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风云汇聚
太平王是大隋帝国先帝隋文帝唯一下令诛灭之王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还会出山相助吗?
不过在场众人对于太平王的军事能力倒是颇为信服。
太平之名本就取意“太平一出天下太平”之意威名功绩可想而知。
“会的老夫深信。太平王虽然性格暴戾本质还是忠义重情这片江山倾注了他无数心血和大半生涯与孩子无异他绝不会坐看江山沉沦!”
高颎眼神复杂眺望远方语气坚决说道似乎有很大自信又似乎是说给自己和在场众人听更像是在给自己和众人打气。
事实上大隋九王早就大半退隐包括他玄相王早就对大隋帝国失望甚至颇为怨恨。之所以寿数将近还出山领兵不也是因为这点?
要说对大隋帝国和新帝……隋恭帝杨侑有多么忠诚多么忠心不二反倒有些假了。
“时势造英雄我们一群老不死的还没死竟然就被一个乳臭小儿逼到如此地步可悲!可叹!”
沉默寡言的双枪王定彦平自嘲一笑叹道。顿了下战意昂扬接道:
“战吧!终究不能就这么落幕马裹尸还本就是合格将士的最佳归宿!”
……
峡谷之中关在函谷故名函谷关。
相对于渤海的灭夏之战东都的灭唐之战函谷战场实在太渺小卑微甚至不被怎么天下人重视。
但是论起血腥惨烈函谷战场却更胜渤海和东都。
从隋军绕开函谷关兵围东都开始就没停止过对函谷关的窥视和攻伐每天一小战三天一大战日常刺客不断频率和血腥高得吓人。
德妃李秀宁及其娘子军也就在隋军撤离绕开的短短近十日趁机喘息休息了下而后就陷入似乎无止尽的血战。
本就不算辽阔位处函谷的函谷关之前煞云和血气、死气等凝成的死亡血云尚未散开又开始“增补”使得月余时光函谷关阴森一片血腥腐臭味呛鼻。
原本被轰塌只是粗略堆砌的西城墙无数次被轰塌、夷平又无数次简略堆砌。
便是原本完好的东城墙也被轰塌了两次只是简单地以碎石、断木等堆积弥补说是城墙倒是有些类似于杂物堆。
如今的函谷关已经完全看不出雄关之貌前后、东西的城墙完全是碎石、断木、杂物等堆成只是作为简单的屏障根本没有城门更谈不上城墙了。
如今的函谷关就像是“闭关锁国独据深山”完全没有援兵有的只是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敌军。
幸好有离国增援用储物之宝不停运送补给、药物等否则光是补给问题就能尽灭关内娘子军了!
此时女性的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高强度的血战如此贫乏惨烈的环境就是男儿不死也疯精神麻木如行尸走肉娘子军却依旧井然有序地坚持着甚至还经常集训练兵跌碎了无数眼球。
“娘娘!捷报!大喜!”
再次击退了一波隋军的血腥冲击精神疲惫萎靡明显瘦了几圈的李秀宁刚拖着沉重脚步返回庭院李公公便欣喜高呼。
莲花楼楼主李公公主要负责保护李秀宁防止刺客刺杀出战不多精神还好却也被折磨得够呛得闻渤海战报大松了口气兴奋得有些手舞足蹈。
“哦?”满脸疲惫俏脸枯瘦煞白的李秀宁疲惫中带着麻木淡淡应道。
这就是名将的代价。
函谷之战彻底奠定了德妃李秀宁的顶级军事地位她也因此付出了足够的代价连形象也顾不上整个人几乎变形了!
不过此时的李秀宁倒是锐气内敛沉稳如山颇有点“返璞归真”的味道就像是一颗精细打磨后的宝石。
“夏国已灭夏王已死我军必会全速汇聚河南很快将横扫天下了……”
李公公眼露精光兴奋莫名高声嚷道。
等离国统一天下身为离国臣子更是离国四府中暗影府之莲花楼楼主他自然会随之水涨船高。
“是吗?”
李秀宁愣了愣神情麻木眺望东都方向并未喜意和笑靥反而是忧虑更多。
“娘娘……”
李公公愣了愣有些疑惑不解且忐忑紧张低声喊道心中暗自嘀咕:
“德妃娘娘不会是战斗战傻了吧?那就惨了……”
“夏国已灭夏王已死我军正在全速汇聚河南我方的最后考验也要来了……”
李秀宁摇了摇头有些解脱般轻轻一笑平静说道。顿了下声音沙哑朝左右吩咐说道:
“本宫休息会注意警戒。超过万人敌袭再叫本宫……”
话落自顾自进入屋内手臂一挥关门!
“……”
李公公怔怔看着紧闭的房门张嘴无语。
……
渤海郡。
攻陷渤海杀入夏宫看着夏王窦建德陨落后离王武信并未在渤海城多待连等待清理战场也没只是短暂休整便下令撤军。
神风侯风琊留守渤海负责灭夏后诸事包括处置战俘、清理战场、安抚民心等等。
召集母亲河两岸大小船只让离军尽快渡河并以燕国公罗艺和魏国公李密为首全力、全速率军西行前往河南站场。
二公所率主力军自然是旧魏和旧燕大军了这也将是离军灭唐伐隋的主力军。
当然信武卫及各路镇军也会全速西行反正除了神风军及部分离军所有离军都要全速汇聚河南。
夏国一灭武信猜得到隋唐两国的反应也知晓函谷关娘子军的危机处境自然会全速增援。
如今离军的最大优势就是隋唐和各个势力没料到渤海城如此快沦陷夏国如此快灭亡很多部署和反应可能来不及这就给了离军机会也是离王武信亲临渤海的主要目的之一并不只是想亲眼看着夏王陨落威慑敌军。
以夏国局势离王武信没亲临渤海一样会沦陷夏王一样会死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直至此时离唐约定依旧没有结论唐王李渊依旧以战事危急当借口一直拖延着……
*****
更新到拜求月票!推荐票!订阅打赏!拜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