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章 以忠义之名
立忠义碑势在必行,断无终止的可能。
哪怕李肃想停下,只怕董卓也不会同意。
别忘了相国大人虽大权在握,却处处被百官和地方掣肘,愣是受了几个月的窝囊气,袁绍那魂淡更是丝毫不给面子。
当日朝堂上仅仅只是开胃菜,现在,董卓要的却是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存了这样的心思,相国府自然是全力推进此事。
只用了短短三日,十余块偌大的忠义碑就在东门拔地而起,其中又分成了三大块榜单,位列首位的自然是百官、汉室宗亲,其后则是天下义士,再往后则是军中猛士。
三座榜单自左往右,在洛阳东门依次列出。
同时在三座榜单背后,已经有工匠搭起了棚子,设下了报名点,同样分成了两种,其中第一种是为百官、汉室宗亲专门设立,余者则是为天下义士设立。
两种不同的报名地点,代表的意义自是截然不同。
不仅如此,忠义碑下,以及报名点早有书吏做好了准备,旗杆上大大的忠义二字正随风飘扬。
如此关键的时刻,李儒、李肃自然是早早到场。
不仅是这两位相府关键人物,与李儒一起来的还有董卓的嫡长子董恒(史上未留下姓名,名字由笔者杜撰)以及侄子董璜尽皆到场。
至于董卓,下朝后马上就会来东门主持典礼。
因此现在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此浩大的阵仗,自然是引来了大量民众的关注,纷纷好奇地想知道这是要做什么,早已料到会这样,李儒当然早就安排好了托儿。
“哎,这是干什么呀,好端端的立这么多碑做啥子?”
“嗨,老哥,这还不简单,看那榜文,如今羽林废弛,这当今天子要遴选羽林,皇宫安全堪忧,因此发榜文广招天下义士前来洛阳进行大比武,届时当今天子要择优而取。”
“居然有这种事?”
“当然,不仅如此,陛下还要召百官子侄、宗亲、军中猛士入羽林,并特意命人打造了忠义碑,要将天下义士的忠义之名传唱天下呢,诺,你们看,那些石碑就是忠义碑,上面还有碑文呢!”
“什么是羽林?”
“羽林就是天子亲卫!”
“啊?那如果我侄子报名参与大比武,岂不是就能名列忠义碑,甚至还有机会成为天子亲卫?”
“没错,就是这样。”
……
随着混在人群中的托儿不断传播消息,遴选羽林之事飞快地预热,无论是入城还是出城的民众可谓议论纷纷。
当今天子为遴选羽林,特意召开大比武,这条劲爆的消息就像风一样,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快速传遍了洛阳城。
东门的围观者自然是越来越多。
早早来到东门的李肃和李儒二人对视一眼,眼中均闪过一抹坏笑。
“文优兄,你的动作可真是够快啊,不但立好了忠义碑,连百官的名单都给列了上去,小弟佩服,佩服!”李肃笑意盎然地拱了拱手。
“唉,哪里,哪里,儒不过是找了几个工匠书吏,立下了这几块碑而已,子文兄你才是大才啊,居然想到了如此好主意,儒佩服,佩服啊!”李儒也笑着投桃报李,来了一波让人倒胃口的商业互吹。
实际上如此不要脸地吹捧对方,俩人自个儿都觉着有点恶心。
为何这么说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古语有云,同行是冤家!
两人同为谋士,自然是处处要竞争。
如果可以,两人巴不得对方早点完蛋。
为此前些日子李儒还故意给李肃挖坑,为的就是削减李肃在董卓心中的印象分,好维持自己第一谋士的位子。
同样的李肃为了赢得董卓的信任,算准了李儒的求胜心,用了一卷大比武之策,愣是踩着李儒爬了上来,不可谓不狠。
俩恨不得弄死对方的人同台飙戏,周围的人虽不明个中缘故,但是总觉着四周凉飕飕的,让人不寒而栗。
好在这样的气氛并未持续太久,因为董卓到了。
挺着肥大的肚子,迈着霸王步,死胖子一路来到了忠义碑前的高台侧面。
李肃、李儒赶忙上前见礼。
最近意气风发的董卓死胖子甚是高兴,连语气都和蔼了几分。
“文优,子文,忠义碑之事辛苦二位啦!”
“为相国大人效力,肃再辛苦也无妨!”李肃见缝插针,赶忙送上一记马屁。
“哈,子文有心啦!”董卓似乎分外受用。
慢了一步的李儒嘴角明显抽了抽,显然有点不爽。
好在李肃见好就收,赶紧直入正题:“相国大人,时间不早,还请大人快些上台,好让二位公子当场报名才是。”
“嗯,是该如此,走吧!”董卓笑着再度迈出霸王步,在护卫的陪同下,沿着梯子踏上了高台。
正在台下围观的民众纷纷好奇这是何人,而下一刻董卓就开始秀演讲。
“各位,各位,静一静,吾乃当朝相国董卓,今日来此,乃是因为十常侍之乱,致羽林废弛,当今天子竟被逼亡命北邙山,致使国家动荡,为此事,本相夜不能寐。
有道是身为人臣,当以君王,国家为先,当今天子之安危,本相责无旁贷,百官亦责无旁贷。
因此,今日陛下遴选羽林,本相决意让嫡长子董恒、侄儿董璜入羽林,为国家尽忠,为陛下尽忠!
同时卓在此恳请各位父老乡亲,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为国家计,为天子计,望百官、天下义士积极参与此盛会,卓在此拜谢诸位啦!”
简简单单几句话,董卓一改往日常态,竟朝民众鞠躬一拜。
别说是前来看笑话的人,就连普通民众都愣住了,一个个傻傻地站在原地,直到董卓再度开口。
“董恒、董璜,你二人愣着干什么,还不快上前报名!”
“是,父亲(叔父)!”
早就准备好的董恒和董璜立马直奔报名台,排队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随后立刻有书吏在忠义碑上,相国董卓的后方写上二人的名字,并特意注明了嫡长子的身份。
紧接着便有人就开始敲锣打鼓地唱名,骑手更是快速上马,沿着各条街道一路宣扬。
毫无疑问这是要弄得人尽皆知方才罢休。
如此新奇的阵仗,别说民众,就连专程来看观看的荀彧和荀攸都有点愣神,好不容易回过神来,二人立刻对视了一眼。
“叔父,今日看来百官有难啦!”
“是啊,这回我荀氏恐怕是再也避不得啦!”
言罢荀彧摇了摇头,荀攸也是一脸苦笑,过了片刻,二人无奈地离开了东门。
与二人一起离开的还有各路官员家中派来观视的人,这些人无比震惊地返回了各自家中,倒豆子似的把东门发生的事禀报了上去。
其中包括忠义碑上百官留名之事。
太仆王允府邸。
“什么,你说什么,吾之名和董相国、袁太傅等人同列忠义碑,而且董卓当场让嫡长子报名入羽林,当场把名字填在了他的名字之后?”
“是啊,老爷,小人亲眼所见。”
哐当!王允一下子瘫软在地,老脸面日死灰。
太傅袁隗府邸。
当朝太傅袁隗拿着仆人抄回来的碑文,以及百官名单,双手不停的发抖,浑浊的双眼盯着名单上一连串的袁姓名字,满脸的惊骇。
袁隗、袁绍、袁术、袁基……
袁氏一族如今在官场为官的人几乎全数被一网打尽,后方全是大片的空白,太傅袁隗看得心惊胆裂,不由地捶胸钝足。
“董卓,你个老匹夫,这是想把我袁氏一族钉在耻辱柱上啊!”
同样的事情在朝堂文武百官家里不断重演,太尉黄琬,司徒杨彪……能够在朝堂上混到这种地位,一般而言都不是蠢人。
开始或许不明白其中利害,但是当看到那大片的留白,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不仅仅是朝中文武,关东诸侯,汉室宗亲,凡事能叫得上名号的,基本一个都没跑掉。
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刘备、公孙瓒、刘表、刘虞、刘焉、陶谦、王匡……日后这些叱咤风云的诸侯一个都没落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