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来访
扶风窦氏起家于汉时以军功立族是一个典型的汉姓门阀。
经过晋末战乱许多北方的鲜卑匈奴等门阀改称汉姓后纷纷以扶风窦氏子孙自居让扶风窦氏的声势再次壮大了起来。
到了北周前隋时节窦氏已经成为关西数一数二的外戚豪门比起高氏陈氏等家族来他们的生命力显然更加强大。
高官辈出子弟俊秀者比比皆是除了主干强壮外枝叶也极为茂盛。
窦琮来祖地的机会不多可每次到了这里他都不敢放肆因为越是他们这些族中子弟越是知道扶风窦氏门户之森严。
前些年战乱多了些可不论是盗匪还是紧着跟薛举相抗的官军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不曾踏入窦氏主宅一步。
高门大阀的威慑力可见一斑。
当日李破就曾问过窦诞扶风窦氏宅中可还繁花似锦?实际上窦诞完全可以很有底气的回上一句窦氏祖地的砖瓦都还健全也没人敢动这里的一草一木。
嗯只是子弟们都跑别处避难去了……以免一旦战败被薛举捉了去……
…………………………
如今不逢年节子弟大多都在外为官只剩下些老弱所以窦氏宅中颇为安静。
窦氏祖训不得结交郡中官吏不得在扶风为官主要是怕有不肖子孙横行乡里霸占郡产形成一族为一郡的局面倒也为子孙消了不少祸患。
当然了一般来说像扶风窦氏这样的人家名望著于天下也不会在乎地方官员们对他们怎么样更不会无故欺凌乡人那样的话名声还要不要了?
搞的天怒人怨的土豪恶霸和他们这种有着历史沉淀的世族门阀不沾边多数还能得乡人称颂以窦氏乡邻为豪。
他们不结交当地官员可官员们也不敢来招惹他们扶风郡的郡守上任的时候也不得不来他们门下拜见一番。
当晚窦氏的几个家老宴请了窦琮这些人都是退下来的高官即便垂垂老矣也各个城府深沉言之有物。
他们最为关心的还是朝堂上的局面新皇登基还是他们的邻居对扶风窦氏持有怎样的态度便显得尤为重要。
窦琮被问的脸都绿了……一位家老甚至问起了皇帝的族谱估计是觉着皇帝既然出身扶风不可能没跟窦氏打过交道不定就能扯上点关系呢。
窦琮哪晓得那么多?
皇帝的家世倒一直是贵族们关注的重点可皇帝自己不说谁还能知道他出身哪家?如今大家差不多就知道皇帝的祖上是李广一脉剩下的估计也不用去深究家世太低不好宣之于口啊……
好在家老们没老糊涂听窦琮一说就不再探问了因为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危险瞧皇帝那样子祖上要是哪位给窦氏当过奴仆可就糟心了。
宴饮结束窦琮满头是汗的躲进了宿处长安城中窦氏子弟太多了分散在各处他窦琮怎么晓得各人都在做什么又都有着怎样的想法?
皇帝对窦氏的观感就更无从谈起他才见过皇帝几面?
至于窦氏如今的处境根本不用他来说嘛与陇西李氏走的那么近此时若没点后果他可就得衷心称赞皇帝一句宅心仁厚了。
其实主宅的消息比他要灵通的多听家老们谈起窦诞窦光大已晋户部侍郎即便是同族窦琮也吐了些酸水。
窦光大可是李渊的女婿这么快就被启用了?他还真就想不明白窦光大与皇帝之前会有怎样的交情。
回到宿处的窦琮满腹心事却还是紧着喝了不少的水他觉着在宴席上把一整年的话都给说了他从没有这么多嘴过。
看来以后还是少来祖宅为妙当然了若非兄长窦轨予他书信让他抽空来祖宅拜访一番他也是不会来的。
以当前的局面他们这些旁支子弟确实需要主枝的支持……
天色已晚窦琮准备好好歇息一晚补补精神明日里还要赶往金州接着就可以回京了。
窦琮叹息一声这一趟不说功劳有多少苦劳总归是跑不了了希望回去之后能有更好一点的位置在等着他。
亲兵却这时进来禀报有人要见他见他有些不耐烦还得紧着解释千牛备身府来人有要事求见。
千牛备身府……皇帝亲军羽林卫士窦琮立即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这些人绝对不会无故出现在你面前。
一旦他们没有通过中书尚书甚或是骠骑府而突然寻上门来一般来说必定身怀密诏为了私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来人很快便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一个面目阴沉的家伙一看就不是好路数年岁也不小了看那模样就知道是一路赶过来的。
见到窦琮来人便敲击着胸膛行礼道:“末将胡大见过窦大将军。”
窦琮微微点头这人他不认识以千牛备身府的名义深夜来见……窦琮有些牙疼的瞅着来人连说话的兴致都没了。
胡大也不啰嗦直起身便道:“皇帝口谕……”
窦琮愣了愣立即站起身锤击着胸膛“末将窦琮听诏。”
胡大心中略有得意曾几何时一位大将军都要朝俺施礼了也不枉俺走这一遭嘴上则干脆的道:“诏左武卫大将军窦琮即刻启程前往雕阴郡有商队欲从雕阴私出塞外务必拦下。
所有人等全部拿下押回长安交有司处置他们身上一定还带有书信等物细细搜缴期间若有藏匿不报者唯窦琮是问。”
雕阴郡?俺他娘的才从那里回来一支商队而已也值当的这么神神秘秘的?让俺一位大将军亲自动手?
窦琮怨言满腹恶狠狠的锤击了胸膛两下“末将遵诏。”
胡大适时抱了抱拳笑道:“多有得罪将军莫要见怪之后末将还得随在将军身边有何差遣将军尽管吩咐便是。”
窦琮勉强挤出几许笑意来“都是劳碌之人还有什么见怪不见怪的你且给我说说此行是何缘故吧以免误事。”
至于对方是何身份来历窦琮是问也没问想来也不可能有人敢这么戏耍于他……
…………………………
长安户部侍郎窦诞新宅。
自从窦诞晋户部侍郎后他便搬出了以前的驸马府住进了这处别院算是和以前的窦驸马做了个了断。
今日下衙门下侍郎长孙顺德使人送来拜帖想要在今晚来他府上拜访。
窦诞稍觉诧异他和长孙顺德勉强算是亲戚因为长孙氏和段纶是姻亲他又和段纶是连襟。
可这样的亲戚关系是不会让一位门下侍郎主动来拜会于他的。
严格意义上讲长孙顺德是宰相的后备人选而他窦诞还差了几步才能摸到宰相的边按照官场规矩如果没有什么私交的话长孙顺德只需邀他前往府上相谈即可。
窦诞回帖之后立即便让人准备酒菜等待长孙顺德到来。
窦诞仕途上算是平稳了下来他们夫妇也不再提心吊胆同时家事开始变得顺遂了起来。
大哥窦衍那边偃旗息鼓再没了动静……前些时窦诞还去弟弟窦师纶府上走动了一下兄弟两人少有往来感觉很是陌生也没什么话说。
可窦诞故意说了几句大哥窦衍的不是顿时引起了窦师纶的共鸣借着大哥两兄弟迅速找到了共同话题再喝上点小酒两人终于产生了些亲兄弟的感觉。
让窦诞颇为羡慕的是窦师纶不怎么关心改朝换代朝中政局等等大事在太府少卿任上稳稳当当。
最近他还在太常卿郫国公何稠门下走动想着让何稠收他为徒传出去的话也算是一件逸闻了。
何太常也很喜欢这个出身豪门天赋绝佳的后辈经常邀他过府谈笑只是何稠年岁太大收收徒弟倒也不是不成可绝对不会再收像窦师纶这样的弟子了。
于是何太常也就有了一位忘年之交……而有了何稠这样的朋友起码在当下看来是不需要担心什么了。
相比之下窦诞觉着自己这些年来东奔西走的有些多余……当然了他和窦师纶的志向也大相径庭倒也无需妄自菲薄……
…………………………
今天他家婆娘又去了妹妹李秀宁处窦诞听到下人禀报也没在意自家婆娘本来和那边并无多少交往还颇有些怨言的样子。
可自从去年经历了风波之后反而与那边亲近了起来也不知将来是福是祸他接着又想起前些时听说皇帝又去了那里……
想到这个窦诞不由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是该说陇西李氏命不该绝呢还是该笑他们丢了脸?
按理来说皇帝这么做有些欠妥毕竟那是个有夫之妇可那不关他窦光大的事情轮不到他来多嘴多舌估计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吧?
直到下人传报长孙侍郎到了窦诞才收拢心思出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