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下枭雄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九十二章 李靖初战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薛延陀部在大业初年惨败在丰州大利城下后,实力大减,便投靠了突厥启民可汗,被安置在突厥牙帐的北方,拥有一大片牧草丰美的草原。◎ ◎

  经过十几年的低调发展,人口迅速繁衍,薛延陀接连吞并了许多小部落,又渐渐强大起来,拥有部众近三十万,兵力十万人。

  而前年的丰州之战,薛延陀部教训深刻,一开始他们就不看好,可汗夷男借口要抵御乌图部入侵,只象征性地派出几千人参加。

  结果丰州之战使薛延陀部的损失最小,而乌图率军杀入突厥牙帐时,他们却又远远躲开,经过几次的避害趋利,薛延陀部竟成了仅次于突厥的第二大草原势力。

  这次突厥南下立威,勒令薛延陀出兵,薛延陀部再也躲避不掉,便由夷男可汗亲自率四万大军随突厥出征。

  夷男可汗便是当年薛延陀大酋长乙失钵的长子,他反对父亲进攻隋朝,最后他父亲被契苾人所杀,正当壮年的夷男便被剩余的薛延陀贵族拥立为新酋长。

  一晃过去了十几年,夷男也已年近五十,须发皆白,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的草原,他已经算是高寿了。

  夷男明白颉利可汗的意思,他站起身笑呵呵道:“按照传统,战利品自然是由大可汗来决定如何分配,这次应该也不例外,我相信大可汗一定会公平分配。”

  他话音刚落,裴萨便冷笑一声道:“天下若有‘公平’二字的话,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薛延陀了。”

  回纥和薛延陀的关系一直很恶劣,从大业初年突厥安置薛延陀时开始,安置薛延陀的那片土地本来是属于回纥,被突厥强行划给了薛延陀。

  再加上突厥格外偏心薛延陀。封夷男为可汗。而回纥的裴萨只是大酋长,所以今天薛延陀替突厥说话,回纥又岂会给他好脸色。

  夷男没想到对方居然会这么讥讽他。顿时怒视裴萨道:“你是什么意思,你把话说清楚!”

  裴萨霍地站起身,手按住刀柄。恶狠狠地瞪着对方道:“和你这条狗有什么话好说!”

  不仅夷男怒了,他身旁的四名薛延陀万夫长皆勃然大怒,一起拔出刀指向裴萨,几名回纥万夫长也不示弱,同时拔出刀。

  突厥王帐内剑拔弩张,气氛极为紧张,颉利可汗没想到会出现这么一幕,他心中恼火万分,但他还是克制住了。便冷冷令道:“把刀都给我收起来!”

  看在突厥大可汗的面子上,双方都收起了刀,但裴萨心中却余怒未消。他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便向大帐外走去,几名回纥万夫长也跟着他离去。

  大帐内鸦雀无声。颉利可汗脸色阴沉似水,盯着裴萨的背影,眼中杀机迸射,又迅速隐忍下来,现在还不是收拾回纥之时。

  。。。。。。。。。

  就在突厥扎营庆功的同时,一支由八千骑兵组成队伍正在星月黯淡的夜色中疾速向西奔行。

  北方是黑黝黝的武周山脉,高大的山脉雄浑高大,在冷月银辉的洒照下,峻峭插天,险恶异常。

  李靖紧紧抿着嘴唇,目光严峻,疾劲的夜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他不断挥鞭抽打战马,纵马疾奔。

  他们的时间很紧张,必须在明天天亮前赶到紫河,这是一步险棋,如果能成功,便能拖住突厥大军五天以上,这关键的五天时间,可以保证马邑郡的民众南撤,隋军的主力也能及时北上。

  可如果失败,他将承担阻击不力的责任,李靖的目光愈发凝重,他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十分巨大。。。。。。。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行,天蒙蒙亮时,八千隋军骑兵抵达了紫河,紫河发源于马邑郡的崇山峻岭之中,一路潺潺北上,流出长城后,又像隋军的弓一样弯成了弧形,向左下方转弯,又威风凛凛地伸直了。

  闪烁着浅蓝色光亮、淡紫色的河水,流过崇山峻岭,又流经牧草丰美的草原,最后一直流入黄河。

  紫河下游一直是北方游牧民族杀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尽管这次突厥为了歼灭乌图部,几乎可以肯定他们会从乞伏泊南下,但李靖还是稳重起见,在紫河下游的沿黄河通道一带部署了五千防御兵力。

  事实证明,他的稳重完全正确,谁能想到乌图部的最后部众是向紫河逃跑,却引来了两万突厥骑兵的追击,紫河流域也出现了突厥军。

  天色已完全大亮,隋军进入了紫河山谷,这是一条宽约一里的河谷,河谷长二十余里,它实际上是山体经过河水千万年的冲刷而慢慢形成的一条山涧。

  两边是笔直的悬崖峭壁,峭壁上长满了密集的各种植物和藤蔓,尽管已是冬天,但枯黄的蔓枝依旧遮蔽着石壁,尽管今天的阳光格外温暖,但阳光却照不进山涧,使山涧光线黯淡,有些阴森森的压抑,河水早已冰冻如镜,寒风呼啸着穿过山涧,发出巨大而怪异的声响,使人走在冰面上总有一种诡异的感觉,仿佛这是一条通往阴间地府的大门。

  八千隋军骑兵默默无语地在狭长的山涧中穿行,战马在冰面上的杂沓声不时惊起一些不知名的有翼生物,它们尖叫着飞向数十丈高的山顶,突来的尖利叫声总是令人毛骨悚然。

  这时,十几名巡哨逆着队伍而来,在他们中间夹着一名穿着蓝色道袍的道士,头发随意挽一个发髻,戴着一顶破旧的竹冠,道士年约三十余岁,在隋军士兵的挟持下,神情显得有些不安。

  “李总管!”

  巡哨士兵终于找到了李靖,迎了上来,李靖也看见了他们中间的道士,马鞭一指问道:“这个道士是怎么回事?”

  “回禀总管,此人是在悬崖上的一条岩缝里找到,是一名采药人,他有乌图部的消息。”

  李靖大喜,连忙问道:“你是哪里的道士,有什么情况要告诉我?”

  道士连忙躬身行礼道:“小道是玄清观的道士,道观在这里向南约五十里,长期在这一带采药,大概是昨晚五更时分,小道躲在岩缝里睡觉,被一阵马蹄声惊醒,小道探头出来,看见大约五六千人穿过山涧,他们举着火把,大部分是妇孺,也有几百名青壮男子,一看便是突厥人,很多男子带着伤,他们一路哭哭啼啼,好像一支送丧的队伍。”

  停一下,道士又说:“他们的首领好像是个女人,穿得很华丽,被几十名侍卫保护着,也不停地抹泪。”

  李靖点点头,应该就是乌图部最后的幸存者,阿努丽也在其中,他们是向南去了,正好和自己失之交臂,但李靖略一思索,立刻便明白了,斥候说乌图部还剩近万人,但道士只看见五六千人。绝大部分是妇孺,几百名男子都受了伤。

  这就说明乌图部是分兵两路,一路应该是士兵,负责吸引突厥追兵,以掩护阿努丽和妇孺从山涧逃走,李靖迅速估算一下时间,道士是五更时分看见他们,那么突厥追兵应该已经追过了山涧口,向西方去了。

  李靖心中立刻担忧起来,驻扎在紫河堡的五千隋兵离这里并不是很远,只有一百余里,他们很可能会和两万突厥追兵遭遇,想到这,李靖心中焦急起来,他又问:“从这里到山涧北口还有多远?”

  “不远了,还有七八里就能出去,你们可以顺着紫河一直走,出丘陵区后一路都是草原,估计你们要找的人也是顺着河流西去。”

  “多谢了!”

  李靖随即道:“赏他十两银子,放他走。”

  士兵们放了道士,一名亲兵给了道士一锭银子,道士千恩万谢地走了,李靖当即下令道:“传我的命令,队伍加速行军!”

  隋军骑兵队陡然加速,迅速向山涧北口而去。

  。。。。。。。。

  七八里路程片刻即过,不多时,队伍便出了山涧,两边是低缓的丘陵,森林茂密,皆是莽莽的黑松林,还没有向西的路,隋军骑兵队无奈,只能沿着河床继续向西北方向快速进军。

  大约走了二十几里,丘陵越来越低,很快便来到了紫河转弯处,只见眼前豁然开朗,远方没有了丘陵,而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紫河便是在这里大转弯,向西南方向流去。

  而他们身后是巍巍武周山脉,在阳光的映照下,山势格外的高大雄壮,他们穿出的山涧已变成一条黑色细线,很难看清楚了。

  “李总管!”

  一名斥候飞奔来报:“我们发现了大片的马蹄印,有数万骑兵经过,沿着河流北岸西去了,大约过去了一个多时辰。”

  李靖心中盘算片刻,紫河堡离这里大约百里出头,如果加快马速,大约半天便可赶到,但他们行军已经一天一夜了,人马已极度困乏,这样赶过去,神算不大,可以让斥候先去探明情况。

  当然,李靖并不是为了去营救乌图部的最后几千士兵,他们的目的是要歼灭这两万落单的突厥骑兵,如果这两万突厥骑兵被全歼,足以使突厥大军不敢轻易南下。

  李靖立刻下令:“传我的命令,全军就地下马休息!”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