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下枭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十八章 集中民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从高丽归来的船队没有回军港,而是直接走黄河口西进,抵达青州饥民云集的黄河北岸。

  一千多艘身躯庞大的战船延绵百里,船帆遮天蔽日,蔚为壮观,黄河北岸站满了跑来看热闹的民众。

  第一艘帅船缓缓靠岸,水手将船板搭上岸边,百余名亲卫率先下船,紧接着,杨元庆出现在船舷边,他抬头看了看炫目的阳光,深深吸了一口带着泥土气息的清风。

  他的目光又落在岸边大群官员的身上,杨元庆看见了杜如晦,笑了笑,踏上船板走下了大船,当双脚落地的瞬间,他竟有一种虚飘的感觉,近十天的海上航行,他终于又回到中原。

  杜如晦连忙带领众人上前施礼,“参见殿下。”

  “各位辛苦了。”

  杨元庆望着官员们一张张晒得黝黑的脸庞,望着他们一双双充满了兴奋的眼睛,他心怀感激,拱手向众人施一礼,朗声道:“这次安抚灾民,保住了数十万灾民的性命,我能理解这其中的艰辛,各位都付出了巨大的辛劳,你们都是有功之臣,你们的功绩我会铭记,但现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希望各位再接再厉,努力把这次安置灾民做得完美。”

  杨元庆的讲话激起众人的一片鼓掌声,他在众人的簇拥下,翻身上马,向难民营而去……殿下,这次高丽之战收获如何?”趁众人不注意。杜如晦忍不住上前低声问道。

  杨元庆附耳对他低声说了几句,杜如晦眼睛一亮,兴奋得直搓手,“这可太好了,这样粮食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不仅是粮食问题,还有大量的各种军资,光兵甲就有四十万套。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收获,比如高丽正式向隋朝称臣,另外辽东半岛他们也答应归属隋朝。”

  杜如晦微微一怔。“怎么辽东半岛归属大隋是看不见的收获?”

  “因为辽东半岛是控制在渊氏家族的手中,半岛南端的毕奢城就是被盖苏文的五千军队控制,光凭高丽王的一纸文书是没有意义。还需要出兵硬打一仗。”

  “那殿下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不急。”

  杨元庆摇了摇头,“现在先不逼迫渊家,让高丽内耗,过早对渊家的利益下手,就会使他们一致对外,反而促进了高丽人内部团结。”

  这时,秦琼催马上前,他看了杜如晦一眼,对杨元庆道:“总管,有件事卑职想和总管谈一谈。”

  杜如晦会意。拱手催马而去,杨元庆微微一笑道:“是想打回老家吗?”

  秦琼被说中了心事,他点了点头,“现在青州民众大半逃出,窦建德军士气低迷。军心浮动,卑职只须带三万军队,保证一个月之内,便可击溃窦建德军和刘黑闼军,夺取青州。”

  杨元庆笑了笑,“我手上还有三万最精锐的士兵。甚至不需要一个月,十天之内便可横扫青州。”

  秦琼脸一红,半晌道:“卑职的建议错了吗?”

  杨元庆收回了戏言,一脸郑重道:“你急于收复青州的心情我能理解,说老实话,窦建德已经是无水之鱼,迟早是我盘中之餐,至于青州,那更是大隋的囊中之物。

  但我们考虑问题要长远一点,如果拿下青州,大隋就将直接和李密接壤,从而会牵制住李密的南方战略,我听说李密正在江阳积极训练水军。

  现在南方各大势力除了杜伏威和萧铣外,其余都已向李密臣服,那么李密的下一个目标极可能是萧铣,这样魏军就将会因争夺萧铣而和唐军一战,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南下的步伐就需要放慢一点,让李密不要感受来自北方的威胁,他才会放手和唐军一战。”

  秦琼点了点头,有些惭愧地低下头,“卑职目光短浅,心急如焚,险些坏了总管的大计。”

  杨元庆呵呵一笑,“其实这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职罢了,你若坐我的位子,你一样会考虑很多,现在整个青州民众几乎都被我挖来,我还会再派人去青州各地宣传,让留在青州忍饥挨饿的人知道,河北有饭吃,争取把青州九成人口都引到河北来,没有了人民,窦建德的军粮怎么办?我会命徐世绩将大军屯于济阴郡,使他不敢打中原的主意,他只能继续南下和刘黑闼内斗,就让他们斗去吧!”

  “可是这么多人也是很大的负担啊!”秦琼望着远处庞大的难民营地,长长叹了口气道。

  杨元庆哈哈笑了起来,“那就要看你怎么看待了,我倒觉得他们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什么时候能集中起那么多民夫……众人进了难民营,因为船队的到来,大营内变得格外热闹,楚王杨元庆到来的消息传遍了大营,数以十万计的民众都涌出营帐,夹道欢迎楚王殿下到来。

  数百名亲兵异常紧张,在两边将杨元庆团团维护住,杨元庆笑着向众人拱手致敬,引起灾民们更加热烈的回应,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楚王万岁!”

  紧接着数千人跟着叫喊,渐渐地,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声响彻天空,“万岁!楚王万岁!”

  刚开始,杜如晦等官员对民众的呼喊有些不自然,但众人望着一张张诚挚的面孔,一双双充满感激的眼睛,渐渐地,众人也被感染了,甚至连年轻的褚遂良也忍不住振臂高喊:“楚王万岁!”

  杨元庆只是默默感受着这一切……众人来到大营中间的一顶大帐内,这里是官员们的办公场所,大帐内分门别类地堆满了一叠叠几尺厚灾民登记名录,都是按照各县放置,码放得整整齐齐。

  杨元庆随手拾起一本册子,是北海郡都昌的登记簿,上面每一个人有姓名,有年龄,有住址,还他们临时的号牌编码。

  杨元庆心中明白,要登记三十余万人,这需要多大的工作量,但有了这些名册,对青州的治理将大有益处,至少这数十万饥民可以为河北恢复生机做出贡献。

  放下册子,在木榻上坐了下来,对众人笑道:“我知道大家都很有很多话要说,说说主要的,看看我能不能替大家解决。”

  裴晋看了杜如晦一眼,杜如晦点了点头,裴晋上前施礼道:“启禀殿下,卑职有事情禀报。”

  杨元庆见裴晋变得又瘦又黑,目光也变得沉稳,不再有从前那种掩饰不住傲慢,看得出,他确实在转变了,变得能吃苦,也务实,不愧是名门子弟,只要开始变得成熟,就会立刻显示出他出众的才能。

  杨元庆微微一笑,“裴少卿请说。”

  裴晋是平原县难民营的主官,他当然最有发言权,他躬身道:“启禀殿下,现在三十万饥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居住拥挤,一座帐篷住四十余人,男女混居在一起,生活非常不方便,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犯罪,家族之间争夺粮食的暴力,疾病传播,恶人的敲诈勒索,奸淫妇女,这些问题都层出不穷,我们都希望能把灾民疏散到各个县去。”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又看了一眼杜如晦,杜如晦连忙躬身道:“紫微阁也同意疏散到各县。”

  杨元庆这才缓缓道:“首先大家要明白了一点,为什么我不直接攻打青州,为什么不直接接管青州后就地赈灾,这样不就省得饥民逃难了吗?也不用动员这么多官员士子来帮忙,我什么不这样做?”

  大帐里一片寂静,杨元庆负手在大帐来回踱步,他的语气并不严厉,只是在将一件事阐述清楚。

  “关键是我要集中民力,集中民力做一些事情,河北和青州都是乱匪最为猖獗之地,几年来的兵荒马乱,已经将各种灌溉河渠毁坏殆尽,没有农田水利,怎么可能粮食高产,怎么可能做到年年丰收,必须要修葺被荒废的农田水利,但仅靠河北民力还不够,所以我就需要青州的数十万民力来协助,如果不是因为受灾,他们不得不寄人篱下,他们怎么也而不肯渡河北上,现在我给他们粮食,救了他们妻儿的性命,那么他们就应该回报,所以接下来,就是他们劳作干活的日子。”

  说得这,杨元庆又对众人道:“大业六年大旱,大家应该还记得大业七年发生了什么事,没错!大业七年洪水泛滥,淹没河南河北数十郡,正是这一次旱灾,一次水灾,使天下饥民蜂拥造反,最后丧送了旧隋王朝。”

  这是杜如晦站起身对众人道:“殿下说得没错,我们必须要灾民集中起来,首先要疏通河北各地河渠,它们不仅是农田水利,更是大水灾来临时的蓄洪、泄洪之渠,先完成河北的水利,然后再疏通中原水渠,总之,青州的灾民我要充分利用起来。”

  “如果这些青壮不满暴动怎么办?”有人担忧地问道。

  杨元庆笑了起来,“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我们手中,我们出粮食养活妇孺老人,他只能卖力地干活,当然,平定青州后,我会分给他们土地,轻徭薄赋,让他们休养生息,这样他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又有了生活的希望,他们一定会努力的干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q!!!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