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主神图书馆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中日国运所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到这里,首先就要说明一下中国和西方的缫丝过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仿制西方的缫丝机等问题。

  中国的生丝缫丝相当简单,分为获得鲜茧--进行预处理--用锅低温煮茧--缫丝等步骤。

  西方的缫丝流程就复杂多了,分为获得鲜茧--烤箱杀死蚕虫--进行预处理--高温煮茧--缫丝--复摇--整理--检验等步骤。

  从上述描述就可以知道,西方缫丝流程比中国的传统缫丝流程多了很多步骤,在有些地方还大相径庭,最后获得的生丝也跟中国传统生丝大不一样。

  考虑到知了的考证癖老是不定期发作,明知道有些人会对这些感觉厌烦,还是简单解释一下吧。

  中国的传统蚕丝生产很简单,农民自己在家种桑养蚕,获得蚕茧后在院子里搭灶台,支个锅,将蚕茧放入温水里煮茧的同时用木制的纺轮抽丝,将蚕丝缫出来。

  因为经常以农民家庭为单位生产,而且农民平时还有很多其他活要忙,因此一户人家一年也就生产三五斤生丝,年底用来换点零花钱什么的,专门以此为业的并不多。

  然后,这里就有好多地方跟西方同行们不一样。

  首先,中国农民缫丝的时候往锅里放的蚕茧是鲜茧,也就是说茧里面的蚕虫是活的。

  与之相比,西方活的蚕茧后,先弄到高温烤箱,用九十五度左右的高温,将里面的蚕虫杀死。

  这么做的好处很多,蚕虫杀死后蚕茧更易于储藏和搬运,不会有蚕虫从里面咬坏蚕丝的事情发生;最后缫出来的蚕丝也更清洁和细腻,颜色也更好看。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蚕虫结茧到蚕虫化蝶而出之间的时间只有十天,农民必须在这十天内将收获的蚕茧全部缫丝,多了因为来不及缫丝,都会浪费掉。

  这是制约生丝产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用烤箱将蚕虫提前杀死,缫丝就不需要那么紧赶慢赶,对提高产量是很有好处的。

  将蚕虫用烤箱杀死后缫丝,也不是全没有坏处的,如生产出来的生丝光泽会降低一些,但这点小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步骤中弥补。

  总而言之,就是这么一个小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生丝产量和质量,后来在八十年代跟日本生丝的较量中,让中国农民和商人们吃尽了苦头。

  蚕茧放入热水里煮茧前,是要经过混茧、剥茧和选茧等预处理的,这些步骤应该中西方都差不多,就不多做描述了。

  然后,就是煮茧的问题了。

  中国农民煮茧,就是用灶台煮一锅水,然后将蚕茧放进去,一边煮水一边用手拿出丝绪纺丝。

  因为还要把手伸进锅里,锅里的水温不能太高,一般也就六十度,有些地方甚至有四十度的,这种温度只能算是温水了。

  而西方煮茧,则是要将蚕茧放入九十度以上的高温水里煮一段时间,然后再将水温逐渐降低到六十度待一段时间,接着才轮到缫丝的阶段。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生丝的质量和产量,尤其是产量,中国传统工艺煮茧后缫丝过程中废丝特别多,因此五六斤蚕茧,只能生产一斤生丝;一旦换上高温煮茧,就能做到三斤蚕茧就生产一斤生丝。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有日本的农业专家安防江浙农村,后来报告说只要农民煮茧的温度提高的九十度以上高温,其他设备都不变的情况下,生丝产量都能立即提高三成以上。

  煮茧之后就是缫丝了,传统方法是用手转动木制转轮,将生丝卷起来;因为要用手转动,为了省力,转轮直径高达七十英寸。

  而西方缫丝厂用的是直径不超过二十二英寸的转轮(应该为木铁混合),而且不是用手转动,而是用蒸汽机带动,这样自然比用手要用力均匀一些,生产出来的生丝粗细也更为一致,也就是说质量更高。

  中国农民将生丝缫出来后,就直接出售,没有后续的加工整理,但西方缫丝厂在缫丝后,还要将抽出来的生丝转到比缫丝用转轮更大的转轮上,使生丝放松张力的同时进行整理,使之质量更高。

  在复摇后,还有整理和检验等流程,这些中国农民就更没有了。

  从上述描写看,在蚕茧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以中国传统工艺抽出来的生丝,根本没法跟机器缫丝出来的生丝相比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生丝工艺还存在到民国时期,只能说中国蚕茧的质量太好,使得更差的工艺加工出来的生丝,在欧美地区也有旺盛的生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地旅游景点还退出传统缫丝项目,吸引不少旅客,但知道上述知识后,就会明白所谓传统缫丝工艺,只是个噱头而已。

  首先,这些旅游项目用的大多是已经用烤箱杀死蚕虫的茧,而不是鲜茧,从起步点就跟传统缫丝工艺不一样,后面的流程就全变成演戏了。

  事实上,虽然直接用鲜茧缫丝,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也有生产出来的生丝光泽极为亮丽的优点(或者说是唯一的优点),因此直到现代,极少部分的顶级生丝,还是用鲜茧直接缫丝的,然后用其他工艺做辅助,这才是真正的传统工艺。

  只是,指望旅游景点展示如此高档的手艺,还是免了吧。

  在这里简单介绍以下衡量生丝粗细度常用的度量衡旦尼尔,所谓旦尼尔是9000米长的纤维的质量克重,旦尼尔越高,生丝越粗;旦尼尔越小,生丝越细。

  评价生丝质量的指标,主要为生丝粗细度、粗细均匀度和色泽外观等三项。

  中国传统土丝,一般粗到40到70旦尼尔;而欧美各国真正使用的生丝,欧洲为10到12旦尼尔或11到13旦尼尔,美国为13到15旦尼尔。

  可以知道,传统土丝比实际需要的生丝粗很多,出口到欧洲的生丝需要在当地复缫一下,使之符合当地的需要;美国人则在广州设立复缫工厂,直接在广州复缫后出口到美国去。

  这也解释赵大贵先前为何能在广州看到几家使用蒸汽机的生丝复缫厂。

  在这里说一下,生丝的粗细均匀度也是很重要的概念,粗细度在10到14旦尼尔的生丝,因为不够均匀,虽然中位均值一样,但比粗细度在11到13旦尼尔的生丝相比,质量其实是差了一个档次的。

  土丝因为是用手工纺出来的,直径比机器缫出来的厂丝粗了不少,就是论均匀度,也比厂丝差了很多。

  纵观机器缫丝的整个流程,缫丝流程主要决定能否将生丝粗细控制在12旦尼尔左右,复摇流程决定能否将粗细均匀度控制在2旦尼尔之内,因此缫丝和复摇都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的流程。

  中国生丝生产历史悠久,但是一直到二十世纪初,或者说是民国期间,出口的大部分生丝还是用传统工艺生产的,偶尔有一些厂丝生产,也大多掌握在洋行和买办行手里;

  反而是日本,很早就意识到生丝的重要性,引进西方的先进机器和质量管理方法,迅速提高生丝的产量和质量,然后一点点抢夺原来属于中国的市场份额。

  在甲午战争前,日本生丝的产量高于中国,质量高于中国,单价高于中国,以此完成了原始资金的积累,建立大量军工厂和重工厂,建立大量军队,最后对清政府进行逆袭。

  日本工业并不发达,特别缺乏外汇,只有生丝行业还可以一观,可以说中国生丝业输给日本,是后来一系列失败出现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好,很多人可能觉得上述描述过于繁琐,但知了还是希望大家明白,生丝行业的起落,对之后数十年中日两国的国运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没有一个行业可以比拟。

  与之相比,茶叶市场被日本挤占的影响相对小很多;日本纺织业在甲午战争前并不强大,不足以支撑战争的发动;至于日本的冶炼和机械、造船之类的,其实都是用生丝赚的钱建立的,包括派军官到国外接受训练的费用。

  (知了注:经常有人指责知了用资料水字数,知了也在尽量减少这种事情,只是因为缫丝工艺很有意思,甚至涉及到此后数十年中日两国的国运,不得不吐槽一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