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外出
“那可不成朕又非李渊取人家财以资国用其弊甚多朕不取也……”
这话说的冠冕堂皇他好像忘了之前努力从贵族们手中掏粮食的事情当然了他说的倒也不算虚假。
捐献这种事情在于一个你情我愿最好是找个实在点的由头可不能来见驾一次就捐出许多钱财那确实与抢劫无异对他的名声极为不利。
当年李渊从晋阳起兵的时候众人捐献不少可一旦李渊入了长安你看他还要过别人的家财吗?
身份不一样了行事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武士彟进退失据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很慌。
封德彝趁机卖了个人情“武侍郎家中豪富京中无人不知可天子者富有天下自然不会无故受人恩惠不然定与名声有损……武侍郎还需慎言啊。”
武士彟听出了其中转圜之意感激的看了一眼封德彝心说那十几副名画终于起作用了?却也顾不上想太多拱手间连连谢罪。
不需要他家财的皇帝肯定是好皇帝就是拿钱财换不来官位有些可惜若是换了唐公在位此时……说说笑笑间不定就答应下来了。
从这里可以看的出来他比方才镇定多了。
李破笑着摆了摆手“你上的条陈颇有见地这也是朕召你前来的原因只是天下未定外间战事不休很多事啊还顾不上去做。
你谙于商事旁人耽于门户之见可能会轻视于你可在朕看来这却是不可多得的长处……”
听着皇帝娓娓道来武士彟鼻子突然有些酸若非场合不对他真想大哭一场看来家是不用搬了。
李破玩弄人心的本事可并不比李渊差了。
“所谓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环环相扣缺一而不可朕所秉承者一直都是熟其事者掌其职。
不懂农事者便不恤躬耕之苦不懂工艺者便不识工匠之精巧不懂商事者便不知往来获利几何。
朝中贤才众多可精于商事之人却未见几人瞧你履历颇丰可仔细想想那些职位如何施展所长?
所以啊……将来用你之处颇多不用往来钻营只需用心做事自然便有富贵加身。”
封德彝稍有愕然的听着心说这评价可不低啊……您昨天吃饭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吧?就差把厌恶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您这闹的是哪般让俺很不安啊……
无农则无食无工则无用无商则不给鞭辟入里看来武士彟所上的那言商六策确实是打动了皇帝自己真是太平日子没过几天就怠慢了许多竟然毫无察觉封伦啊封伦你以后可得用心些了不然哪天会错了意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而那边的武士彟已是感激涕零只觉皇帝就是他的知己因为还从来没有人这么评价过他的出身。
也没有人这般正经的为他的仕途考量过李渊用他不过是酬其功劳当今用他才是真正用他这个人。
于是他再次起身拜伏于地哽咽道:“至尊宽宏不计前嫌臣感激不已将来只愿为至尊执鞭坠蹬效那犬马之劳。”
“不用如此朕现在就想让你去办一件大事若能做的好了朕可不愿让你执鞭坠蹬受辱于人定让你显赫于人前。”
惊喜有点多惊吓也不少武士彟早已忘了妻子的淳淳叮嘱更将谨慎二字抛到了脑后“至尊尽管吩咐臣一定不负所托。”
李破笑笑还“犹豫”了一下才道:“你对钱币之事很有见解今萧铣已灭江右已定朕想派人运些新钱过去早些让新钱行于天下。
你早年行商当知此事之重大百姓手中的旧钱要收回来新钱要发下去做的好了可安定民心做的差了怕就能引起民变到时不说你要人头落地朕这个位子怕也坐不安稳。
如此大事你可愿意接下?”
别说武士彟了就算是封德彝心中都吃了一惊换了旁人当时便得进言阻上一阻可封德彝不是旁人看了看皇帝的脸色见其笃定自若想来不是即兴之举顿时便打消了进言的念头。
再一想想寒冬之际运钱到江陵的艰辛封德彝暗叹了一声也不知武信这厮会不会死在路上。
出乎他意料的是武士彟没怎么琢磨当即就干脆的应了。
李破很满意此事之前便已定下只是还没定下人选武士彟就很合适这人行商多年家资巨富对钱财应该有深刻的了解到了李靖那里应该有些用处。
再者运钱到江右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干系重大主事的还是李靖武士彟去了可能会提些建议但没有处置之权。
他相信的其实是李靖而非是武士彟。
武士彟若想得高官厚禄且得努力一番呢……之后立即晋武士彟为户部郎中令其去与户部尚书苏亶等人商量一下怎么才能更好的把事情办下来。
武士彟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那就是官职谢恩之后心满意足的走了。
当过官的人你再让他去做别的营生他做不来也不愿去做起居八座颐指气使官场中人所享受的好处哪是其他行业能比的?
武士彟不怕辛苦就怕皇帝用不着他。
…………………………
对于武士彟来说见驾是天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决定了他以后的命运虽然过程惊心动魄起伏跌宕可结果却让他感激不已。
如果他了解皇帝的性情这样的结果便不会令他意外。
很多人来到李破面前都是如此能用则用不能用的都是垃圾反正李破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实际上只要你能来到皇帝的面前多数都不会失望而归因为你能来到御前说话不管什么原因其实都已经变相的证明了你的能力。
而对于皇帝来说这只不过是午餐过程当中的一个小插曲但还是影响到了他的食欲比平时吃的少了许多。
而且今天见的人多了些谈的东西也天南海北什么都有还要仔细观察对方的性情品格和后来的面试官差不多嗯哪是面试官啊更像是进行一场场的心理测试。
所以他身体上还成精神上已是疲惫不堪亟需休闲一哈。
封德彝拍了几下马屁见皇帝有些心不在焉他是真不白给立即就说今日天气大好风也不大不如去长安书院赏雪顺便散散心。
至于为什么提议去长安书院因为那毕竟是他封某人的政绩皇帝常去的话才能显示他封伦正得盛宠嘛。
李破心里赞了一声知趣欣然同意也确实应该去看看了听说长安书院近来越来越是热闹。
书院渐渐有了名苑的名声所谓的苑其实就和后来的公园差不多只是不能随便入内赏玩。
多数苑林都在贵族名下想要进入游玩需要各种各样的资格即便是达官贵人有时也不得其门而入。
此为风雅之事很少有人用强。
贵族文人们喜欢上书院那是一点也不稀奇何稠设计的园林规划皇帝又赐下那么大一块地方给它加上匠作监的能工巧匠们用心建造。
最后的结果就是建造了一所知名的园林这几年再陆续完工之余北方的园林能比得上它的应该就不多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而且那是一所书院其中庞大的藏书量很快就会让它名闻天下相辅相成之下它以后肯定是长安标志性的建筑群落之一。
但它的另外一个功能教书育人……唉真的是一言难尽啊你想想主意都打到商家子的头上去了可见其尴尬的处境。
李破也觉得长安书院给办的歪了就像是前些时苏亶说起长安城中的一个富户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少华山上建了一座寺庙据说建的很用心。
可大家最后只记得寺庙里供的佛爷是座金佛非常值钱要是弄出来一辈子也就吃喝不愁了。
李破听了当时就想起了长安书院觉着开这玩笑的户部尚书苏亶有指桑骂槐之嫌于是便让他在冬天里细查户部账目以免因高慎一案有所疏漏。
苏亶顿时便没了开玩笑的心思倾倒了一番苦水见没法改变皇帝的主意还适得其反让皇帝加了码想令御史台协同户部官吏一同行事。
好嘛……御史台的人可能会兴高采烈一下毕竟查户部账目的机会十年也不见得有这么一回如果能查出像高慎一案那样的大案子御史台的一些人怕是要一战成名。
最终结果便是苏亶灰溜溜的走了李破也没传诏给御史台怎样怎样。
六部中谁家的账目其实都禁不起细查如果让大理寺御史台介入那必然是掀起大案的节奏在高慎一案还没有结案的今日户部哪禁得住这样的折腾?
嗯苏亶还年轻需要时常督促(恐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