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战关中三国再起风云,十大帅齐齐请命出征
历史之上,许多文臣史家都不赞成封建藩国,认为削藩王才是正确的。
但陈克复不这么认为,汉高祖刘邦,可以说中国皇帝中排的上前十的皇帝,建立汉朝后,他便广封藩王。
汉灭,晋武帝司马火算是中国秦、汉之后,成为继秦皇、汉高祖、光武帝之后第四位统一全国的皇帝。晋武帝即位后,也同样是广封司马氏皇族,封建各地,诸王藩国。
杨坚篡夺北周,建立隋朝,一统南北,成为第五位统一中国的皇帝,建立了自秦、汉、晋后的第四个大一统汉人王朝。立国之后,杨坚便将他仅有的几个儿子分封各地,杨秀封巴蜀,杨广封江南,汉王杨谅封河东,秦王杨俊封陇右。杨坚死,杨广即位,杨广只有三个儿子,后来太子又早死,赵王杨杲年幼,唯一成年的皇子只有一个杨暕。杨暕早年也封河南,后来又封辽东。
刘邦,司马炎,杨坚,杨广几个都能在中国皇帝中排在很前的皇帝都实行分封之制。随后唐宋没有封建藩国,之后蒙古这个外族国家,则同样是藩国封建,元朝时的四大汗国,其实就是蒙古的封建藩国。
到了明朝,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立国后,在大封文武之时,也一次封了九个藩王。
刘邦,司马炎,杨坚,成吉思汗,朱元璋。这几人每一个单独站出来,都是那一个时代最耀眼的人物。他们都是号称雄主的皇帝。这些人能在乱世中打出自己的江山。统一天下,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是简单的。可为何,他们都实行藩国制度?
史书记载,有一次明太祖朱元璋与太子朱标对话。
朱元璋在文楼考问起太子读书的情况,他说,现在你的历史知识学到哪里了?太子回答道,刚学习了“七国叛汉”的那段历史。朱元璋就问了,那你说说这段历史的是非曲直吧。太子回答说,曲在七国。意思就是说,是七国叛乱不对。这本来是史家的共识。当然儒臣也是这样向太子讲授的。谁知朱元璋听到后,却把太子训斥了一番:“真是迂腐!这都是你老师的偏执之辞!”朱元璋说,当初汉景帝为太子时,曾杀吴王世子。招致怨恨。登极当了皇帝后,又听信晁错的话,轻易削废诸王,七国之变是由此而生的。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精明,和汉高祖刘邦与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等人一样,认识到了分封的关键好处。
历史之上藩王作乱最厉害的便是汉七国之乱,与晋八王之乱。七国之乱,朱元璋说的很好。而八王之乱也差不多如此,晋朝廷出了一个灾年百姓把树叶都吃光了。可皇帝却笑说‘何不食肉糜’的糊涂皇帝,和一个想要如吕后一样弄权的黑皮皇后贾南风,才最终导致了宗室藩王的八王之乱。
汉初,吕氏弄权,把把皇帝玩弄于手掌之上,却无力动摇皇权。就是因为刘氏宗藩封建地方,握有极大的权力,震慑了吕后,使其没有多少扩张的空间。吕后之后,两汉的历史之上。曾经出现许多权利巨大的皇后,太后,如窦后等,可终于不能动摇了刘家天下。
汉后的西晋,史上最丑陋的皇后。野兽派的黑皮贾南风因嫁了个白痴皇帝老公,便也想要弄权掌政。结果她不但没有玩弄到政权。反而被晋宗室们给玩弄了,最后弄了个饮金屑酒而死的下场。虽然西晋也因此灭国,但最少最后东晋还是司马氏皇族。
唐初,李渊最初也是给几个儿子很大权利,李世民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其实已经占有了关东的大片地盘,因此才有实力和财力支持他争夺太子之位。最后李世民杀兄逼父上台,因担心历史重演,才没有实行封建藩王之制。可最后等到武氏弄国之时,居于京中的李氏皇族子孙,被武则天随意玩弄,甚至几个皇帝轮流上台。到了最后,武则天更是直接自己改了李唐为武周。而李唐王朝居然连个制的住武则天的人都没有,主要原因就是李唐没有强有力的宗藩制约。最后晚唐之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太监和手握重兵的将领都能随意更换皇帝,中唐之后,唐朝皇室已经没了有半分威严。
同样是后宫乱政,但吕后和贾后都被只能得意一时。而武后,却在李唐的这片天下,最后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正统女皇帝。这其中,不得不说和这藩王制度也有很大关系。
虽然藩王制度有很多缺点,但这个制度却是保证皇室传承,制约开国初功臣集团,以及将来制约防止出现权臣等情况的发生。
陈克复即位,很多事情当然得在第一时间解决。藩国他要建,因为他即不想他死以后,将来他的陈朝也出来一个如吕后,贾后甚至如武则天这样的女人。更不希望将来朝中出现如王莽、司马懿或者杨坚这样的篡位者,也不希望他的帝国,将来会有如晚唐武将专权,藩镇割据在情况,更不希望出现如晚唐与晚明太监专权,玩弄皇帝的情况。
有诸藩王在边,如有武后这样的人出现,诸藩王可起兵讨之。如有王莽,杨坚,司马懿这样的权臣篡位,诸王可讨之。如果出现如秦国赵高,东汉常让与十常侍,唐朝高力士,李辅国,宋朝童贯,明代王振与刘瑾这样的权监。
让父,尚父,九千岁,封王,东汉十常侍,北宋六贼,大明八虎,这些太监如此权大,甚至不少王朝的灭亡也与他们极大有关。陈克复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有藩王在边,宦官敢弄权者,也须投鼠忌器。
而且除了对内。陈克复实际上更期待有这些藩王坐镇边疆。让他的帝国向外扩张。
初始房玄龄等人都不太同意这个制度,但后来武将集团这边最先转换态度。据说是因为有次新任二十四卫内军龙骧卫大将军毛翊对反对封藩的陈节说了一句话,他说,你如此反对封藩,莫不是想如汉之燕王臧荼,齐王朝信,梁王彭越,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否?
毛翊这番话中说的这几个王,都是汉初刘邦的开国功臣。全都封王。但后来却全都被加了谋反之名,或死或诛或逃或废。谁都知道这些人并不全是谋反,有不少只不过是刘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而毛翊又是陈克复心腹中的心腹,此时刚一立国,他便说出这样的话。大陈的文臣武将们,谁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皇帝在透过毛翊的嘴故意说出的话。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与开国功臣们,总是同甘苦,可却很少有同富贵者。如果真的是皇帝的意思。那意思就很明白了。大臣们如此反对封建藩王,是不是有谋反之意?
一想到这样的可能,最有可能被鸟尽弓藏的将领们马上纷纷表态,支持皇帝的藩王之制。甚至如皇甫无逸等不少降将,还主动的提出了请致仕的奏折,纷纷主动提出辞去军中职务,安享京师。
武将们态度的迅速转换,让文官们也纷纷转变风向。毕竟他们担心的事情只是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皇帝对此也做了许多制度提前防范。如果他们再咬着不放,那就有功臣们和皇帝做对。想要阻碍皇权的意思了。天下渐平定后,皇帝与功臣们本来就会处于比较紧张的关系,谁也不敢主动去碰那道红线。
文武大臣的前后态度转变,让陈克复也不由的有些惊讶,等听到以调查司报告上来的原因后。陈克复也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封建藩国确实有制约功臣们的意思,但并不表示他就要鸟尽弓藏。更何况此时天下未平,还正是用他们之时呢。更何况陈克复觉得杀功臣只是一种最激烈的解决方式,如今他才不到三十岁,还有的是时间慢慢的妥善安排处理这些功臣们。
为了安抚朝中众臣有些担忧的心理,登基当日,陈克复即下令议功论赏,大封群臣。在原来的五位国公之后,陈克复又将李靖、长孙无忌,高士廉,等位列宰相的诸臣俱加为国公。
又将李奔雷,李靖,王仁恭,张仲坚,于钦明,罗忠,罗艺,屈突通,杨善会,陈陵十将,俱加为元帅军衔,且全部晋升为国公。
其实军中诸将,如秦琼等嫡系将领,封郡公者有十,县公者二十八,国侯者五十六,国侯以下,县男以上者三十余人。
又加皇甫无逸,韦寿、韦津,长孙顺德,陈叔达,李孝常,李智云,杨杲,杨侗,杨倓等三十六降臣为国侯。并其余诸多降臣降将们也大加封赏,给了不少的侯爵以下封爵官职。
对于封爵,陈克复分为了三类,一类就是一直追随于他的文武功臣们。还有一类则是入河北后,主动投降的那一批文武官员。剩下的一类,则是他挟杨杲在北京称帝之后归降或者被俘投降的文武官员,及隋朝宗室,和那些门阀世族豪强贵族们。
第一类的,皆厚爵高官,而且除了爵位官职外,陈克复还赏赐了大量在各处边疆的土地,甚至赏赐了许多金银钱财。
而第二类的,则又差了许多,官职爵位都减了一等赏赐。而且他们只获得少量土地与钱财。
至于第三类人,陈克复完全就是为了安抚收买这些人的,爵位给的很大方,但却是虚爵,没有实禄,只有爵位。没有田地,也没有人口,有的就是一个名号。而且这些人除了爵位外,就只给了散阶还有勋官,没有一个授予实职。
坐在太极大殿的龙椅之上,陈克复看着一个个满心欢欣,跪拜谢恩领赏的那一大群人,也不由的有些意外。他还以为这样的封赏,功臣们满意,可是那第二类与第三类的肯定会有些不满。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他们有不满,就给他们再加赏一些钱财。却没想到,众人反应如此高兴。甚至就连得到十大元帅这个只是单纯荣耀头衔的那些一方统帅们,也都有种受宠若惊的样子。
再一联想起之前的鸟尽弓藏的报告,陈克复也差不多明白了是什么样的原因了。今日的封赏,陈克复可能觉得有些厚薄,但这满殿受赏的臣子们却觉已经觉得十分丰厚了。虽然前前后后各种公侯伯封了成百上千,感觉有些廉价,但无论如何,这品级也是在这摆着的。
更何况,除了爵位清贵,这实打实的好处可也有不少。虽然土地大多封在关外,但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别人担心关外遥远苦寒,这些大臣们却深知那些地方听着觉得远,但实际上却比被战火犁过多年的不少中原地方也差不了多少。有朝廷大军在,那也是能保证到的一笔可观收入了。再加上,这番赏赐,也打消了大半他们心中之前的担忧。
“启奏陛下,河南行省弘农府前线发来紧急军情。”一名内侍上前禀报道。
“呈上来。”
急报送至陈克复手中,这是封特勤司加了火焰纹章的飞鸽军情急报。陈克复连忙打开,只见上面是驻守上洛的将领报告,报说刚刚收到斥候报告。宇文化及派出了养子宇文成都为征东将军,率五万人马走褒斜道,出散关已经攻入汉中。沈法兴留大军守江陵,自率十万大军逆嘉陵江北上,走金牛道翻越了米仓山,如今已经攻下了杨暕兵马所守的阳平关。宇文成都与沈法兴两面进击汉中,杨暕节节败退,损兵折将,目前已经剩下不到八万人马退守定军山。”
武关,潼关,散关,阳平关。
这四大关口即是汉中的四个门户,如今北陈军李靖部兵临潼关,张仲坚屯兵武关。原本杨暕还守着阴平关与散关这一东一西两道门户。却不料转眼间就已经被两面击破了。
四道门户不保,汉中也就不保,汉中一失,三巴不保。眼下形势,杨暕一败,那也就意味着巴蜀的杨浩不保。无论是沈法兴成功入主三巴,还是宇文成都攻入蜀中,这对于陈克复来说,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关中宇文化及如果占汉中,入蜀中,那蜀汉关中就连成一片,有了蜀中这个后方,关中可就一时难下了。
而同样,如果让沈法兴占了三巴,他就算拿不下蜀中,但只是占着大巴山米仓山一线,他的江南也必成割据之势,一时难下了。
“陛下,臣请命愿立即率兵出武关,攻入汉中,将汉中先一步抢夺。”
李靖听到陈克复让侍者念出的急报,立即上前请令出击。李靖一出列,此时同样齐聚京师,并且刚刚也被加了元帅衔的其它九位元帅也都出列了,就连李奔雷这样的老元帅都出列请令了。
“我等愿领军出征,请陛下令下。”程咬金,罗士信等一众高级将领们更是齐齐大声请令,一时间请战之声,震荡于耳,回音不绝。