可不是听起来那么简单的。”

  “9个月后,你就知道答案了。”苏城笑眯眯的,挨着他很近,轻声道:“也许,你该关心一下,大华做完了这单之后的目标。”

  ……

  wo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