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6章政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甘露殿中李破用过了午饭正在来回溜达着消食。

  通直散骑常侍颜师古陪侍在侧给他念着梁州总管李武的请罪文书。

  他在梁州大开杀戒直到现在才传书京师若是平常时节最轻怕也是个回京述职的处置。

  地方上的祸乱不是这么办的你做的时候很痛快但却会在当地留下很多怨恨一个不慎就会激起连绵不绝的反抗。

  所以地方守臣一般不会杀戮太过弄的太过血腥会随时遭到御史们的弹劾甚至于皇帝也会认为你的才能不足以治平地方。

  可现在是“战时”所谓乱世用重典地方守臣为尽快敉平祸乱而行威权杀些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现在李破听着李武在梁州任上的所作所为就毫无触动甚至觉得李武犹犹豫豫的不够果断。

  之前杀元仁卿沈左道等人时倒还比较有技巧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而杀人永远不是目的让汉中平原尽快安定下来才是重中之重。

  只要李武能做到这一点再出格些李破也能容忍这年月总有些人不知天时不求大势上赶着往人刀下钻又何必拦着他们呢?

  冷漠的想着这些随口吩咐“传诏予梁州总管李武其行稍过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朕不怪他……再将益州总管李靖的条陈附录一份传过去让他看看人家是怎么治理地方的。

  杀人立威实乃下策恩威并施才是治平之道梁州总管负有重责别整日里张牙舞爪的静下心来想想办法一些地方土人便让他大动无名把杀人放火的手段都用了出来将来让我如何敢重用于他?”

  颜师古头疼的皱起了眉毛既有警告又有鼓励该怎么写才能让李总管不会误会呢?而且这事应该交给中书舍人岑文本吧?

  当然了这些话他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听听中书那边的传言就知道岑文本在学识之上实要胜他几分以后有机会却要好好讨教一番。

  相比李武这位妻兄李破对老丈人李靖就非常满意上马能领兵破敌下马能治平地方如此良才耽误了几十年真是浪费啊……

  尤其是李靖上的平蛮十策好像他亲自到益州给出过主意一样太合心意了过两年和突厥算账时拿来再用一用一样有效。

  ………………………………

  接下来则是兵部尚书屈突通的奏疏与长安县尉房玄龄的合在一处都说的是设立折冲府的事情。

  试点时间不长找出了一些问题都不算大……到了此时可以在京兆多选些地方试行了屈突通那里没多说什么。

  房玄龄口气就有点大他觉着既然有了折冲府郡尉县尉之类的官职尽可削之这都是平日里在地方上领有兵权的官职。

  他们和卫府的职能多有重叠平日里有镇压地方叛乱剿除匪患等职责战时归于卫府统管可召集府兵作战。

  大业末年的时候还有个通守官其实就是把郡尉和卫府的职责合并到了一处换句话说兵权彻底下放到了地方俨然就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措施。

  后来通守官们纷纷自立如刘武周罗艺王世充甚至是李破自己都当过通守官而兵权一旦在握大家都没什么两样各个鹰视狼顾哪管朝廷死活?

  如今设下折冲府则变相的剥夺了郡尉的领兵之权郡尉指挥不动府兵那还有什么咒念?

  李破想了想其中利弊他想不太清楚于是便道:“发到中书和尚书省让他们议一下吧再有长安县尉房玄龄建言有功晋京兆府长史发到尚书省看有没有异议。”

  颜师古不由歪了歪头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什么房玄龄怎么就有功了这是连蹦带跳的在升官啊。

  长安县尉到京兆府长史这可是隔着好远呢当年诸王领雍州牧的时候属理府事的就是雍州府长史因为地近京畿他和地方上的郡守属于平级。

  颜师古吐着酸水将这些记下……之外也就没什么了房玄龄在长安向有大名才干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倒霉了一段日子现在这是又要显达了啊。

  当然了房玄龄如何如何与颜师古并无多少关系他现在正与人争着皇子师的位置岑文本宇文士及等人才是他的竞争对手。

  按照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说法他是占有一定优势的可论起家世来他肯定不如宇文士及论起资历和才能来他又不如岑文本只能说各有千秋现在正轮流去内禁教导皇子最终是谁胜出……

  好像皇帝的意思倒在其次皇后才是其中关键相比较前朝情形有点诡异皇后的强势比较像当年的文献皇后。

  只是外臣们还没有感觉到这一点而已。

  ………………………………

  下午时李破回到了太极殿。

  也没召什么人过来只是闷头处置各处送来的奏章。

  春耕结束了伴随看新的税法的施行在关西和蜀中地面上都闹出了不少的乱子朝中也是议论纷纷。

  贵族们不满意那是一定的了这种抗争很可能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会不会影响大局连李破心里都没底。

  他在等着前方的捷报来压制这种越来越亢奋的反对浪潮京中的门阀世族各个都是大地主想向他们收税真的是与虎谋皮一般。

  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为什么富贵的人家交那么点的税就能让他们那么的痛苦和不情愿实际上呢贵族的贪婪和悭吝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则是关乎于贵族们保持自己优越地位的诸般努力。

  当贵族们也开始交税的时候他们的地位明显便会下降这与传统理念明显不符自然会有人极力反抗。

  而这其实还并不是李破最终的目标让贵族们交税算什么?他看到的是随着隋末战乱有了结束的征兆人口的统计一直在实行当中。

  数字是如此的触目惊心拿出大业年间的数据比对一下人口消失了近三分之一这还是没怎么经受战乱的晋地关西和蜀中如果加上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那数字将是惨不忍睹。

  大片的田地荒芜了下来耕作的劳力也必将出现短缺轻徭薄赋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采取的必要措施来让民间恢复元气。

  而人口骤降之下一直施行的人丁税便将不再符合官府的利益如何加大对富裕阶层的征收力度以保持国库收入便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所以改人丁税为土地税也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够施行下去还能重创门阀世族体系。

  随着李破地位的一步步提高他的眼光以及思维都有了质的变化当年也只是想从贵族手里抠出点花销来如今呢他的目光已经放了在贵族们的命门上。

  当然了这些还只是他的畅想而已只是想从贵族们身上撸点羊毛就已经如此困难你要是敢摧毁他们的根基……嗯也不用有什么动作只需放出点风声出去不定长安城中就会变乱迭起。

  趁他睡着的时候冲进来砍下他的脑袋也不是没可能那无疑是向成型了近千年的制度发起挑战此时看来几乎必败无疑死路一条。

  将来能不能施行那都是没影的事呢人生短短几十年对于这种国朝大政而言也不过弹指一挥而已。

  而现在根本不是琢磨这事的时候除了稍微敲下点贵族的边边角角之外还得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去着手。

  人少了田地耕种的也少了税赋上做出革新以外就需要从鼓励人们的创新精神提高亩产上入手。

  比如说大量的运用耕牛来替换人力又比如说对农具进行改进选择更为高产的作物等等。

  想到这些李破头大如斗他娘的玉米马铃薯都在哪里?整日里都是粟米饭吃的老子都快吐血了。

  如果给他个小家各种特种养殖他都能搞起来可如果是一个国家那就简直了……养点猪都能被贵族们鄙薄到地里去……

  老丈人家的鸡仔真香啊好多天没去了也不知搬进大宅之后丈母娘的手艺退没退步上次就没吃到金贵着呢咱上门去送点鸡仔她不会拒绝吧?

  思绪发散开来李破不由流出了不少口水……也就没什么兴趣再翻那厚厚的奏疏了于是起驾去武德殿活动下筋骨然后琢磨着晚上该吃点什么好的。

  不如出宫去转转他开始盘算起了落脚点……今天长安书院落成他没去凑那个热闹也不知建的怎样速度倒是一流比之后来也不差什么。

  前隋的遗产实在让人赞叹后来人应该很难想象吧?冷兵器时代的建筑速度竟然能达到这种地步。

  对了他娘的前些时好像有人上书建什么皇陵他可想的真长远俺是该奖励他呢还是把他先一步送进坟墓里让他老实的躺着不要再多嘴多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