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文章
李破仔细看着由中书舍人岑文本代写的劝降文章。
岑文本是当今世上最为顶尖的那批文人中的一个文章质量不用怀疑。
文章大概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陈述己方之强盛君王之明臣子之贤历数功绩以及得位之正。
第二部分开头是夸赞杜伏威的说他很有才能将江左郡县治理的很好部下们对他惟命是从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这些都是他的功绩。
接下来就是结合着天下大势说江左的弱势缺点告诉杜伏威与大唐为敌并非明智之举。
第三部分才是劝降之语许下种种好处让他早降以免伤及自身还有江左百姓尤其是还用悲天悯人的口吻说着战事打了这么多年人已经不多了眼瞅着大势已去何必再为了一己私利行那螳臂当车之举呢?
结尾处叙了叙情谊暗戳戳的告诉对方不用害怕只要来归荣华富贵都在等着你还能在长安娶到名门望族的女儿。
将来你家也能和元氏陈氏等门户一样子孙富贵绵长无有穷绝。
李破有些艰难的看完了只沉吟片刻便写下批语“莫要卖弄朕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杜伏威一介盗贼他也看不懂即是朕之亲笔那便务求简洁让其晓得利弊即可。”
岑文本之才毋庸置疑可文人就是这个毛病平日里还好到关键时候就喜欢卖弄辞藻典故很多时候他们都觉着越让人读不懂越显其才。
李破这个半吊子自然很痛恨这种行为有些人上呈的奏疏就非常晦涩难懂还得让颜师古等人给“翻译”一下才能节省他的阅读时间弄的他很是丢脸。
没有经过当世正规的文学教育无疑是他一大缺憾好在他书也读了一些字也练的有些模样了时不时的还能偷上几首诗词偶尔彰显一下皇帝“过硬”的文学素养不然的话没准和窦建德等人一般早就有了粗鄙之名了。
………………………………
劝杜伏威来降也不用那么多的花样今年战事过后天下局势已经明朗没了窦建德萧铣相呼应盘踞江左的杜伏威根本无法抗拒唐军进讨。
如果杜伏威识时务那会省去很多手脚若其率众顽抗却也只能是多流上许多鲜血罢了能够改变当前大势的机会微乎其微。
可惜王雄诞被他派去了灵州不然用杜伏威的义子送信会更显诚意一些。
当然了在他看来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草头王们在自家的地盘称王称霸吃香的喝辣的在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又怎么会轻易俯首于人?
李密李轨就都是很好的例子。
李密在最困窘之时投了翟让你看看他干了什么?在和王世充的争斗中败下阵来又选择了投唐还是寂寞难耐于是出走给王世充送了人头。
李轨也差不多先向李渊称臣接着就反悔了把李渊气的够呛。
李破本身其实也在此列他当初在代州也已向李渊投效但最终却还是选择抄了李渊的老巢。
若你只认为是出于齐王李元吉的缘故那得多幼稚啊?
……………………
他这里批语刚下那边宦官来报中书舍人岑文本到了。
李破召他进来待其施礼落座之后让人将自己的批语递给他看岑文本只瞧了瞧立即便起身尴尬的请求至尊原谅。
他昨日回去之后志气激昂文思泉涌用了半宿便写就了这篇文章自觉文理通达神魂兼备动人心魄那杜伏威见了即便没有归降之心也当让其晓得厉害怯其肝胆未战先输三分。
这就是文人的自信一纸文章可敌百万雄兵无疑是文人最高境界的一种。
可惜的是关西不兴这个……皇帝的批语让兴冲冲来等着皇帝夸赞的岑舍人失望至极分外尴尬的是通直散骑常侍颜师古也在。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他们两个在朝堂内外都很有名气虽无嫌隙却隐有相较之势毕竟文无第一嘛。
尤其是他们还在轮流教导皇子谁能在皇子那里站稳脚跟那自然就比对方要胜上一筹。
颜师古埋头案牍耳朵却已竖起老高一听岑文本在谢罪心里已在暗笑那文章他也已看过不得不道上一声岑景仁文采绝佳与我并列并非侥幸啊……
可劝降诸侯这种事本来就吃力不讨好虽可借此扬名但……那边若是回信的时候不很恭敬岂不是意味着你写的书信适得其反?
那以后君王再需要代笔的时候肯定就不会再用你了。
作为关西人他的想法跟封德彝倒是类似都觉得岑文本此举有些孟浪成功的机会不大却很容易伤及自身。
那边岑文本还想挣扎一下“至尊容禀臣以为劝诸侯来归当示之以威怀之以德晓之以礼动之以情方能动其心意若只平常言语怕是有损……反而令其起了轻视之心。”
李破神态轻松的笑道:“杜伏威只一盗贼如今却能保有江右近十载弭平祸乱治理百姓用兵施政之上皆可圈可点可见此人非是寻常之辈。
与之通信往来不用乔饰过多那样的人还能为文字所动怎的?”
岑文本也知道自己想要凭文采说杜伏威来降的心思起的有些轻率了皇帝向来务实文章打动不了皇帝那又如何能打动得了杜伏威?
他沉吟片刻“至尊圣明是臣想的差了臣这边去重新写过……只是臣与萧侍郎前些时谈论过一次都觉杜伏威称臣在即……”
说到这里他有些不好意思的咳了两声“只需至尊稍稍示意便能消了那边的抗拒之心。”
接着他话锋一转道:“但称臣易令其入京来朝难……”
李破明白他的意思称臣的诸侯还是诸侯入朝的诸侯便如虎入牢笼没了以前的威风这是岑文本代中书在问杜伏威一旦称臣该如何对待。
李破只道了一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