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寒门崛起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百二十章 传名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雪后的阳光如流水一般雅致而内敛。

  下河村中央榕树下斟茶研墨朱平安等人拿起笔铺开宣纸蘸墨落笔笔走龙蛇。

  劝学对联莫过于蒲松龄的对联了自己上次童生试途中也曾以此对联劝慰过一个落第的书生。因为这个对联太经典了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此联一出便成了千古名句督促了不知多少人。相信将这个对联刻在此碑上一定可以督促后辈奋进对下河村乃至整个大明都会是一种贡献。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写完此副对联朱平安略作思考又落笔写了另外一幅对联:

  “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这句话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激励了无数人它的意思很明确很激励也就是想要告诉是人要在有生之年要好好拼搏一番不作碌碌无为之人。理论上来讲这句话在几十年后才会被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说出来不过今日自己将它写出来应该可以发挥更大的功效。

  写完这两句之后朱平安便收了笔一边的村正及村老等人拿着毛笔完全是一副打酱油的心态就没有写几个字;另一边的张举人下笔如有神已经写好一副对联了笔也收起来了不准备再写第二副了端着村老家珍藏的茶水微微吹了下茶末。细细品味。

  旁边的大伯朱守仁架势很足啊和善的微笑优雅的姿态剑眉横竖与飘逸的胡须。当然还少不了头上的青巾以及那胸有成竹的目光。也写完一副对联了正在写第二副很是自信速度也很快大约三分钟后大伯朱守仁的第二副对联就出炉了。

  “惭愧惭愧……”大伯朱守仁收笔后。自谦的说了一句。

  村老和村正等人见对联都写好后他们也就收笔了脸不红气不喘的将写了几个字的宣纸随意放在一边自嘲的说了一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他们本来就没准备写的很是有做绿叶的觉悟。

  那么此时摆在众人面前的就只剩下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张举人写的一副对联。以及大伯朱守仁胸有成竹的两副对联了。

  张举人写的一副对联是:“心比天高壮志未酬誓不休;立志成才人皆可以为尧舜。”

  其实就水平而言张举人写的这副对联很好了只是相对于朱平安的两副对联尤其是第一副对联而言就稍微有些逊色了。

  大伯朱守仁胸有成竹的两副对联也摆在了桌上和朱平安及张举人的摆在一起。

  “披星戴月多读书;云帆直挂学业成。”

  “淡淡墨梅凌寒独开今岁瑞雪兆丰年;莘莘学子壮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来。”

  呃怎么说呢。大伯写的对联满通顺的但也就那么回事而且让人觉得有些俗。读完后也没有多大的感觉不过大伯对这两副对联很是很自信的写完后还很是有些成就感。

  大伯将对联摆在桌上后先是看了一眼张举人写的对联嗯。张举人不愧是张举人这对联确实是比自己的要好一些。原本很是自信胸有成竹的大伯脸上的神采飞扬稍微收敛了一些。不过对自己写的对联还是蛮看好的毕竟自己构思了好些天了。

  再然后大伯捋着胡须又看了朱平安的两副对联但看到第一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的时候大伯呼吸就急促的不行了手一抖将自己下巴的胡须硬生生拽下来一小撮脸色红的像是煮熟的大虾似的。

  将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看完大伯朱守仁看着自己写的两副对联真实恨不得时光倒流自己不写就好了。

  摆在一起对比反差也太大了。

  张举人看过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后叹为观止赞不绝口:

  “朱贤弟虽是年少但是功底颇深啊用典灵活有新意上下联呼应自然一气贯下如行云流水上联用的是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的典故劝勉后辈要有项羽那种拼搏到底、义无反顾的决心。下联用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典故鼓励后生学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的毅力。做任何事情有了决心和毅力还会不成功的吗?整副对联气势磅礴、催人奋进让人叹为观止。”

  “朱贤弟的第二副对联短小精干‘男儿不展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人生那么长如果没有一番斗志如果不努力过又怎会体验到成功的那一刹辉煌?人在有生之年要好好拼搏一番不作碌碌无为之人。”

  “妙不可言这两句看的我都有些热血沸腾了。”

  张举人对朱平安写的两副对联赞不绝口感叹不已及至看到大伯朱守仁的对联的时候看过后也就没有发表什么观点了。

  这一举动让在旁边本来就有些自惭形秽的大伯更是窘迫的不行。

  “张大哥过誉了‘心比天高壮志未酬誓不休;立志成才人皆可以为尧舜’张大哥这副对联更为励志定可成为激励我们下河村学子苦读上进的动力。”朱平安拱手道“大伯的这两副对联嗯也是极好的。”

  也是极好的

  听完朱平安的话大伯朱守仁的脸更红了……

  朱平安和张举人在哪互相谦虚互相吹捧最后还是村正解围要将朱平安和张举人的对联都刻下来激励村里的后生当然在村正心目中朱平安的第一副对联是要刻在石碑上的另外的对联都可以刻在别处嗯大伯朱守仁的对联村正及村老纷纷表示要好好的放起来等需要的时候再用。

  村正的话让大家皆大欢喜立碑的事也算告一段落了。

  “劝学后辈精神可贵物质也是不可缺少的。我能攻读至今也是多亏村里上下照顾。既是劝学后辈我呢也就借花献佛将张举人张大哥赠与我的50两贺仪交由村中购买粮谷作为“学谷”以便让村中子弟安心攻读入读学子由村里每年供给若干担“学谷”。平安年幼经验不足此中事宜就拜托村正及诸位村老了。”

  朱平安说着就将张举人给自己的50两贺仪交到了村正手中拜托村正及村老负责“学谷”的事宜。

  “为村子计还望村正多多费心。”

  村正还要推辞朱平安坚持将50两贺仪放到村正手中村正推辞几下也就收下了。

  村老及村里围观的人对朱平安的这一行为更是赞不绝口村里不少围观的人更是大声叫好。

  “朱贤弟高风亮节真是我辈楷模。”

  本来朱平安的文采学识已经让张举人赞叹的了这一刻朱平安的这一行为让张举人对朱平安的人品更是赞叹不已。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比如母亲陈氏看到朱平安将50两银子交到村子买“学谷”的时候把一边朱父的胳膊都掐青了……

  朱平安的名声也随着两副对联及为村里“学谷”之举传的越来越远。上河村、靠山镇及至周围听到朱平安的名字没有不竖起大拇指的。(未完待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