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姐弟(二)
身后的门啪的一声关上李道宗回头看了看这才在从人手中接过马缰翻身上马缓行离开。
来的时候他的心里颇为忐忑……其实此时离开李氏另立门户并非一个合适的时机很容易让人觉着他李道宗落井下石或者是改换门庭太快乃无耻之徒什么的。
而德行上一旦有了瑕疵也定然会影响他的仕途甚至是莫名其妙便会有其他麻烦缠身。
可他左思右想还是下了决心在陇西李氏最艰难的时候离开。
原因很简单就两条其一便是他与李氏族人并无多少交往少年时还饱受亲族白眼他李道宗没那么大的心胸在那些人困难的时候还去上手相帮。
其二就是皇帝既然希望他如此做那晚做不如早做犹犹豫豫的反而两边不讨好……
另外就是当他任职鸿胪寺卿的消息在族中传开之后那些族人的嘴脸让他实在受不了了登门拜访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一个个称兄道弟的跟他叙起了亲情让他分外厌烦。
实际上吧理由再多其实也抵不过功业二字他自小就立下志向不但要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还要争个青史留名。
既然志存高远那就不能半途而夭别说让他离开李氏自立门户了即便将他当做砍向李氏的刀也不是不能商量。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堂姐的气魄还在他想象之上。
对他的作为不但没有加以置评责备而且话语之中颇有维护之意最后他也是在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中落荒而逃的。
仔细回想一下方才发生的一切李道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了事那还是一个女子相比之下他李道宗枉为男儿无论在气势上还是在度量上他都输的一塌糊涂。
…………………………
公主府后宅的书房中又响起了琴声这表明公主心情不佳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她。
琴音在几个炸音的当口断绝了下来很久都没有再响起当李智云端着茶盘进来的时候看见阿姐正伏在矮几之上挥毫泼墨也不知在写些什么。
“阿姐在写什么?怎么没有留堂兄用饭?”李智云把茶盘放下随意的说着话他今天没事正好回来府中见见母亲。
他如今已经入读于国子他去的很是时候国子祭酒换成了苏世长正是以前李智云的老师入监之后对他颇多照看并没有因其是李渊的儿子而抛弃昔日的情谊。
因为要建什么长安书院郫国公何稠上书不能厚此薄彼……所以皇帝令门下侍郎封德彝整饬国子正在大批的换人。
也就是说国子监有了新的气象……李智云明显赶上了好时候新的气象自然意味着新的机会嘛……
他对阿姐的安排非常满意当然了他也被人安排惯了尤其是对着李秀宁这位姐姐他缺乏反抗的意志和决心。
今日回来就听说李道宗来了对于这位年纪相近的同族李智云也很是佩服与人家相比他也只是多了个楚王的名号而已如今连楚王的头衔都丢了。
他在那边和母亲说话还以为李秀宁会留下李道宗用饭他也准备好了前去相陪只是没想到李道宗匆匆忙忙的就走了。
李秀宁抬头瞧了他一眼顺手扔下毛笔笔在桌上翻滚着留下大片的墨迹李智云紧着瞧了一下心说阿姐这是恼了?
“我是怎么嘱咐你的?不在学里用心读书三天两头便回来走动你是不放心你的母亲还是不放心我?”
李智云无奈的站起身垂头听训……他虽然没建下什么事业可胆子却已经历练出来了当日在锦官城逼着李孝恭出降的就有他一个所以小小的训斥可吓不住他了。
他只是在心里痛骂李道宗肯定是这厮得罪了阿姐却让他吃了排头真是该死。
“阿姐监中休学一个月说是要把监里的宿处重新修缮一番也不知一个月够不够看来又要打扰阿姐了。”
说完还讪讪的笑了几声说起来他也够悲催的出京去蜀中的时候正式晋的楚王也就是说可以到宫外居住了。
所以他在京中还没来得及选一处府宅作为楚王府那他回京之后便只能投奔阿姐继续寄人篱下的过日子。
当然了现在看起来未必是坏事有了自己府邸的皇子看上去肯定要显眼的多远不如现在来的低调。
李秀宁略显烦躁的摆了摆手方才和李道宗说话时表现的有多镇定从容现在的她就有多恼火。
李道宗如何如何其实她还不算在意因为李道宗和族人们都不亲近如今陇西李氏正值多事之秋人家离群而去虽说让人有些不齿可也说得过去。
她真正在意的是这事肯定有皇帝的授意在里面不然李道宗的姿态绝对不会那么决绝而且听他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也能猜出一二。
一想到这些她便气不打一处来甚至生出了他待我不好我何必还在意他做了什么的念头。
“既然要在府中待上一个月那就不能老是厮混在女人堆里好好的去前院书房给我读书王位没了也就没了之后靠学识才能依旧能得富贵。
而且我送你去国子监进学也不只是让你去读书的要交往些有用的朋友将来才好互相扶持。
对了千万别弄些狐朋狗友回来不然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还有这几日你备些礼物去见一见族中的那些长辈。
主枝如今就剩了你一个成年男子你要担起责任来将来无论是你的母亲还是我以及你的兄弟姊妹们都要由你来照看。
你要是不成器啊看咱们一家笑话的人可不止是外人呢知不知道?”
一通唠叨下来若不知情的人还道是母亲在教训儿子呢当然了所谓长姐如母教训弟弟几句也不算什么。
李智云则是连连点头但是李秀宁的话他到底听进去几句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