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道天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七百八十八章 斗地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世易时移武信脑中拥有前世无数制度却没一种适合。

  说白了体系不同!环境不同!

  首先这个世界人人尚武只是有没有那个资质和条件而已。

  譬如修行第一境之炼体境是人都能修行就是修行快慢之别又需要有功法和资源。

  资质高低决定修行快慢;没有功法就无门而入难以凝聚武魂只能纯粹强身健体;没有资源就气血不足如何汇聚气血凝出武魂?

  如果每天只能勉强温饱就更没多余气血用来修炼了这也是武道和其他修行体系的差别之处。

  此外武道实力的强弱本身就是一种层次的划分总不能强制要求大修士和普通人的劳动、资源等一样吧?

  那共产制度自然行不通均田制也行不通武信所知大半制度都行不通。

  说白了如今的世家佛门就是一种实力和势力的衍化。只是如今衍化到尾大不掉的地步了才成为毒瘤!

  既然成为毒瘤就要铲除、治理但是也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棍子灭绝。

  因为那是社会形态和力量体系的自然衍化永远无法杜绝反而容易生变。

  其次这个世界地广人多形态复杂。

  地域辽阔几乎无穷无尽足有武信前世记忆中华夏国土的百倍。但是人多也相应多出数十上百倍又大多汇聚在各个城池这也是城池极多的主要原因可谓是聚城而居的形势。

  既然是聚城而居那就没多少城市农村差别了所差只是汇聚人口多少城池规模级别等的差异。

  当然还有个重要因素诸多山脉森林等异兽众多迫使人群无法太分散也一定程度局限了农作业、种植业、渔牧业等的发展却又不可或缺。

  因为大半武道修行需要异兽自然不能灭绝只靠吃粮根本无法保证武道修行所需气血。

  再其次地广人多自然也就管理困难。

  可以说如果北方发生大规模叛乱等南方调兵赶到黄花菜都凉了。

  这也是大隋帝国经二世而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强如大隋帝国也被遍地开花的匪寇、叛军等硬生生拖垮了。

  最后……

  总而言之武信想得头脑都快炸了比悟通武道还困难和头疼。

  以前武信只是注重军事其他延续大隋和前朝的治理之法有点放任自流的心态。

  如今已经到了武信不得不认真面对的时刻了!

  钱币、土地、人口、律法等等总得重新制定或审核无法再延续旧法了。

  最简单的一点金银铜是任何朝代的固定货币。但是每个朝代都会有新的钱币出现其中又涉及到金票问题总不能大规模交易还拉着无数辆马车的钱币进行交易吧?

  这就是蓬莱商会的超然之处了自古以来只有蓬莱商会屹立不倒。

  不过哪个朝代的当权者允许经济命脉掌控在“民间势力”手中?

  要是蓬莱商会乱印金票当朝国度很快就乱了。

  “怎么?无忌是没想过这个问题还是想到了没办法?”

  看长孙无忌迟疑武信有些不满问道。

  要知道武信一直对长孙无忌另眼相看颇为看重不只是他是王后长孙无垢的哥哥而已。

  武信对长孙无忌的定位一直都是文职。不管长孙无忌是没想到还是没办法明显都是失职。

  “想是想过只是吾王忽然发文一言难尽。微臣在吾王返回离都(江都)时必当奉上详细设想、规划……”

  长孙无忌头皮发麻硬着头皮应道。

  “孤倒是有个想法如果提出百姓当家的口号号召天下黎民群起打击地主以此收回国土简称……斗地主是否可行?”

  武信心思一动有些戏谑又颇为郑重盯着长孙无忌缓缓问道。

  “斗地主?!”

  长孙无忌一怔心思剧转间脸色微变连声接道:“吾王三思此事万万不可。不说强者越强本就能治理越多土地此乃固态!不说世家佛门和宗门帮派难道吾王想与天下强者为敌吗?再则若说地主朝廷才是最大的地主吧?此法一开后患无穷自掘……自掘根基啊!”

  “权宜之计罢了孤很清楚其中利弊否则早就施行了你就按照这思路多动脑子吧!反正收回土地分发给百姓是必然之事……”

  武信颇为赞赏点了点头微笑应道。

  自己只是稍微提了下长孙无忌就能想得那么深远也不枉自己一直那么重视。

  不过如今大半农田掌握在世家佛门和宗门帮派手中他们又没那么多农夫开垦种植很多武者更不会自折身份当农夫总不能放着荒废让无田者饿死吧?

  收回土地是必然之事怎么做才能皆大欢喜……

  那就是文臣之事了否则要他们干吗?

  乱世以武将为主盛世就要以文臣为主了这也是必然趋势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类似。

  武信很理所当然地想着……

  继续撂摊子当甩手掌柜……

  ……

  次日。

  经过一天一夜的缓冲特别是离王放粥发粮善举还有并未公开的暗中向各个商铺提供商品包括酒肉武器等使之恢复营业。

  原本死气沉沉颇显荒凉的东都洛阳已经恢复了不少生机、活气各条主要商道喧闹起来。

  这也是千古古都的底蕴之一常住之人久经战乱已经学会了适应不少商铺、势力等暗中藏匿了无数商品物资并不只是离军暗中支持而已。

  这要是放在江都估计至少得十天半月才缓得过气来!

  同时朝廷放榜:

  “奉天承运离王诏曰:

  原东都城主李渊心系黎民机敏有智免除东都战乱特封镇德文侯入策天府;李渊夫人窦氏赐为浩命夫人……

  李孝恭才思敏捷治军有方辅国有功特封镇远军侯……”(未完待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