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镇武之威
“咚、咚、咚……”
不待李秀宁和关内唐将多想刚抵达的隋军连阵形还没布好战鼓已经敲起……
“嗯?欺人太甚竟然如此小觑我等……”
看关外隋军反应包括李秀宁和武梦在内墙头唐将脸色大多颇为难看。
函谷关怎么也是天下名关虽然城墙只是巨城级别却是纯军事要塞加上易守难攻的地理优势比巨城级别城池更难攻打只是比天都稍逊半筹。
面对如此雄关隋军竟然甫一抵达没排兵布阵连攻城器械也没准备好竟要直接攻城?也太小觑守关诸将了!
堂堂大隋九天王虽然是以武力著称的镇武王却也是身经百战半生戎马应该也没这么自大和鲁莽吧?
不过这也未尝不可能堂堂大隋九天王之一的贺若弼就是因狂妄自大、居功自傲而被隋帝罢官而后下狱因而隐退。
贺若弼少有大志骁勇善战名声极大在前朝就颇受器重。在隋文帝后期天下一统贺若弼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却骄傲自满也不满足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以宰相、三公自许。
后因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仍为将军更未正式封王心里便不平衡还将不满的情绪显露出来因而被隋文帝罢官。使得贺若弼怨气愈甚又过了几年隋文帝将贺若弼下狱镇武王就此失踪退隐朝堂。
这也成了无数人相传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典型例子之一。
“镇西将军!”
李秀宁凝眉沉思片刻忽然呵斥道。
“大将军!”
函谷关原守将李道玄唐王李渊堂侄唐国宗室、将领出列郑重应道。
李道玄前朝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大隋夏州总管李绘之孙性情谨慎笃厚精通武艺举止文雅也是唐国颇有声名的名将才会受命镇守极为重要的函谷关。
虽然有离唐约定不过唐国也希望函谷关能守住并未调走李道玄等原守关将领、军队还增援了无数财富物资。
李秀宁吩咐道:“镇西将军亲率部曲和关内精骑在城门口等待。若是墙头失守或本宫号令立刻大开城门冲锋杀敌!”
“嗯?如今敌强我弱我方更无可挡镇武王和银妖的猛将便是精锐也远远不如只宜死守不宜出战啊!”
李道玄眉头大皱明显极为不赞同地提醒道便是在场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这是很明显的事。
不过李道玄是李秀宁的堂兄即使是从属关系说话也能随意些其他唐将可不管乱说。
“此乃军令!”
李秀宁美眸凌厉盯着李道玄郑重提醒道。顿了下又迅速接道:
“正因为我方将领、精锐等都不如敌军正该以数量取胜想把敌军完全挡在关外可能性不高最重要的还是拼消耗。趁着敌军尚未全部汇聚趁机冲杀一番尽量削弱敌军争取时间!”
说到这看李道玄依旧凝眉沉默李秀宁暗叹了声干脆直说:“本宫只要结果此战不惜代价关在人在关失人亡!”
“是!”
李道玄怔然迅速反应过来神情讶异看向李秀宁咬牙挺身应道。
“咚、咚、咚……”
“冲锋……”
隋军战鼓不绝镇武王贺若弼亲率一万精武甲卫为先锋让人震惊骇异地毫不停顿冲向函谷关。
在贺若弼声若滚雷的暴喝声下精武甲卫更是速度狂飙势若以铁蹄硬冲关卡踏平函谷关。
函谷关好歹也是位列前茅的雄关如今可谓天下第一关岂是铁蹄所能撼动?!
有了贺若弼和精武甲卫为榜样后续隋军也是动作不停状若一望无际的汹涌狂潮人头涌动直接冲向函谷关威若一战功成。
五里……
三里……
眼看精武甲卫即将进入守关射程贺若弼和精武甲卫齐齐弯弓搭箭直指城墙。
以精武甲卫的实力手持铁弓射程可远达三里。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贺若弼和精武甲卫一直弯弓搭箭瞄准却没射击……
两里……
一里……
“战!”
看精武甲卫冲入射程李秀宁可不会客气率先运气高喝。
“轰隆隆……”
数以百计的守城器械发动轰鸣作响无数巨石、巨弩等铺天盖地轰向疾驰而至的精武甲卫更有数以万计的利箭一起爆发弓弦劲爆寒芒遮天。
“射……”
仅慢李秀宁一息贺若弼跟随高声叱喝并松开弓弦九枝铁箭带着刺耳尖啸声咆哮而出……
“砰、砰、砰……”
早有准备的精武甲卫同时爆发弓弦震耳嗡鸣不绝且尖啸刺耳万支利箭射出声势竟然压过至少五万的守城利箭。
弓震城墙!
再次让人意外的是包括贺若弼本人在内精武甲卫的利箭并非针对墙头守军而是射在城墙上一枝都没射到墙头……
瞬间百余丈的如铁黝黑城墙就钉满了利箭箭羽嗡鸣。
无数巨石、巨弩、利箭等落下却被精武甲卫轻易躲过只有数十位被砸翻、射伤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三百米……
一百米……
贺若弼率着万名精武甲卫悍不畏死地冒着箭雨、巨石等依旧直冲城墙让小半守城军有些发愣。
即便是之前威震天下的“骑兵风暴”公认骑军最强的北狄铁骑也不敢用骑军硬冲大城及以上级别的城池啊!
五十米……
三十米……
以战马的速度呼吸间就可撞上城墙了!
“鹏翼之阵起!”
原本煞云如穹的精武煞云隐约化为展翼数里的巨鹏势若巨鹏展翼高飞……
以贺若弼为首带着万名精武甲卫跃离马背滑向城墙状若飞檐走壁速度极快沿着垂直城墙冲天而起……
“轰、轰、轰……”
早有准备的守军大惊滚石、巨木、烫油、开水等从墙头倾泻而下却难以阻止精武甲卫的登墙大势。
“长枪兵、刀盾兵上前!”
李秀宁精致英气俏脸颇为难看咬牙切齿地沉声叱道又接道:
“杀!”
坐拥雄关却被敌军用如此战术攻关敌军明摆着欺负人确实也是种悲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